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4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450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66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0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581篇
内科学   44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92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853篇
综合类   1398篇
预防医学   19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06篇
  1篇
中国医学   338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255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278篇
  2009年   278篇
  2008年   355篇
  2007年   308篇
  2006年   255篇
  2005年   289篇
  2004年   273篇
  2003年   207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目的:研究绞股蓝(GP)对庆大霉素(GM)引起的近端肾小管细胞(PTC)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 PTC 制作 GM 损伤模型,观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LDH)、N-乙酰-β-氨基葡萄糖酶(NAG)、过氧化氢酶(catalase)、DNA 合成以及形态学变化,同时观察 GP 的保护作用。结果:GP 能激活并保护 ALT、LDH、Catalase 酶活力,降低 NAG酶活力增高、促进 DNA 合成等机制,减轻 GM 的肾毒性损伤。结论:GP 能有效保护 GM 对PTC 损伤。  相似文献   
102.
黄芪注射液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肾小管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肾病综合征(NS)患者肾小管的保护作用,探讨其治疗慢性肾炎的作用机理。方法:将120例原发性NS患者随机分为黄芪组(n=60)和对照组(n=60),观察治疗前后血白蛋白(PALb)、血β2微球蛋白(Pβ2MG)、尿β2MG(Uβ2MG)、尿γ谷氨酰转肽酶(UγGT)、尿βD半乳糖苷酶(UGaL)、尿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UNAG)及尿24小时蛋白定量(蛋白定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黄芪组UNAG、UGal、Uβ2MG、Pβ2MG,UγGT均较对照组为低,PALb较对照组为高,而蛋白定量无差异。结论:黄芪注射液通过改善NS患者低蛋白血症状态对肾小管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 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 β1,TGF β1)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ponta neouslyhypertertensiverat,SHR)肾小管的表达及其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关系 ,氯沙坦对TGF β1在肾小管表达的影响及肾保护作用。方法 :以同龄雄性正常大鼠 (WistarKyoto ,WKY)和SHR为研究对象 ,其中SHR大鼠分为阳性对照组和氯沙坦组。监测治疗前后大鼠尾动脉血压、肾功能及 β2 微球蛋白(β2 MG) ,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TGF β1在肾小管中的表达。结果 :同WKY组比较 ,β2 MG在阳性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5 ) ,氯沙坦组较阳性对照组显著减少 (P <0 .0 1) ,而尿素氮和血肌酐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TGF β1在WKY组肾小管的表达无或极微量 ,在阳性对照组肾小管的表达显著 ,且随高血压病程的进展 ,TGF β1的表达显著增加 (P <0 .0 5 ) ,而TGF β1在氯沙坦组的表达显著减少 (P <0 .0 1) ,血压亦显著降低。结论 :TGF β1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小管的表达显著增加 ,它可能是致肾间质纤维化的重要因素。氯沙坦具有降低血压、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及延缓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4.
水化对造影剂性肾小管损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水化对造影剂性肾小管损害的影响。方法共入选行冠脉造影的患者66例,分为对照组(n=31,平均年龄为71.77±5.89岁)和水化组(n=35,平均年龄为73.29±6.55岁);水化组是在冠脉造影术前、后各增加饮水1L,术后即予静脉滴注林格氏液500ml(100ml/h),而其他与对照组相同。采用散色比浊法测定造影前、后尿α1-微球蛋白(α1-M)及β2-微球蛋白(β2-M);比较冠脉造影前后两组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组间比较,两组造影前α1,β2-M无显著差异;造影后对照组及水化组α1-M分别为(13.33±3.97)mg/L与(8.45±2.00)mg/L;β2-M分别为(0.78±0.17)mg/L与(0.56±0.11)mg/L,对照组α1-M及β2-M均明显升高(P<0.01)。同组比较,对照组造影前后α1-M为(7.32±1.77)mg/L与(13.33±3.97)mg/L,造影后α1-M明显升高(P<0.01);β2-M分别为(0.49±0.09)mg/L与(0.78±0.17)mg/L,造影后也明显升高(P<0.01);水化组造影前后α1-M分别为(7.85±1.45)mg/L及(8.45±2.00)mg/L,β2-M为(0.53±0.11)mg/L及(0.56±0.11)mg/L,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冠脉造影前后给予适量水化,能预防或减轻造影剂性肾小管损害。  相似文献   
105.
阿莫西林钠注射剂致血尿1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患者,女,61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T38℃.流涕.伴有轻咳,无痰。于2003年6月29日来我院门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给予阿莫西林钠3.0g(批号:20021206)+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ivd qd抗感染(用了2次)及对乙酰氨基酚0.5g(必要时服用了1次)处理2d,体温已降至正常,但于2003年6月30日下午出现右侧腰痛,随后有尿频、尿急、尿痛、明显肉眼血尿,遂来我院复诊,  相似文献   
106.
目前马兜铃酸肾病(AA nephropathy,AAN)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亦无成熟的防治方法。笔者对33例患者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甘草酸对马兜铃酸 (aristolochic acid,AA)肾损害的保护作用 ,观察甘草酸是否可以减轻 AA对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害 ,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5 % FCS RPMI- 16 4 0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株 (L L C- PK1) ,采用结晶紫染色法观察细胞增殖 ;荧光染色观察活细胞数目 ;酶动力学检查 L DH活性 ,比色法检测 NAG水平 ;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细胞结构。结果 1AA4 0、80、16 0μg/ ml可明显抑制细胞增殖 ,结晶紫 OD值显著减少 ,与无 AA对照组比较 P<0 .0 1。 2甘草酸二铵 (diammoniumglycyrrhizinate,DG)在 5、10、2 5 μg/ ml时结晶紫 OD值与无甘草酸对照组比较 P>0 .0 5 ,甘草酸在 5 0 μg/ ml时 P<0 .0 5 ,10 0 μg/ ml、2 0 0μg/ ml时 P<0 .0 1,提示大剂量甘草酸可改善 AA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 3在 AA4 0μg/ ml作用下随着时间延长 ,无甘草酸组的细胞存活数目逐渐减少 ,而甘草酸 (10 0μg/ ml、2 0 0μg/ ml)作用组 ,活细胞数目明显增多 ,提示高浓度甘草酸对细胞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4甘草酸在 5、10、2 5 μg/ ml时 ,L DH释放率、NAG酶水平与无甘草酸对照组比较 P>0 .0 5 ,甘草酸在 5 0 μg/ ml时 P<0 .0 5 ,甘草酸在 10 0μg/ ml、2 0 0μg/ ml时 L DH释放率、NAG酶明显减少 ,与无甘草  相似文献   
108.
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疾病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的共同病理特征。致纤维化细胞的增生,细胞外基质(ECM)合成的增加与降解的减少,导致ECM的大量沉积是其直接原因。一系列生长因子与细胞因子的改变与这些细胞和ECM成分的产生及代谢调节密切相关,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是其中关键性细胞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09.
肾间质纤维化是慢性肾脏疾病进行性发展的共同途径.研究表明,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在肾间质纤维化中起重要作用,抑制或逆转EMT可能成为控制慢性肾间质纤维化的重要途径.该文就EMT的相关机制、调节因素及各类药物对EMT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rIL-6)在体外对人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增殖及生物学表型的影响。探讨rIL-6对HK-2细胞作用的时间-效应及剂量-效应关系。【方法】用MTT比色法检测rIL-6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IL-6对细胞周期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阳性细胞百分率的影响;倒置显微镜观察rIL-6对HK-2细胞形态改变的影响。【结果】MTT比色法示,rIL-6在10~50ng/mL作用浓度范围内促进HK-2细胞增殖,呈剂量、时间依赖效应;rIL-6作用浓度为100~200ng/mL时抑制细胞增殖,随作用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加强(F=201.582,P〈0.001),(F=43.943,P〈0.001)。rIL-6影响HK-2细胞的DNA合成。HK-2细胞有基础量的α—SMA表达,25ng/mL rIL-6与HK-2孵育1~48h后,α—SMA阳性细胞百分率高峰出现在48h(F=442.22,P〈0.001)。rIL-6干预下,HK-2细胞形态由卵园型渐转变为长棱型、长条型。【结论】rIL-6可促进HK-2细胞增殖及生物学表型的转化,但大剂量的rIL-6可抑制HK-2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