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552篇
  免费   1934篇
  国内免费   1621篇
耳鼻咽喉   405篇
儿科学   169篇
妇产科学   267篇
基础医学   1230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9269篇
内科学   5270篇
皮肤病学   96篇
神经病学   243篇
特种医学   1713篇
外国民族医学   65篇
外科学   9071篇
综合类   20773篇
预防医学   4838篇
眼科学   182篇
药学   9023篇
  108篇
中国医学   3710篇
肿瘤学   651篇
  2024年   236篇
  2023年   1015篇
  2022年   848篇
  2021年   1108篇
  2020年   1115篇
  2019年   1236篇
  2018年   615篇
  2017年   1220篇
  2016年   1245篇
  2015年   1463篇
  2014年   3176篇
  2013年   3206篇
  2012年   4079篇
  2011年   4383篇
  2010年   4175篇
  2009年   3849篇
  2008年   4126篇
  2007年   3756篇
  2006年   3472篇
  2005年   3496篇
  2004年   2803篇
  2003年   2704篇
  2002年   2185篇
  2001年   2071篇
  2000年   1441篇
  1999年   1248篇
  1998年   1179篇
  1997年   1132篇
  1996年   944篇
  1995年   886篇
  1994年   722篇
  1993年   509篇
  1992年   368篇
  1991年   310篇
  1990年   229篇
  1989年   243篇
  1988年   83篇
  1987年   82篇
  1986年   60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术中胆道造影避免胆总管误探3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1995-01~2004-10共收治急、慢性胆囊炎、胆道感染患者236例,其中有胆总管探查指征者121例,行术中胆道造影45例,造影结果阴性31例,从而避免了胆总管误探.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2.
研究表明,2/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开始透析治疗5年内死亡,在美国血透患者年死亡率高达24%,其中约一半死于心血管疾病。虽然传统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如脂代谢异常、高血压、高体重指数等在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中普遍存在,但最近许多研究提示,ESRD患者超乎寻常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及死亡率并不完全与传统的危险因子相关。最新流行病学资料显示,ESRD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与一般人群相比有很多不同,主要表现为高体重指数、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胆固醇血症、血清肌酐浓度升高的患者反而具有更好的生存优势,有学者将ESRD患者这种特殊表现称为“逆流行病学”(reverse epidemiology)现象。  相似文献   
73.
MR T2加权成像显示胆囊壁增厚点状高信号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病理组织学证实的胆囊腺肌瘤病、慢性胆囊炎和管壁增厚型胆囊腺癌在MRL加权成像(T2WI)显示病变胆囊壁点状高信号的特征。方法38例患者(胆囊腺肌瘤病16例,慢性胆囊炎13例,管壁增厚型胆囊腺癌9例),每例均进行了MR常规T1WI、常规T2WI和3mm薄层T2WI及MR胰胆管成像(MRCP)。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胆囊切除手术。2名高年资放射科医生共同分析不同序列MRI,观察胆囊壁增厚及T2WI显示病变胆囊壁点状高信号的不同表现,将观察结果与病理组织学检查所见对照。结果所有患者的胆囊壁均明显增厚,厚度范围5~15mm,平均9mm。T2WI显示病变胆囊壁存在各种各样的点状高信号,在胆囊腺肌瘤病,点状高信号分布于整个增厚的胆囊壁,且数量较多(5~15个/cm^2),较大(直径2~7mm),边界清楚,呈现中等至明显高信号;在慢性胆囊炎,点状高信号主要位于增厚胆囊壁的黏膜侧,数量较少(3~5个/cm^2),较小(直径2~4mm),边界清楚,呈中等至明显高信号;在管壁增厚型胆囊腺癌,点状高信号边界欠清,呈现稍高信号,其数量和大小差异较大,分布范围取决于癌组织浸润胆囊壁的深度。结论胆囊腺肌瘤病、慢性胆囊炎和管壁增厚型胆囊腺癌在T2WI呈现的点状高信号有一定差别,正确识别这些点状高信号的特征有助于鉴别诊断良恶性胆囊壁增厚。  相似文献   
74.
陆敏  田耀洲  夏军权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24):2888-2889
目的:探讨氩离子凝固术对胃肠道广基、扁平息肉的治疗作用。方法:对79例胃肠道广基、扁平息肉患者(胃息肉60例,结肠息肉19例)采用德国ERBE公司APC300型内镜专用氩气刀进行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结果:79例患者全部临床近期治愈。结论: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肠道广基、扁平息肉是安全、有效、可靠的。  相似文献   
75.
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广泛开展,手术时间越来越短、速度越来越快,对麻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使病人术中循环系统保持平稳且苏醒快、并发症少,也是许多同行正在探索的目标。本文旨在观察不同麻醉药物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6.
何静 《四川医学》2006,27(6):627-628
目的探讨恩丹西酮与地塞米松预防性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比较。方法132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年患者随机分为恩丹西酮组(A组)、地塞米松组(B组)、生理盐水组(C组)。于麻醉诱导前3min A组注入恩丹西酮8mg,B组注入地塞米松10mg,C组注入生理盐水10ml。双盲观察术后24h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麻醉诱导及维持方法相同。结果A、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与C组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1)。A组与B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恩丹西酮与地塞米松时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均有良好效果,但恩丹西酮价格昂贵,地基米松则比较低廉,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及健康指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及健康指导。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3月-2006年11月,我科对8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积极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健康指导、对术后易出现的并发症进行细致观察和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护理及健康指导,随访满意。结论:术前加强各项准备,突出心理护理;术后有针对性地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防性处理和健康指导,有助于病人术后的康复,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8.
科研     
《医药世界》2006,(1):12-14
陕西“5005”药业推出治疗脑卒中新中药,甘肃首度开发3-羟基羧酸酯合成新技术,斯达汀类有助于改善LDL胆固醇心脏病状况,安徽医科大发现人类患“牛皮癣”症结,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98至2007年完成的112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在实验组患者手术过程中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方式及围术期护理.将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6%,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胆囊切除的最佳选择,但仍存在较严重的并发症,遵循正规的手术原则,及时中转开腹,才能减少并发症,保证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80.
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0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勇 《安徽医学》2006,27(4):319-320
目的总结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09例老年(≥60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9例中205例(98.09%)治愈,中转开腹4例(1.91%),术后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只要选择好适应证和禁忌证,充分围手术期处理,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术,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