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78篇
  免费   1944篇
  国内免费   1660篇
耳鼻咽喉   39篇
儿科学   176篇
妇产科学   172篇
基础医学   1257篇
口腔科学   294篇
临床医学   4444篇
内科学   3967篇
皮肤病学   446篇
神经病学   632篇
特种医学   75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篇
外科学   1661篇
综合类   12853篇
预防医学   2246篇
眼科学   152篇
药学   10896篇
  73篇
中国医学   4176篇
肿瘤学   527篇
  2024年   206篇
  2023年   743篇
  2022年   665篇
  2021年   901篇
  2020年   952篇
  2019年   1055篇
  2018年   569篇
  2017年   1111篇
  2016年   1116篇
  2015年   1365篇
  2014年   2080篇
  2013年   2145篇
  2012年   2551篇
  2011年   2725篇
  2010年   2511篇
  2009年   2404篇
  2008年   2622篇
  2007年   2427篇
  2006年   2118篇
  2005年   2023篇
  2004年   1782篇
  2003年   1684篇
  2002年   1367篇
  2001年   1255篇
  2000年   960篇
  1999年   854篇
  1998年   663篇
  1997年   602篇
  1996年   605篇
  1995年   477篇
  1994年   444篇
  1993年   318篇
  1992年   308篇
  1991年   276篇
  1990年   260篇
  1989年   223篇
  1988年   118篇
  1987年   109篇
  1986年   75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近年来研究表明房颤存在明显的心肌结构重构和电重构,并且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过度激活有关。我院从2007年1月以来,应用胺碘酮与坎地沙坦酯合用治疗持续性房颤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2.
目的了解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晚期癌症中、重度疼痛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58例数字评分法为中、重度疼痛的晚期癌症患者,予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初始剂量10 mg/12 h,正在用吗啡类镇痛药者按美国综合癌症治疗网络疼痛治疗指南中推荐的剂量转换,根据疼痛情况调整剂量,直至患者无痛或基本无痛,同时观察其对睡眠、情绪、一般活动等生活质量的影响,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至少观察30 d。结果全组58例患者,疼痛完全缓解21例,明显缓解29例,中度缓解6例,总有效率为97%;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主要不良反应为便秘、恶心、呕吐等,患者可耐受。结论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晚期肿瘤中、重度疼痛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3.
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5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2004年1月~2006年1月,我院应用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53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3例患者中,男39例,女14例;年龄31~81岁,平均59.5岁。均曾应用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异搏定、慢心律、心律平、心得安及普鲁卡因酰胺)治疗,疗效不佳。其中频发性早搏16例,频发性早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血肿局部炎症、假膜新血管生成、局部纤溶状况及其在CSDH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而探讨CSDH的发病机制,并为CSDH的治疗及预防复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78例CSDH患者作为病例组,2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及血肿液中VEGF及IL-6的含量。比较患者末梢静脉血及血肿液中四种因子的含量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病例组血肿液FDP、d-dimer检测均为阳性,血液为阴性;正常对照组血液FDP、d-dimer检测均为阴性;病例组血清VEGF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肿液中VEGF浓度高于血清中。病例组血清IL-6浓度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肿液中IL-6浓度高于血清中。CSDH患者血肿液VEGF、IL-6水平没有相关性。结论CSDH患者血肿液局部纤溶亢进,局部VEGF分泌旺盛,新血管生成活跃,局部炎症活跃,可导致CSDH不断扩大而参与CSDH发病机制。抗炎治疗、抑制VEGF的生理作用、有选择的对病人施行促凝治疗,可成为部分CSDH病人保守治疗及预防复发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纳络酮在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中的疗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7-2008年在我院就医的260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的资料,进行前瞻性研究。选择经纳络酮治疗的179例患者。依据首次纳络酮给药量分为6组(给药量分别为0.8mg、1.6mg、2.4mg、3.2mg、4.0mg和4.8mg),以清醒时间作为观测指标:显效(分为0~1h和1~2h两组);有效(分为2~3h和3~4h两组);无效(4h以上或死亡)。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计算、比较。结果纳络酮在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中疗效确切;使用量在2.4mg内随用药量增加疗效加强,使用3.2mg以上虽然用药量增加但疗效加强不明显,4.8mg以上可能出现毒副作用;清醒时间在4h以上死亡率较高。结论纳洛酮在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中用量以2.4mg性价比最佳。  相似文献   
96.
患者女性,46岁,既往有甲亢病史5年,阵发性房颤间歇服用胺碘酮一年。于2002年8月19日因精神悲伤,突然意识丧失,晕倒在地,口唇发绀小便失禁,5min后送入我院急救中心,心电图示:尖端扭转型室速室颤,前、后反复电除颤10次,恢复窦性心律,频发房早,间歇短阵房颤,T波倒置,Q—T间期440-480ms,为防止再次室颤,于2002年9月7日安置单腔起博复律除颤器(ICD),  相似文献   
97.
张顺强 《中国热带医学》2004,4(6):1071-1071
咳嗽变异型哮喘是一种临床表现不典型的哮喘,临床上容易误诊和漏诊。现将我们近两年来应用喘乐宁、优喘平和必可酮联合治疗24例咳嗽变异型哮喘的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8.
李艳芳  邱龄 《当代医学》2010,16(3):9-11
目的探讨单独应用阿托伐他汀与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和匹格列酮对高危心血管人群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脂联素及脂质状况的影响。方法90名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单独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组、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和匹格列酮治疗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六个月后的CIMT、hs-CRP、脂联素、MMP-9的血浆水平及检测血脂水平。结果单独应用阿托伐他汀及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和匹格列酮均显示CIMT的显著降低(P〈0.001),无组间差异(P〉0.05)。两组的MMP-9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对h-CRP、脂联素及血脂水平均有有意义的影响,组间有统计学差异,联合用药组提示影响更显著(P〈0.05)。联合用药组血浆脂联素水平明显升高而单独应用阿托伐他汀组未被观察到。结论阿托伐他汀明显改善CIMT,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和匹格列酮对脂质状况和炎症因子有额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
目的分析纳络酮联合施捷因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HIE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常规组)与纳洛酮与施捷因联合治疗组(联合组),各6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的“三支持”、“三对症”治疗。联合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纳络酮、施捷因治疗。分别测定治疗前、治疗后3天、治疗后7天的血清β-EP、血清NSE、血清XO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液β—EP、NSE、XO测定结果分别如表I、表2、表3所示,治疗3天、7天轻度HIE两组下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中度及重度HIE联合组较常规组明显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纳洛酮、施捷因联合治疗能减少血液β—EP的释放,减少NSE,XO的释放,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可作为临床治疗中重度HIE的一种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普贝生用于延期和过期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90例孕周超过41周,单胎头位无严重合并症的初产妇,分为普贝生组和催产素组各45例。普贝生组阴道放置普贝生引产,催产素组常规静滴催产素引产,比较两组产妇的宫颈BishoP评分和分娩情况、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结果普贝生组引产时间明显短于催产素组(P〈0.01);普贝生组的剖宫产率(11.1%)低于催产素组(40%)(P〈0.01);两组新生儿窒息率和羊水污染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认为普贝生安全、省时、方便地用于促宫颈成熟和引产,且能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