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4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48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2篇
临床医学   719篇
内科学   52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14篇
综合类   1185篇
预防医学   299篇
药学   653篇
  18篇
中国医学   156篇
肿瘤学   44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288篇
  2013年   240篇
  2012年   296篇
  2011年   332篇
  2010年   277篇
  2009年   266篇
  2008年   278篇
  2007年   248篇
  2006年   205篇
  2005年   186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5 毫秒
81.
健康微博     
《家庭医生》2014,(20):43-43
【名叫“大肠水疗”的时髦,别追赶】有的美容院已开展多年,号称可以清“肠毒”,能消除便秘,还能排毒、减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副主任医师谢尚奎指出.这种“洗肠”属于医疗行为,有两种用途:一种是用于做大肠镜检查或手术前的清洗肠道,另一种用于帮助便秘病人排便。  相似文献   
82.
<正>类癌是一类以肠嗜铬细胞瘤为主要起源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大多数发生在胃肠道,也可见于呼吸道等其他部位[1]。其好发部位一般为阑尾、直肠、小肠、十二指肠及胃等,一般认为胃肠道类癌生长缓慢,很少发生转移,预后较好。近年来,随着内镜器械的不断更新和操作水平的不断提高,类癌早期发现诊断逐步提高,有必要对胃肠道类癌的内镜下诊断及治疗进一步探讨。本研究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诊治的33例胃肠道类癌病  相似文献   
83.
目的通过单气囊小肠镜对小肠疾病进行病因分析。方法选择2009年9月~2010年8月采用单气囊小肠镜对44例不明原因疑似小肠疾病进行检查,分析其病因。结果本组患者均在静脉麻醉下进行,经口进镜14例,经肛进镜28例,两端进镜2例。检查操作时间30~110 min,平均(68±24.3)min,插管成功率100%,其中有阳性发现者25例,占56.8%,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小肠疾病诊断较困难,目前使用单气囊小肠镜可以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84.
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结石与开腹手术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到2011年5月收治的胆结石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止痛剂使用例数、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止痛剂使用例数、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的开腹手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胆道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道术后良性胆总管末端狭窄的手术配合要点。方法对10例胆道术后良性胆总管末端狭窄的患者,采用胆道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对手术过程中护士的配合及对患者的护理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者症状缓解,未发生肠瘘、胆瘘、胰腺炎等并发症。术后5例患者出现一过性血淀粉酶升高(血淀粉酶132—624U/L),3例患者出现发热(37.8~38.5℃),对症治疗后均缓解。术后T管引流每天约100~300mL,术后3~5d夹闭T管,患者无不适主诉,顺利拔管出院。结论胆道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总管末端良性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手术中密切有序的配合与对患者的缜密观察护理对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6.
胃镜诊断乳糜泻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21岁,因反复腹泻19年余入院.患者平素大便为黄色水样便,偶有乳白色糊状便,4~5次/d,伴乏力、纳差,无发热、盗汗、呕心、呕吐、腹胀、腹痛,10年前曾行肠镜检查,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其后间断服用柳氮磺胺吡啶及思密达,但效果不明显.追问病史,其父母为姑表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类似疾病者.  相似文献   
87.
肠镜检查是诊断及治疗下消化道病变的一种重要手段,无痛肠镜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使合并呼吸、心腩血管等疾病的老年患者的安全性提高。但在老年患者进行无痛肠镜检杏时发现一些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8.
患者男,83岁。因自觉腹部条状硬块3个月来诊,自述硬块位置不固定,呈游走性,于腹部多处均曾扪及,平时无发热、腹痛、腹胀、脓血便。3个月来饮食睡眠好,体重无明显减轻。曾于多家医院行B超、CT、全消化道钡透等检查多次,均未能查明原因。来我院求诊,经口服硫酸镁肠道准备后,行大肠镜检查。进镜约22cm见乙状结肠腔内有较多积粪,并见一粪块堵于肠腔,粪块黏稠。因粪污较重,视野较差,本拟放弃检查,并嘱其再行灌肠法肠道准备,但以肠镜接触后发现粪块质地较硬,于其边缘充气进镜后发现其黏粪下面为黑色木制结构,遂以大肠镜刮除并冲洗其表面黏粪后,发现乙状结肠腔内为一直径约2.5cm圆柱形木棒,其长度不详。在因粪便污染而显露相当困难的情况下,经活检钳孔插入圈套切除器,套住木棒的一端,于镜下缓慢将异物拉出。取出后见异物长约22cm,直径为2.5cm,上覆较多黏粪。追问病史,患者3个月前曾述肛门痒而自己以木棒自肛门插入,当时予以制止。3月来以为其早已排出,因于当地医院行相关检查并多次行直肠指诊均未触及,遂误认为肠道肿块而多处求诊。木棒取出后患者无特殊不适,于门诊观察24h后无腹痛、发热,饮食及大便均正常,痊愈出院。[第一段]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右美滴鼻、舒芬复合依托咪酯乳剂麻醉在老年肠镜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拟在无痛肠镜下治疗结肠多发息肉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右美滴鼻、舒芬复合依托咪酯乳剂麻醉或舒芬复合异丙酚麻醉。记录麻醉药的用量,麻醉效果,麻醉后血压、心率的变化及术后清醒时间、血流动力学改变及术后清醒时间,并与舒芬复合异丙酚麻醉进行比较。结果两种麻醉均能满足老年人在肠镜治疗中的需要,麻醉效果好;两组术后清醒时间无明显区别,但右美滴鼻,舒芬复合依托咪酯乳剂麻醉组比舒芬复合异丙酚麻醉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更适合老年人使用。术后并发症两组麻醉均未发生。结论右美滴鼻、舒芬复合依托咪酯乳剂麻醉用于老年人无痛肠镜下治疗结肠多发息肉麻醉效果好,医生与患者满意度高,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清醒快,尤其适用于心血管功能不稳定的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肠镜下治疗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需行肠镜下治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其中D组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麻醉;P组患者使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注药前( T1)、置入肠镜( T2)、操作结束( T3)、苏醒( T4)等时点的MAP、HR、SPO2,以及操作总时间( T)和完全清醒需要的时间( Tw );记录有无低血压、缓慢心率、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 D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苏醒时MAP、HR、SPO2变化较P组平稳,且完全清醒时间要短于P组,低血压、缓慢心率和呼吸抑制发生率也要低于P组,2者比较差异均有差异性( P值均小于0.05)。结论对于肠镜下治疗需要较长时间镇静麻醉的手术,使用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可以稳定患者术中的生命体征,且苏醒时间和苏醒质量优于异丙酚复合阿片麻醉,是一种比较安全理想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