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31篇
  免费   1947篇
  国内免费   174篇
耳鼻咽喉   28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100篇
基础医学   652篇
口腔科学   40篇
临床医学   5010篇
内科学   336篇
皮肤病学   53篇
神经病学   91篇
特种医学   30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569篇
综合类   6733篇
预防医学   13984篇
眼科学   88篇
药学   2237篇
  61篇
中国医学   786篇
肿瘤学   70篇
  2024年   152篇
  2023年   557篇
  2022年   451篇
  2021年   548篇
  2020年   521篇
  2019年   549篇
  2018年   323篇
  2017年   463篇
  2016年   557篇
  2015年   791篇
  2014年   1679篇
  2013年   1736篇
  2012年   2258篇
  2011年   2491篇
  2010年   2367篇
  2009年   2275篇
  2008年   2361篇
  2007年   1867篇
  2006年   1614篇
  2005年   1401篇
  2004年   1158篇
  2003年   955篇
  2002年   677篇
  2001年   626篇
  2000年   410篇
  1999年   375篇
  1998年   287篇
  1997年   267篇
  1996年   276篇
  1995年   354篇
  1994年   372篇
  1993年   133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北京郊区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与防护现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北京郊区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及防护情况。方法采取现况调查的方法,按多阶整群抽样的原则,于2005年12月-2006年1月抽取北京郊区的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 021名医务人员中有21.8%参与过艾滋病诊疗服务,5.6%一年内接触过HIV阳性病人,38.9%一年内曾被医疗器械(皿)刺破皮肤,52.0%一年内经常接触引起血液、体液飞溅的操作;职业暴露防护不规范率为12.3%~62.1%;职业暴露后局部处理、预防性用药知识知晓率分别为4.6%、15.3%。结论北京郊区医务人员普遍存在艾滋病职业暴露危险,防护相关行为有待进一步培训、规范,推广普遍性防护原则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92.
总结了本院31名院前急救护士对HIV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的防护现状,并提出相关防护对策。主要包括加强职业安全防护,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提高急救人员素质,规范护理操作行为,做好锐器伤防护,艾滋病职业暴露后有效处理,缓解工作、社会性心理压力。认为加强对院前急救护士HIV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及技能的培训,提高护士职业防护水平,能有效减少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调查口腔科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因素,为增强医护人员职业防护意识提供参考。方法:运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法,对厦门市部分口腔医院56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口腔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发生率为41.07%。结论:厦门市口腔科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仍较高,需加强相关培训,以减少职业暴露的危害。  相似文献   
994.
卞立  陈永桃  邵一  张秀花 《中国康复》2015,30(6):428-431
【】随着工伤保险工作不断深化,很多国家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成熟的工伤康复服务和技术体系。现代社会信息化和网络化的迅猛发展,国内外日益紧密的交流合作,国家政策的扶持,都是推进我国工伤康复发展的动力。但目前多数工伤医疗机构为广大工伤患者提供的工伤康复服务往往只是针对工伤后功能障碍的康复,对于工伤患者的职业康复重视程度不足,缺少有效的、量化评估和训练体系。美国Valpar职业评估与训练系统(VCWS)为工伤康复提供了一个标准化和可度量的评估与训练体系,适应了当今工伤康复的发展需求,也为伤残者的工伤补偿和再就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职业性手外伤患者回归工作(return to work ,RTW)的因素,以期为工伤职工回归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福州地区60例急性职业性手外伤患者通过电话采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受伤的类型、职业、工作性质、教育程度、损伤部位、住院时间、受伤归因、单位的性质、雇佣类型、伤前对工作的满意度、伤前与同事间关系、是否为家庭主要劳动力、工伤保险状况以及是否接受正规康复治疗等。采用单因素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获得影响返回工作岗位的潜在因素。结果:在被调查的内容中得到4个有意义的影响因素,包括工作类型(白领)(OR=19.195,95%可信区间为1.001-368.014)、受伤归因(内因)(OR=6.256,95%可信区间为1.024-38.215)、伤前与同事有良好关系(OR=11.016,95%可信区间为1.715-70.755)及是家庭主要劳动力(OR=10.568,95%可信区间为1.528-73.086)。结论:RTW是一个受多因素影响的过程。  相似文献   
996.
有关颈痛的相关职业类型的研究显示有某些职业群体颈痛患病率更高。该研究进一步分析职业、工作时长与颈痛的关系,以及相关的人口统计学因素。数据来自美国国家健康问卷调查,是一项在美国普通成年民众间进行的横断性研究。该项研究调查了363629名年龄从18岁到64岁的各行业雇员。颈痛是指在过去三个月的非特异性颈部疼痛。收集的数据包括职业分类类型、工作时长、人口统计学特  相似文献   
997.
目的了解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现状及危险因素,为职业安全与防护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已设计的《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四川某三级甲等医院2011年1月-2014年6月医务人员发生的职业暴露登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院职业暴露139例,女性多于男性(男︰女=1︰4.79);以护士暴露为主,占70.5%;暴露类型主要为锐器伤,占84.2%;不同工作类别人群(医生、护士等)、不同地点(病房、治疗室等)的暴露类型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83、20.897,P<0.05);47.5%的暴露发生于外科;锐器伤主要由头皮针、注射器引起,受伤部位主要为上肢,占98.3%;血液、体液暴露主要发生在上肢(54.5%)和面部(45.5%);暴露源主要为艾滋病和乙型肝炎,分别占27.9%和21.0%。结论该院职业暴露以锐器伤为主且外科表现较突出,女性、护士、低年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较高,职业安全与防护形式较严峻,应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安全与防护培训。  相似文献   
998.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黑龙江省某综合性大学的864名大一和大三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究了归因方式、自我同一性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三者的关系。重点考察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在归因方式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之间起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①归因方式的内归因维度与自我同一性的同一性获得维度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回归效果显著,即自我同一性、归因方式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有影响。②自我同一性的同一性获得维度在归因方式的内归因维度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99.
探讨大学生自我概念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关系。使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和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问卷对19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男女大学生在自我概念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男生高于女生;在专业上自我概念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自我概念和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之间呈正相关。大学生自我概念能有效地预测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基于组织层面和个人层面探讨在职护士离职倾向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护理管理和稳定护士队伍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便利抽样抽取天津市7所三级甲等医院的330名注册在职护士,采用前瞻性人格量表、心理安全气氛量表、工作支持量表、自我效能量表、离职倾向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分层回归分析表明,在组织层面上工作支持负向影响离职倾向(P<0.01);在个人层面上,自我效能负向影响离职倾向(P<0.01),而前瞻性人格可正向影响离职倾向(P<0.05);路径分析模型表明,工作支持是降低离职倾向的最主要因素。结论医院和护理管理者应为在职护士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科室氛围,加大对其工作支持,重视护士的个体人格特质,从而减少在职护士离职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