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90篇
  免费   2462篇
  国内免费   1430篇
耳鼻咽喉   28篇
儿科学   1493篇
妇产科学   157篇
基础医学   1288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7317篇
内科学   6217篇
皮肤病学   50篇
神经病学   3423篇
特种医学   14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70篇
外科学   1548篇
综合类   17816篇
预防医学   3397篇
眼科学   406篇
药学   8031篇
  111篇
中国医学   12730篇
肿瘤学   58篇
  2024年   623篇
  2023年   1997篇
  2022年   1590篇
  2021年   2033篇
  2020年   1770篇
  2019年   1958篇
  2018年   847篇
  2017年   1565篇
  2016年   1664篇
  2015年   1812篇
  2014年   3083篇
  2013年   2797篇
  2012年   3580篇
  2011年   3983篇
  2010年   3279篇
  2009年   3329篇
  2008年   3554篇
  2007年   3259篇
  2006年   3133篇
  2005年   2979篇
  2004年   2697篇
  2003年   2489篇
  2002年   2111篇
  2001年   1924篇
  2000年   1552篇
  1999年   1256篇
  1998年   1113篇
  1997年   928篇
  1996年   716篇
  1995年   550篇
  1994年   415篇
  1993年   246篇
  1992年   196篇
  1991年   196篇
  1990年   117篇
  1989年   127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目的分析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3D-ASL)与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成像(DSC-PWI)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灌注状态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22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行常规MRI序列、DWI、MRA、3D-ASL及DSC-PWI检查。观察脑梗死患者的3D-ASL、DSC-PWI灌注后处理图像并进行评分(显示有高灌注记为+1,未见明显灌注异常记为0,低灌注记为-1),并比较分析ASL-CBF与PWI测量的CBF、CBV、MTT及Tmax之间的差异。结果 22例中ASL显示灌注异常者有19例(86.3%),PWI-CBF、PWI-CBV、PWI-MTT及PWI-Tmax异常者分别为14例(63.6%)、12例(54.5%)、14例(63.6%)和16例(72.7%)。Mc Nemar检验结果显示,ASL与PWI-CBF、PWI-CBV参数图在显示患者灌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5、0.008);除去在任意一种灌注图像上显示为高灌注的病例后,ASL-CBF与PWI各参量比较的P值分别为0.125、0.031、0.125、0.250,其中CBF、MTT及Tmax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为一种无创性MRI灌注技术,ASL在临床应用中基本上能够较可靠地反映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低灌注状态。  相似文献   
23.
目的 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CMB)危险因素及其对抗血小板单药治疗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该院神经内科接受抗血小板单药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00例为样本,入院后采集基本资料并完善相关检查,根据梯度回波T2*加权成像(GRE-T2*WI)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CMB组(176例)和非CMB组(124例),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治疗1年内再发梗死、脑出血和病死率,分析影响CMB发病的危险因素以及CMB对抗血小板单药治疗的影响。结果 高龄、高血压、肥胖、脑卒中病史、ACI和脑白质疏松为CMB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CMB组和非CMB组抗血小板单药治疗期间脑出血率分别为14.20%和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脑出血率分别为9.18%、10.64%和3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部位CMB患者抗血小板单药治疗期间再发脑梗死、脑出血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高血压、肥胖、脑卒中病史、ACI及脑白质疏松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合并CMB的危险因素。CMB可导致抗血小板单药治疗期间脑出血风险增加,重度CMB者更甚。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比较A~2DS~2评分和AIS-APS评分在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肺炎(SAP)方面的表现。方法:应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纳入2015年8月至2018年7月期间,在云南省中医医院住院的201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用于评估风险评分模型的预测性能,包括A~2DS~2和AIS-APS。通过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评估每种风险模型在预测SAP方面的表现。结果:31例患者发生SAP,发生率为15.5%。在预测SAP时,A~2DS~2评分的曲线下面积为0.798,在截止值为7时,敏感度和特异性的总和最大化(敏感度=77.0%,特异性=84.3%);AIS-APS评分的曲线下面积为0.847,在截止值为11时,敏感度和特异性的总和最大化(敏感度=88.6%,特异性=73.8%)。AIS-APS评分的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A~2DS~2评分(P=0.046)。结论:AIS-ASP模型是根据常规收集的数据预测SAP的有效工具,在与A~2DS~2模型比较中,显示出极佳的区分能力。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早期微量喂养法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1月舞钢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NEC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两组患儿均接受抗感染、纠正酸碱失衡、维持电解质平衡、静脉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接受早期微量喂养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喂养。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激素水平(血清胃泌素、胃动素水平),患儿康复情况(症状改善时间、静脉营养支持时间和住院天数)。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32%(29/38),观察组为94.74%(36/38),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两组患儿血清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均提高,观察组患儿血清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静脉营养支持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早期微量喂养法可有效提高NEC临床疗效,提高胃肠激素水平,加快症状改善。  相似文献   
27.
28.
目的:通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探究黄连配伍木香治疗的临床疗效与机制,并观察临床治疗有效率、生活质量改善、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含量变化、结肠黏膜组织Smad7表达水平变化、结肠黏膜组织转录调节因子ⅠκBα表达水平变化。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收集2015年11月—2018年4月期间于我院肛肠科诊治的溃疡性结肠炎病例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观察两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5-氨基水杨酸口服联合5-ASA灌肠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黄连、木香方剂进行治疗,治疗2个月后观察临床治疗有效率、生活质量改善,以及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含量变化、结肠黏膜组织Smad7表达水平变化、结肠黏膜组织转录调节因子ⅠκBα表达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治疗总有效率(86.7%)显著高于对照组(63.3%)(P0.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率(61.7%)、肠镜疗效率(9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5.0%、4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黄连、木香方剂可明显提高疗效;与治疗前比较,两组IBDQ量表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提高明显,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mad7表达水平均下降明显,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ⅠκBα表达水平均下降,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NCA阳性率均下降明显,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黄连、木香中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综合疗效,显著改善生活质量,促进中医症状改善,在缓解腹泻、腹痛症状方面,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黄连、木香治疗具有显著优势,应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9.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