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马强  房鑫  李俊  姚禹民  张继全  梁爽  阮克锋 《中草药》2018,49(5):1013-1018
目的研究羊踯躅Rhododendron molle果实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重结晶等多种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羊踯躅果实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鉴定其结构分别为杨梅素(1)、双氢杨梅素(2)、没食子儿茶素(3)、槲皮素-3′-O-葡萄糖苷(4)、儿茶素(5)、表儿茶素(6)、二氢槲皮素3′-O-葡萄糖苷(7)、原花青素A-2(8)、去氢双儿茶素A(9)、槲皮素-3-O-α-阿拉伯糖苷(10)、根皮苷(11)、南烛木树脂酚3-O-吡喃鼠李糖苷(12)、2,6-二甲氧-4-羟基苯酚-1-O-葡萄糖苷(13)、2,4,6-三羟基苯乙酮-2-O-吡喃葡萄糖苷(14)、5′-β-吡喃葡萄糖-O-茉莉酸(15)。结论化合物1~4、7~9、13~15首次从羊踯躅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11为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32.
薄层扫描法测定羊踯躅根及果实中八厘麻毒素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3.
患者,女,57岁,住院号261846,因心悸、胸闷、头晕5h于2005/11/1719:50入院,患者既往体健,半个月前诊断为肾结石,5h前患者自服羊踯躅根约50g煎剂欲以治疗结石,约30min后自觉头晕,心悸,胸闷,全身乏力,恶心欲呕吐,3h后到医院就诊,查心电图示:频发室早二联律,急查血生化示:K^+ 2.55mmol·L^-1,GLU6.26mmol·L^-1,P0.79mmol·L^-1。急查心肌酶谱示:AST47U·L^-1,LDH258U·L^-1,CK214U·L^-1,CK-MB3.4U·L^-1,心肌钙蛋白阴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究羊踯躅含药血清对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rheumatoid arthritis 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 RA-FLS)增殖和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RA提供理论及实验依据。方法 将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组、5%和10%空白血清组及5%和10%羊踯躅含药血清组。RA-FLS经TNF-α(10 ng/mL)处理24 h以构建RA细胞模型。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ELISA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 beta, IL-1β)、白细胞介素-17A(interleukin-17A, IL-17A)、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 IL-2)和γ干扰素(interferon-γ, IFN-γ)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 AKT1)、磷酸化AKT1(phosphoryla...  相似文献   
35.
类风湿关节炎(RA)作为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和致残率极高,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痛苦,因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其治疗仍是医学界亟待攻破的难题,采用西药治疗虽具有一定疗效,需长期使用且价格昂贵,并存在多发感染、恶性肿瘤等不良反应。中药羊踯躅是我国一味传统民间药材,具有祛风除湿、镇静止痛等药理作用,民间常用于治疗风湿骨病顽疾,近年来,现代临床及药理学研究表明羊踯躅二萜类成分为羊踯躅中的有效成分,具有免疫调节、抗炎、镇痛等作用,可有效治疗RA,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羊踯躅具有一定的毒性,严重阻碍了其临床推广应用,造成羊踯躅资源浪费。该文从化学成分、抗炎、镇痛等角度综述了近年来羊踯躅防治RA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羊踯躅的不良反应,以期为寻找抗类风湿关节炎天然药物及中药羊踯躅减毒增效的方法提供新思路,明确羊踯躅及其提取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其应用前景提供一定理论依据,进一步加强羊踯躅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6.
薛秋雯  梁爽 《中草药》2020,51(5):1350-1360
羊踯躅Rhododendron molle为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民间常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二萜类成分是其主要药效成分,具有抗炎、镇痛等药理作用。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羊踯躅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羊踯躅的研究前景进行了简要展望,以期为羊踯躅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