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83篇
  免费   556篇
  国内免费   1045篇
儿科学   216篇
妇产科学   72篇
基础医学   104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610篇
内科学   5887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4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66篇
外科学   555篇
综合类   7521篇
预防医学   2790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3253篇
  14篇
中国医学   3304篇
肿瘤学   6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218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217篇
  2016年   412篇
  2015年   435篇
  2014年   915篇
  2013年   1003篇
  2012年   1439篇
  2011年   1780篇
  2010年   1747篇
  2009年   1840篇
  2008年   2013篇
  2007年   2117篇
  2006年   1927篇
  2005年   1746篇
  2004年   1394篇
  2003年   1207篇
  2002年   1061篇
  2001年   1048篇
  2000年   829篇
  1999年   913篇
  1998年   953篇
  1997年   767篇
  1996年   706篇
  1995年   553篇
  1994年   430篇
  1993年   345篇
  1992年   313篇
  1991年   254篇
  1990年   240篇
  1989年   262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21.
为了积极探求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CHB)合并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有效治疗方法,预防CHB患者各种出血的发生,依据中医基本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科研成果,采用加味当归补血汤治疗CHB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取得了十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临床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22.
乔菊辉 《苏州医学杂志》1995,18(3):F002-F002
急性黄疸型肝炎以纳呆、乏力、身目俱黄为主征。中医认为系湿热疫毒,饮食劳倦所伤。一般治疗的方法为化湿邪、利小便。笔者在1978年参加医疗队下乡时,见当地赤脚医生运用验方“四根针”,治疗各种类型的急性黄疸肝炎,方法简便,疗效显著,现将资料较完整的50例整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3.
采用从丁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提取高效价的丁型肝炎抗体及辣根过氧化物酶标法,制备丁型肝炎抗原诊断试剂,并对22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本试剂与爱尔兰抗原试剂特异性比较无显著差异;抗体事和抑制率抗-HD为69%-85%,抗HBc为24%-33%,重复10次检测其OD值的变异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4.
氧化苦参碱在乙肝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们于 2 0 0 0 - 10~ 2 0 0 1- 0 9采用氧化苦参碱治疗乙肝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 ,收到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入选患者 6 0例 ,均为 HBs Ag、HBe Ag、HBVDNA阳性患者 ,符合 1995 - 0 5全国第 5次传染病寄生虫病学会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氧化苦参碱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35例 ,对照组 2 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统计上无显著性差异。1.2 方法 两组患者常规休息、营养、保肝、支持及对症治疗、防治并发症。治疗组每日用氧化苦参碱 (宁夏沙塞制药厂生产的博尔泰力 ) 6 0 0 mg/…  相似文献   
25.
26.
对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肝炎患者的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Ⅳ型胶原(Ⅳ-C)等肝纤维化指标,表现为不同的变化,其中急性肝炎组异常率分别为:透明质酸1/10(10%),层黏蛋白2/10(20%),Ⅳ型胶原3/10(30%),慢性肝炎组异常率分别为:透明质酸37/67(55.2%),层黏蛋白31/67(46.3%),Ⅳ型胶原31/67(46.3%),肝硬化组异常率分别为:透明质酸19/19(100%),层黏蛋白19/19(100%),Ⅳ型胶原17/19(89.5%),其中血清A/G<1.5或脾肿大、肝掌、蜘蛛痣体征组患者透明质酸、层黏蛋白、Ⅳ型胶原明显增高,血清A/G比值与透明质酸、层黏蛋白、Ⅳ型胶原含量间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0.01),提示血清透明质酸、层黏蛋白、Ⅳ型胶原含量的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慢性肝炎患者的病程进展。  相似文献   
27.
陆爱莲 《右江医学》1991,19(3):119-120
<正> 婴儿肝炎综合征可由多种病因引起,系指1岁以内的婴儿(包括新生儿),以黄疸、肝功能异常、肝脾肿大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候群。为了提高对婴儿肝炎综合征的认识,以利临床诊治,现将69例婴儿肝炎综合征作以下分析。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总结妊娠合并肝炎的发病特点及诊治经验,提高治愈率.方法 对30例妊娠合并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诊断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例痊愈,而妊娠晚期合并重症肝炎4例,自然阴道分娩3例,产妇及胎儿死亡,剖宫产1例,产妇及胎儿存活.结论 对妊娠期急性肝炎早期诊断、综合治疗、及时产科处理、预防出血是决定预后好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9.
本文对210例肝炎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进行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