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538篇
  免费   4723篇
  国内免费   3585篇
耳鼻咽喉   323篇
儿科学   1520篇
妇产科学   442篇
基础医学   4793篇
口腔科学   456篇
临床医学   16423篇
内科学   7567篇
皮肤病学   212篇
神经病学   10569篇
特种医学   602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2篇
外科学   4319篇
综合类   29768篇
预防医学   4902篇
眼科学   316篇
药学   11505篇
  134篇
中国医学   9217篇
肿瘤学   3250篇
  2024年   676篇
  2023年   2224篇
  2022年   2062篇
  2021年   2518篇
  2020年   2309篇
  2019年   2519篇
  2018年   1263篇
  2017年   2179篇
  2016年   2471篇
  2015年   2842篇
  2014年   4612篇
  2013年   4455篇
  2012年   5890篇
  2011年   6363篇
  2010年   5875篇
  2009年   5737篇
  2008年   6323篇
  2007年   5912篇
  2006年   5557篇
  2005年   5805篇
  2004年   5072篇
  2003年   4476篇
  2002年   3956篇
  2001年   3585篇
  2000年   2724篇
  1999年   2339篇
  1998年   2026篇
  1997年   1915篇
  1996年   1840篇
  1995年   1442篇
  1994年   1214篇
  1993年   861篇
  1992年   726篇
  1991年   615篇
  1990年   513篇
  1989年   518篇
  1988年   146篇
  1987年   109篇
  1986年   74篇
  1985年   54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对重组人脑钠素(rhBNP)用于心脏手术围术期处理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初步观察,并与硝普钠的作用进行比较。方法 选择择期心脏手术病人22例,随机分为rhBNP组(B组)和硝普钠(SNP)组(s组),每组11例。比较rhBNP与SNP对病人血流动力学和肝肾功能的影响。结果 与给药前和S组比较,B组用药后15、30、60、120和180min各点心输出量增加显著(P〈0.05,P〈0.01);B组与给药前比较,给药后即刻、15、30和60min时点外周血管阻力下降显著(P〈0.05);给药后即刻、15和30点与S组比较,下降显著(P〈0.05)。B组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与用药前比较,用药后即刻、15、30、60、120和180min下降显著(P〈0.05,P〈0.01);与S组比较,给药后30、60、120和18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S组PCWP与用药前比较,用药后60min、120min和180min下降显著(P〈0.05)。B组与输注rhBNP前以及S组比较,平均动脉压、心率和中心静脉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输注rhBNP后病人24h尿量明显增加。用药过程中以及30d后进行电话随访,未见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rhBNP用于心脏手术围术期处理是可行的,具有改善心功能和稳定循环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2.
大脑深静脉血栓形成(DCVT)是脑静脉血栓的一个亚型,我们结合1例典型的DCVT患者,来探讨深脑静脉血栓的临床及影像特征。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高温高湿环境下守岛官兵训练前后脑血流和脑电生理的变化,为临床防治热致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从守岛官兵中随机抽取在常温常湿环境下温度(27.40±1.37)℃,湿度(50.25±6.76)%]新兵100名为常温新兵组,高温高湿环境下(温度≥35℃,湿度≥80%)新兵100名为高温新兵组;高温高湿环境下服役2~3 年的官兵100名为高温老兵组.受试者负重15 kg,分次在3000 m/15 min,5000 m/30 min和10 000 m/45 min内完成跑步训练.10 000 m训练后,根据受试者脑血流高低又分为脑血流增高组(24名)、脑血流降低组(46名)和脑血流正常组(230名).训练前后行经颅多普勒血流诊断仪和脑电图仪检测.结果 (1)3000 m训练后3组受试官兵脑平均血流速度(Vm)较训练前均显著增高(P<0.01),但5000 m和10 000 m训练后,常温新兵组降低6%和16%,高温老兵组降低5%和15%,高温新兵组降低14%和31%,比常温新兵组和高温老兵组低(P<0.01);(2)10 000 m训练前后3组脑电图均在正常范围,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10 000 m训练后脑血流增高组和降低组脑电图比正常血流组活跃(P<0.01).结论 高温高湿环境下10 000 m训练对官兵的脑血流有较大的影响,但对脑电生理无影响,老兵在此环境下则表现出较好的热耐受力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994.
结节性硬化,又称Bouneville病,以智力低下、癫痫发作、面部皮脂腺瘤为主要临床表现。该病可合并各器官肿瘤,部分病例合并颅内胶质瘤,其中以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最为常见。现就其流行病学、临床特点、肿瘤起源、病理学特点、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构建吗啡依赖模型大鼠脑cDNA文库.方法:建立大鼠吗啡躯体依赖模型后,取鼠脑进行总RNA的抽提、mRNA的纯化,以mRNA为模板合成第一链cDNA后用LD-PCR方法合成双链cDNA,用限制性内切酶SfiⅠA、B分别双酶切双链cDNA与pTRG载体,连接后的cDNA文库转化XL1-Blue MRF′ Kan 超级感受态并收菌,完成cDNA文库构建.结果与结论:PCR结果显示,cDNA片段连接效率>90%,cDNA插入片段在1 kb左右.吗啡依赖大鼠脑cDNA文库总容量为3.05×106,满足下一步细菌双杂交文库筛选要求.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评价定量检测放射性血脑屏障(BBB)破坏的不同方法,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放射性BBB破坏的保护作用。方法60只急性放射性脑损伤模型大鼠(直线加速器6MeV电子束单次照射25Gy)分为单纯照射组和照射前尾静脉注射bFGF组(250ng/kg),并设未照射对照组;分别于照射后2、7和30d采用脑干-湿重法检测脑含水量,并用单次静脉注射3mg/kg伊文氏蓝(EB)后脑组织的EB含量法评估BBB破坏情况。结果照射后脑组织含水量和EB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注射bFGF组脑组织含水量和EB含量均低于单纯照射组(P〈0.05)。受照后不同日期的脑组织EB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脑含水量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注射EB后检测脑组织,浓度法较干湿重法测脑含水量能更好地反映BBB的破坏情况;bFGF对受照后BBB破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7.
PTTG-bFGF通路在人脑星形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垂体瘤转化基因(PTTG)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人脑星形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SP法检测55例人脑星形细胞肿瘤中PTTG、bFGF的表达.结果 各级别肿瘤中均不同程度发现PTTG、bFGF阳性表达,二者表达强度有随肿瘤恶性程度增高而增强的趋势(rS分别为0.8757、0.7557,P<0.01),PTTG、bFGF的表达呈正相关(rS=0.7520,P<0.01).结论 PTTG-bFGF通路存在于人脑星形细胞肿瘤中,与肿瘤恶性程度密切相关,二者在胶质瘤的发生及恶性转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8.
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前瞻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30万居民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估计,每年新发脑卒中为120万~150万人,死于脑卒中的为80万~100万人,其中50%是缺血性脑卒中[1].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故预防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采用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卒中进行二级预防前瞻性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9.
本文通过我科收治的多发性脑实质囊虫并发脑室囊虫患者,实施脑室外持续引流术后,给予联合、大剂量多疗程驱虫灭囊药物治疗。对患者的术后护理,用药期间的观察及护理,心理护理等各期护理工作,总结出经验和心得。  相似文献   
1000.
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病因学及病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少见类型,既往由于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证据,早期诊断困难,治疗滞后,死亡率和致残率高。近20年来,CT、MRI和DSA的普及和技术的不断改进,使临床医师能在疾病的早期获得典型的影像学证据;流行病学和凝血因子基因多态性的研究,在病因学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而临床治疗所采用的抗凝、局部溶栓和介入治疗,使临床症状迅速得到控制,大部分病人得以治愈。以至于有人乐观地认为本病是一种良性疾病。因此,本刊邀请几位专家分别在病理病因学、神经影像学和临床治疗学等方面进行总结和论述,期望能够反映出国内的现状和研究进展。给神经科同行一些有实用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