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02篇
  免费   3104篇
  国内免费   1254篇
耳鼻咽喉   147篇
儿科学   219篇
妇产科学   108篇
基础医学   1096篇
口腔科学   46篇
临床医学   5169篇
内科学   3840篇
皮肤病学   200篇
神经病学   74篇
特种医学   88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7432篇
综合类   11921篇
预防医学   1883篇
眼科学   739篇
药学   4485篇
  75篇
中国医学   4334篇
肿瘤学   4295篇
  2024年   444篇
  2023年   1859篇
  2022年   1374篇
  2021年   1655篇
  2020年   1481篇
  2019年   1511篇
  2018年   792篇
  2017年   1169篇
  2016年   1412篇
  2015年   1451篇
  2014年   2441篇
  2013年   2208篇
  2012年   2790篇
  2011年   2806篇
  2010年   2596篇
  2009年   2460篇
  2008年   2496篇
  2007年   2210篇
  2006年   1906篇
  2005年   1889篇
  2004年   1592篇
  2003年   1477篇
  2002年   1181篇
  2001年   1011篇
  2000年   860篇
  1999年   635篇
  1998年   614篇
  1997年   537篇
  1996年   462篇
  1995年   353篇
  1994年   379篇
  1993年   216篇
  1992年   164篇
  1991年   140篇
  1990年   130篇
  1989年   117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 毫秒
71.
肛直肠抑制反射时门静脉血中P物质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肛直肠抑制反射(RAIR)时门静脉血中P物质(SP)的变化规律及外源性内脏神经对其变化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大白鼠分为7组,其中6组先按去与不去直肠肛管外源性内脏神经支配而分为不去神经和去神经两大组,每组中又按Foley导管上气囊置入直肠腔中的位置分为2、4、6cm组;同时再设1个对照组,将Foley导管置入直肠腔中,但不注水扩张球囊。检测并比较在直肠腔内刺激后,各组门静脉血中的SP值及变化情况。结果去神经组中2、4cm组与不去神经组之间及对照组之间,门静脉血中SP值变化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去神经组中的6cm组与对照组及去神经组中2cm和4cm组之间SP值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去神经组和不去神经组中的6cm组之间SP值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直肠腔内上部的刺激不引出RAIR可能与该部位的刺激使内括约肌兴奋性递质(SP)的释放有关;外源性内脏神经对RAIR中门静脉血的SP变化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参柏合剂保留灌肠对肛周病的治疗效果。方法:介绍该制剂的处方、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结果:参柏合荆保留灌肠治疗肛周病总有效率92%。结论:该制荆临床疗效好,未发现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抑制剂YH-16和氟尿嘧啶(5-FU)联合应用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用MTT方法测定血管生成抑制剂YH-16和5-FU对血管内皮细胞和结肠癌细胞的IC50;建立小鼠肝转移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YH-16组(又分为低、中、高剂量3组)和5-Fu组及联合治疗组(YH-16加5-FU),术后2周观察各组小鼠肝转移瘤数目、原发灶大小和毒性反应。并检测肝转移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YH-16对结肠癌细胞的IC50是血管内皮细胞的3.38倍,而5-Fu对两种细胞的IC50差别不大。高剂量YH-16组、5-FU组和联合治疗组肝转移瘤数目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联合治疗组又低于高剂量YH-16组和5-FU组(均P〈0.05)。YH-16各剂量组的脾原发瘤体积与对照组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5-FU组和联合治疗组则小于对照组(均P〈0.05)。YH-16的毒性明显低于5-FU(P〈0.05),且两者联合使用其毒性与单用5-FU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FU组和联合治疗组肝转移瘤组织中VEGF的表达明显降低,中、高剂量YH-16组和5-FU组及联合治疗组肝转移瘤组织中的MVD计数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血管生成抑制剂YH-16明显抑制结直肠癌肝转移,YH-16与5-FU联合应用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抑制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4.
患者女性,30岁。因心悸、咳嗽2天入院。查:HP95次/分,BP100/65mmHg、R18次/分、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哕音,心界不大,无杂音,心率95次/分,律不齐,腹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入院时心电图考虑为:①窦性心律;②室上性心动过速;③加速性逸搏心律。经食管心电图标测见图1(室上速段SVT起始pr-R间期延长,R-P’100ms,P1为窦P,P2~7为房性P’(P’-R〉0.12s),其中P’7-R较前P'-R延长,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临床、内镜、病理特点。方法对1991—2005年肠镜及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30岁),中年组(31~59岁),老年组(≥60岁),从临床表现、内镜表现和病理学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本组结直肠癌患病高峰为50~65岁,男性结直肠癌构成比高于女性。(2)青年组以腹痛就诊者占70.73%,中老年组以便血就诊者占65.50%,说明临床症状具有不典型性。(3)各组直肠癌均有较高的比例,青年组右半结肠癌的发病率(34.15%)明显高于中老年组(16.33%)。(4)青年组以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为多,肿瘤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中老年组以高分化腺癌多见,肿瘤分化程度高,恶性程度低。结论不同年龄组结直肠癌患者有不同的临床、内镜、病理特点,对有下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应尽早、全面地进行结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76.
经动脉逆行法射频导管消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通常在右侧Koch三角沿三尖瓣环消融慢径,需在左侧间隔部消融者罕见。现报道1例经动脉逆行法于左侧中间隔部位消融慢径成功,随访1年无复发。  相似文献   
77.
对治疗肛裂的主要术式:肛侧位闭式切扩术,后正中切扩术,侧位内括约肌挑出切扩术进行疗效比较,认为肛门侧位内括约肌挑出切断扩肛术具有疗效好、愈合时间短、痛苦小、并发症少、操作简便等优点,为治疗肛裂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78.
90%的胰头癌患者来院就诊时已属晚期不能行根治性切除术,只能行姑息性胆肠吻合术。1992年10月~2002年6月,我院共收治胰头癌90例,其中77例无法行根治性手术,只能行姑息性手术治疗,即胆肠吻合术37例,胆肠吻合加胃空肠吻合术4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9.
邵建平 《中原医刊》2006,33(19):15-16
目的总结梗阻性结直肠癌一期切除吻合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5月~2006年5月收治的36例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行一期肠切除吻合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病人中术后1例出现吻合口瘘,经保守治疗治愈,术后死亡3例,均为心肺疾患所致,其余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对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如果适应证掌握得当,采用术中一次完成的肠道准备,行一期肠切除吻合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0.
抑癌基因KLF-6和APC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抑癌基因KLF-6和APC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对32例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黏膜组织中KLF-6和APC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KLF-6与APC的mRNA阳性表达率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分别为37、5%和34,3%,明显低于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的96.9%和93.8%(P〈0.05)。KLF-6与APC的免疫组化染色阳性表达率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分别为28.1%和25.0%,明显低于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的81.3%和84.4%(P〈0.05)。KLF-6与APC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存在相关性(P〈0.05),并与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均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抑癌基因KLF-6和APC的低表达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有关,且两者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