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51篇
  免费   1570篇
  国内免费   815篇
耳鼻咽喉   237篇
儿科学   697篇
妇产科学   794篇
基础医学   2518篇
口腔科学   285篇
临床医学   6420篇
内科学   3706篇
皮肤病学   462篇
神经病学   811篇
特种医学   13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89篇
外科学   1699篇
综合类   12101篇
预防医学   4924篇
眼科学   434篇
药学   4912篇
  54篇
中国医学   3079篇
肿瘤学   867篇
  2024年   238篇
  2023年   950篇
  2022年   727篇
  2021年   1044篇
  2020年   911篇
  2019年   828篇
  2018年   451篇
  2017年   683篇
  2016年   833篇
  2015年   962篇
  2014年   1812篇
  2013年   1832篇
  2012年   2388篇
  2011年   2508篇
  2010年   2344篇
  2009年   2341篇
  2008年   3669篇
  2007年   3079篇
  2006年   2872篇
  2005年   3069篇
  2004年   1887篇
  2003年   1668篇
  2002年   1286篇
  2001年   1093篇
  2000年   872篇
  1999年   746篇
  1998年   645篇
  1997年   670篇
  1996年   536篇
  1995年   600篇
  1994年   477篇
  1993年   300篇
  1992年   231篇
  1991年   227篇
  1990年   213篇
  1989年   216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8 毫秒
51.
生殖细胞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新生儿先天畸形102例分析报告;妊娠早期子宫NK细胞中HIF和VE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52.
血管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目前现代医学对其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明确,大多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脑血管的收缩、舒张功能异常和生化因素、内分泌因素、精神因素等有关,中医学则认为其发生与“风”、“痰”、“瘀”等有关。作者结合本院神经内科临床的108例血管性头痛患者的治疗,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3.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维持肿瘤微脉管系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其进行抗新生血管的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VEGF受体(VEGFR)特别是VEGFR2,在上皮性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异常,使VEGF以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刺激肿瘤细胞生长并发生转移。  相似文献   
54.
异常妊娠     
061482 米非司酮和利洛司酮对人早孕绒毛、蜕膜分泌功能的影响;061483 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3介导孕激素在人孕早期的作用;061484 脂源性细胞因子与子痫前期关系的研究;061485 子痫前期患者血脂代谢调节的探讨;061486子 痫前期患者血清瘦素及可溶性瘦素受体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5.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临床常见血液病之一,由于发病机制不明及其异质性,目前疗效不够理想。MDS的流行病学研究对于揭示其发病机理进而提高其疗效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近年来MDS流行病学,包括遗传,职业及环境有害物质,药物接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6.
梁剑虹 《海南医学》2006,17(5):180-180
弱视是眼科常见病,临床上眼科医生将一些不明原因的视力下降归为弱视以致造成误诊误治.先天性视锥细胞营养不良是一种累及视锥细胞功能,表现为视力下降,畏光和色觉异常的视网膜变性疾病[1].由于眼科常规检查无明显的眼前节与眼底改变,且临床上十分少见,国内仅分散见个例报告[2,3],极易误诊为弱视.作者遇1例先天性视锥细胞营养不良患者,误诊为弱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7.
丙泊酚的药效及对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丙泊酚的药效学及对家兔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家兔12只,随机分为1%丙泊酚组(Ⅰ组)和2%丙泊酚组(Ⅱ组),每组6只。两组丙泊酚单次首次剂量均为6mg/kg,以0.6mg/s从家兔耳缘静脉分别匀速注射,观察和记录家兔头正位反射消失时间。注射完毕后接麻醉注射泵以400μg·kg-1·min-1的速度持续输注丙泊酚6h,记录心率、血压和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及停药后苏醒时间。并于静注前、静注完毕、持续输注5、30min及1、3、6h和苏醒时分别抽血行血气分析,检测血药浓度及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浓度。结果Ⅰ组家兔血清TG浓度在持续输注1、3和6h与静注前比较均有显著增高(P<0.01),血清TC浓度仅在持续输注6h较静注前增高(P<0.01);Ⅱ组在6h的血清TG浓度高于用药前(P<0.01),但同时点仍低于Ⅰ组(P<0.01)。结论2%丙泊酚与1%丙泊酚的药效相似,但2%丙泊酚能明显延缓脂代谢紊乱的发生时间。  相似文献   
58.
STAT蛋白异常活化与恶性淋巴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9.
驻京部队官兵首次转氨酶异常297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桂林  张敏娜  白文林  曾珍  楼敏 《人民军医》2006,49(12):727-728
不明原因的血清转氨酶异常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我们对2002年1月~2006年6月住院的驻京部队官兵首次转氨酶异常297例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0.
目的总结利用骨外固定器行胫骨迁移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5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37条患肢应用骨外固定器迁移胫骨治疗.术前积极处理患肢、有效的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做好骨外固定器迁移胫骨的护理.结果 32例间歇性跛行距离增加;27例夜间静息痛均得到缓解;7例足趾缺血坏死中除3例术后患肢缺血加重截肢外,余4例患肢供血改善,坏死区域结痂愈合;总有效率91.9%.结论全面、准确地评估患者,完善术前准备及术后正确迁移指导可提高骨外固定器行胫骨迁移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