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06篇
  免费   503篇
  国内免费   900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433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610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821篇
内科学   1319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28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9篇
外科学   2198篇
综合类   4371篇
预防医学   567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518篇
  25篇
中国医学   2310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250篇
  2022年   226篇
  2021年   305篇
  2020年   303篇
  2019年   314篇
  2018年   152篇
  2017年   243篇
  2016年   282篇
  2015年   366篇
  2014年   609篇
  2013年   549篇
  2012年   793篇
  2011年   965篇
  2010年   842篇
  2009年   854篇
  2008年   863篇
  2007年   828篇
  2006年   805篇
  2005年   800篇
  2004年   638篇
  2003年   592篇
  2002年   528篇
  2001年   583篇
  2000年   433篇
  1999年   348篇
  1998年   328篇
  1997年   310篇
  1996年   258篇
  1995年   270篇
  1994年   190篇
  1993年   157篇
  1992年   118篇
  1991年   104篇
  1990年   131篇
  1989年   113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91.
观察丹参及生脉及对阿霉素所致SD大鼠肾小球硬化实验性治疗作用。摘除大鼠左肾7d后,尾静脉注射阿霉素(6mg.kg^-1)。隔日腹腔注射丹参及生脉液,8周后处死大鼠。观察血红蛋白(Hb)、血尿素氮(BUN)、胆固醇(Ch)及24h尿蛋白含量;ELISA法测定肾皮质Ⅳ型胶原(Ⅳcol,)及层粘连蛋白(LN);用锡疫组化法,计算机图象分析肾小球素膜区Ⅳcom及LN含量。结果显示:模型丹参及模型生脉液组肾  相似文献   
992.
为了解肾脏疾病患者的肾功能情况,为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对84例不同病期肾脏疾病患者和22例正常对照者进行在99mTc-DTPA(二乙三胺五醋酸)肾动态显像,同时获得肾小球滤过率(GFR)和肾功能曲线。结果表明,不同病期各组肾脏疾病患者的GFR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且GFR降低与病程和血清尿素氮、肌酐水平呈明显负相关。提示各组肾脏疾病患者的肾脏滤过功能均受损,其程度随病期的延长而加重。  相似文献   
993.
于华香 《四川中医》2001,19(5):41-41
以参芪二仙汤治疗肾小球肾炎36例,临床缓解4例占11%,显效6例占16%,有效21例占60%,总有效率87%。本方对腰痛、浮肿、乏力、贫血、蛋白尿等临床症状的改善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994.
995.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导赤散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6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颖 《江西中医药》2000,31(5):32-32
急性肾小球肾炎为常见病、多发病 ,发病大多与链球菌感染有关 ,多见于儿童 ,男性多于女性。笔者自1986年至 1996年 ,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导赤散加减治疗本病 ,收到满意疗效 ,兹小结如下 :1 一般资料6 6例中 ,男性 4 2例 ,女性 2 4例 ;年龄最小 7岁 ,最大 4 6岁 ;门诊治疗 56例 ,住院治疗 10例。临床症状 :水肿明显者 4 8例 ,少尿者 2 2例 ,血压升高者 18例 ,尿检均发现蛋白尿及血尿 ,其中尿蛋白 ( ~ ) 2 8例 ,尿蛋白 ( ~ ) 38例 ,尿红细胞 (少量~ ) 46例 ,尿红细胞 ( ~ ) ,甚至肉眼血尿者 2 0例。门诊 56例均中药治疗 …  相似文献   
996.
前列腺素E1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30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 1998年至今共收治急性肾小球肾炎 30例作为治疗对象。病例要求必须入院时即有高血压。入院前或入院后治疗过程中合并有高血压脑病及严重循环充血病例不在讨论之列。 30例病人采取随机分组方式。 15例按常规处理为对照组 ,另 15例除对照组治疗 (但不包括常规使用利尿剂 )外 ,另加用前列腺素E1静脉点滴 ,该组为治疗组。观察对照组和治疗组在血压、尿量恢复正常时间上差异。发现治疗组较明显优于对照组。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30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 ,男性 18例 ,女性 12例。男∶女 =3∶2。年龄最小者 3712 岁 ,最大者 13312 岁。其…  相似文献   
997.
我院采用中医护理方法对慢性肾小球炎患者进行护理。本方法具有鲜明的中医特色和独特实用价值,值得推广。慢性肾小球炎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原发于双肾。肾小球的一组弥漫性或局灶性病变。临床特点为病程长、迁延难愈。临床可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并伴有肾功能损害,最终发展为肾功能衰竭。本病为内科常见病,但现在医学并无特效之方法治疗本病。而我科在采用西医常规护理的同时加强采用中医中药治疗和护理取得明显之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不同尿红细胞水平与IgA肾病患者临床指标、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经肾活检确诊为原发性IgA肾病患者,根据时间平均尿红细胞(time average urinary red blood cell, TA-uRBC)检测结果的三分位数分为低、中、高三组,分析比较各组的临床病理及预后,主要结局事件定义为死亡,或到达肾脏结局[包含终末期肾衰竭(透析,移植),或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大于40%]。结果:共纳入540例IgAN患者,尿红细胞水平与年龄(r=-0.142,P=0.001)、平均动脉压(r=-0.094,P=0.049)、与eGFR水平(r=0.091,P=0.04)正相关。尿红细胞水平与病理损伤中的新月体比例(r=0.196,P<0.000 1)、系膜细胞增生程度(r=0.097,P=0.03)、毛细血管内细胞增生程度(r=0.093,P=0.04)呈正相关。与节段性硬化、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无相关性(P>0.05)。随访65(IQR 51.00~103.00)个月,随访期间共计40例患者(7.41%)到达终点事件,其中6例进入ESRD,34例GFR下降>4...  相似文献   
999.
肾小球疾病的针灸治疗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慧华  林峰  余鹏程 《新中医》2000,32(12):51-52
肾小球疾病以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是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疾病.针灸治疗本病有较好疗效.本文拟就针灸治疗肾小球疾病的有关报道作一综述.1 临床研究1.1 体针 奚氏单用针灸治疗15例慢性肾炎(其中2例因肾功能代偿不全针灸治疗前已内服中药).取穴:甲组;肝俞、脾俞、肾俞、志室、飞扬、太溪;乙组:膻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肾小球疾病免疫球蛋白、补体水平与免疫病理的相关性.方法 112 例肾小球疾病患者,14 例健康人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112 例肾小球疾病患者,112 例患者行肾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112 例肾小球疾病患者 IgG 升高 11 例(9.82%),降低 29 例(25.89%),IgA 升高 33 例(29.46%),降低 2 例(1.79%).IgM 升高 7 例(6.25%),降低 3 例(2.68%),三种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有显著差异(x2=70.587,P=O.000);C3 减低 29 例(25.89%),C4减低 32 例(28.57%),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X2=0.203,P=0.653).免疫荧光阳性率依次为C3(50%)>lgA(49.11%)>IgG(40.18%)>lgM(21.43%)>C4(14.29%)(x2=49.303,P=0.000);免疫荧光 IgA 阳性者血清 lgA 水平较阴性者高(P=0.042),C3、CA阳性者血清 C3、c4 水平较阴性者低(P=0,P=0.007),IgG、IgM 阳性者血清 IgG、lgM 水平与阴性者比较无差异(P=0.136,P=0.383).结论 肾小球疾病存在体液免疫紊乱,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及行肾组织免疫病检有助于了解体液免疫状况,估计疾病活动度,判断疗效,但两种检查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可相互补充,不能相互替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