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518篇
  免费   10269篇
  国内免费   5968篇
耳鼻咽喉   1954篇
儿科学   1189篇
妇产科学   2251篇
基础医学   11169篇
口腔科学   3827篇
临床医学   41985篇
内科学   15397篇
皮肤病学   783篇
神经病学   7399篇
特种医学   1219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5篇
外科学   45767篇
综合类   92300篇
预防医学   17608篇
眼科学   3404篇
药学   36087篇
  621篇
中国医学   21564篇
肿瘤学   4135篇
  2024年   1504篇
  2023年   5441篇
  2022年   4754篇
  2021年   6544篇
  2020年   7052篇
  2019年   7085篇
  2018年   3180篇
  2017年   6164篇
  2016年   7141篇
  2015年   8367篇
  2014年   15574篇
  2013年   15528篇
  2012年   19738篇
  2011年   20914篇
  2010年   19385篇
  2009年   18280篇
  2008年   20811篇
  2007年   19136篇
  2006年   17541篇
  2005年   18065篇
  2004年   13458篇
  2003年   12213篇
  2002年   10082篇
  2001年   8881篇
  2000年   6735篇
  1999年   5050篇
  1998年   4210篇
  1997年   3710篇
  1996年   3214篇
  1995年   2603篇
  1994年   1969篇
  1993年   1165篇
  1992年   909篇
  1991年   902篇
  1990年   719篇
  1989年   779篇
  1988年   261篇
  1987年   224篇
  1986年   188篇
  1985年   135篇
  1984年   45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3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7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目的观察PFNA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4例合并内科疾病的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行闭式复位,C-型臂透视下复位满意后置入PFNA固定。按Harris评分标准对髋关节评分。结果 24例患者手术时间30~65 min,术中出血80~200 m L,术中无输血病例,术后未放置引流,切口均Ⅰ期愈合,原有内科疾病无加重。患者均获6~14个月的随访,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5~24.2周。1例螺旋刀片向外滑动约0.5 cm,但未切割出头,发生轻度髋内翻畸形。无1例压疮及深静脉血栓发生。术后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达95.83%(23/24)。结论应用PFNA治疗合并内科疾病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创伤小,固定牢固,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移位骨折的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揍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桡骨远端移位骨折的患者56倒,男25倒,女31饲.根据采用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然后判定2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有无合并症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赏料选用蹬验,计数资井连用c2检验,以P<o.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组挠骨远端骨折愈合时间及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经统计学分析,P< 0.05.结论:桡桡骨远端移位骨折的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虽无明显差异,却各有利弊,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多方权衡,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73.
《中国性科学》2019,(10):75-76
本文回顾总结了中医《黄帝内经》中有关"上病下治"的治疗思想和古今中医家在这一治则指导下治疗癫狂伴性欲亢进的经验,认为中医"上病下治"的治则不仅蕴含有现象学的智慧,古今中医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而且其治疗的科学原理和现代临床价值还有待于从精神神经内分泌轴来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4.
目的:比较纤维鼻咽喉镜手术与支撑喉镜下喉显微手术治疗声带息肉的效果。方法:选取声带息肉患者1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纤维鼻咽喉镜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支撑喉镜下喉显微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46%和8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38%和3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撑喉镜下喉显微手术治疗声带息肉的效果优于纤维鼻咽喉镜手术,且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5.
目的:分析超声内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术中肿大纵隔淋巴结的超声图像特点,探讨EBUS-TBNA超声内镜对纵隔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以期提高EBUS-TBNA对纵隔淋巴结恶性病变的活检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8年11月行EBUS-TBNA患者的超声内镜图像。我们使用以下EBUS超声内镜特征来预测淋巴结的良恶:回声,长轴长度,短轴长度,纵横比,形态,边界,淋巴门有无,淋巴结内血流信号分级。将超声检查结果与最终病理结果或临床随访结果进行比较。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肿大淋巴结EBUS-TBNA超声内镜下的特征与良恶性的相关性,以 P<0.05 为标准判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130例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的227个淋巴结进行回顾性分析,67.4%的肿大淋巴结被证实为恶性转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回声、长轴及短轴的长度、正常淋巴门结构的消失是诊断恶性淋巴结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纵隔恶性淋巴结具有一定的超声特征,可以通过这些超声特征提高EBUS-TBNA对纵隔恶性淋巴结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76.
患者,女,69岁。主诉:乏力气短1月余,咯血1次。患者于本次入院前1月余感冒后出现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伴乏力,以双下肢为著,伴咳白色泡沫样痰,于5 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咯血1次,约100 ml,后痰中带血,为粉红色。既往心房颤动病史,未规律治疗,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肝炎、结核、疟疾等病史。否认手术史、输血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接种史不详。于2019年5月22日入院,查体:口唇无发绀,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呼吸动度一致,右下肺触觉语颤增强,叩诊右下肺浊音,听诊右下肺呼吸音低,双下肺可闻及少量湿性音。  相似文献   
77.
三踝骨折是一种严重复杂的关节损伤,主要由联合外力所致,以青壮年多见,约占全身骨折的3.92%[1]。三踝骨折属关节内骨折,又称Cotton骨折,常同时伴有周围的韧带损伤。三踝骨折需解剖复位和牢固的内固定治疗,以促进踝关节功能的恢复,如处理不当,易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导致踝关节功能明显障碍,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回顾分析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8月经手术治疗且获得随访、疗效满意的36例三踝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8):1885-1887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肾内科收治的患者180例,均接受静脉置管治疗,将入选病例分为试验组132例和对照组48例。试验组选择颈内静脉置管,对照组选择锁骨下静脉置管,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静脉置管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皮下血肿、血流不畅、气胸、感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为6.8%,显著低于对照组(2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内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下的护理干预对颌面部外伤性骨折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本科2014-01-10收治的70例颌面部外伤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颌面外科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采用焦虑自测量表(SAS)、抑郁自测量表(SDS)于入院时和出院时进行测量评分,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焦虑抑郁评分的差异。结果出院时对照组SAS和SDS评分明显高于干预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模式下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或解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使其以最佳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0.
目的比较微创与传统术式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SandersⅡ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微创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L"形切口内固定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等待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早期并发症、晚期并发症,测量术前、术后Bhler角、Gissane角,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AOFAS)后足评分及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60±19)m L比(206±41)m L],早期并发症、晚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0%比13.3%(4/30);26.7%(8/30)比100.0%(3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Bhler角、Gissane角均高于治疗前[(27±5)比(14±4)、(116±19)比(88±11);(26±6)比(14±4)、(115±21)比(8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SF-36评分、AOFAS后足评分均高于治疗前[(80±12)分比(51±9)分、(90±16)分比(58±12)分;(71±10)分比(51±10)分、(84±13)分比(60±11)分],VAS评分低于治疗前[(1.8±0.5)分比(7.4±1.5)分,(2.0±0.6)分比(7.5±1.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微创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可以获得与传统内固定治疗接近的疗效,且对患者创伤小,早晚期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利于患者距下关节功能的恢复,可加速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