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444篇
  免费   4265篇
  国内免费   2386篇
耳鼻咽喉   287篇
儿科学   1053篇
妇产科学   131篇
基础医学   2269篇
口腔科学   336篇
临床医学   10479篇
内科学   6780篇
皮肤病学   684篇
神经病学   406篇
特种医学   237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9篇
外科学   4618篇
综合类   18176篇
预防医学   4077篇
眼科学   259篇
药学   8047篇
  74篇
中国医学   8038篇
肿瘤学   6874篇
  2024年   588篇
  2023年   1940篇
  2022年   1605篇
  2021年   1896篇
  2020年   1642篇
  2019年   1737篇
  2018年   1019篇
  2017年   1529篇
  2016年   1757篇
  2015年   2093篇
  2014年   3184篇
  2013年   3111篇
  2012年   4196篇
  2011年   4509篇
  2010年   4029篇
  2009年   3959篇
  2008年   4104篇
  2007年   3959篇
  2006年   3722篇
  2005年   3565篇
  2004年   2957篇
  2003年   2918篇
  2002年   2499篇
  2001年   2264篇
  2000年   1777篇
  1999年   1438篇
  1998年   1266篇
  1997年   1106篇
  1996年   1046篇
  1995年   850篇
  1994年   754篇
  1993年   521篇
  1992年   418篇
  1991年   350篇
  1990年   274篇
  1989年   281篇
  1988年   68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患者 女,41岁。自2004年4月无明显诱因渐起写字不灵活,右侧肢体持续性麻木乏力,行腰穿未见异常,MRI示左丘脑异常信号和两侧脑室前角旁小片状陈旧病灶,考虑多发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经胃镜检查及活检有13例,其中仅6例(46.2%)确诊。予以远端胃次全切除术14例,全胃切除术2例;术后均经病理检查确诊。5例患者在术后行辅助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方案化疗,1例放疗。8例(50.0%)获得5—20年的随访,其中6例存活5年,1例存活16年,另1例存活20年。结论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应积极行根治或姑息性手术,术后辅以化疗可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83.
富玲  王晓敏 《新疆医学》2006,36(4):43-44
蒽环类药物是一种对造血系统肿瘤和实体肿瘤具有高效作用的抗癌药物,其广泛应用于临床在临床。的化疗方案中蒽环类药物呈现出明显的剂量一效应线性关系,给予较大的剂量会产生较高的完全缓解率,剂量偏低会严重影响到药物的疗效和治愈率。因此由于其心脏毒性的累积作用,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现将我院十年来恶性淋巴瘤应用蒽环类药物对心脏的影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4.
胃癌病人的临床营养支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癌肿对机体的威胁并不完全在于癌细胞本身,而主要是癌细胞的积累对相应脏器功能的影响,癌肿的浸润、转移使所涉累的脏器的功能受到相应损害,最终导致脏器功能衰竭、机体死亡。胃癌的浸润、转移就很易影响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因此.营养不良在胃癌病人中较为常见,严重者会影响胃癌的治疗,而营养支持也就成为胃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步骤之一。  相似文献   
85.
1病例报告 例1女,14岁.发现左颈部无痛性肿块2个月人院.肿块位于左侧胸锁乳突肌中段深层,约6cm×5 cm×3 cm大,边界清,不活动,质地中等,无压痛,B超示左颈内静脉外侧可见6cm×5 cm × 3 cm大小的肿物,界限清楚,考虑肿大淋巴结.手术切除肿块,切面呈灰红色,包膜完整,病理报告为Castleman病,随访3年无复发.  相似文献   
86.
陈玉连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4):2157-2157
患儿,女,13岁,2005年6月3日因转移性右下腹痛42小时,伴恶心、呕吐2次入院。既往无消化道溃疡病史。查体:T38.2℃,BP110/75mmHg,神清,营养不良,咽无充血,扁桃体不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软,无胃肠型蠕动波,肝脾未扪及。莫非氏征(-),未扪及包块,右下腹肌紧。压痛,反跳痛明显,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3-5次,分。无气过水声和金属音。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肝脏移植围手术期的营养护理。方法 对12例肝移植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2例患者中11例术前体重增加2~5kg,血浆白蛋白上升6~18g/L,术后1例诉腹胀,1例发生腹泻,对症处理后缓解;1例患者因肺部感染死亡,其余11例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根据不同疾病的营养代谢特点给予合理的术前营养护理,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减少细菌移位引起的肠源性感染,同时注意长期营养支持,有利于肝移植患者机体的早期康复及长期存活。  相似文献   
88.
澳大利亚学者Marshall和Warren因“意外”发现幽门螺杆菌(Hp)和该菌在消化性溃疡和胃炎中的作用,而获得了200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Lang,2005)。这项研究始于1982年,当年Marshall仅31岁。最初的研究成果仅以来信的形式于1983年发表在Lancet杂志上,而此前投寄澳大利亚胃肠病学会的论文摘要则被拒用。这一研究结果起初曾遭到怀疑和嘲笑,为此Marshall自己吞服Hp进行实验(当时未能建立动物模型),证实该菌感染可引起胃炎,为他们的发现提供了有力的证据。随着国际上更多研究者的加入,不但他们的发现得到充分证实,而且相关知识得到很大拓展。Hp的发现及其在胃十二指肠疾病发病中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89.
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消化道重建和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胆肠吻合及胰腺、胆管外伤手术行胆肠、胰肠吻合时,按胆管、胰管口径选择插入支撑管绑扎固定并适当游离后经空肠系膜对侧缘戳孔拖入肠腔,再经远侧空肠戳孔引出体外,空肠与肝门板、胰腺只做固定性缝合。临床应用19例,34个拖人式吻合口,无胰漏、胆漏发生。此方法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对胰漏、胆漏的预防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0.
收集1995年3月-2005年8月我院收治的恶性淋巴瘤误诊病例15例,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