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56篇
  免费   171篇
  国内免费   86篇
耳鼻咽喉   4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94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379篇
内科学   61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50篇
外科学   77篇
综合类   1298篇
预防医学   578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312篇
  3篇
中国医学   3451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308篇
  2013年   294篇
  2012年   361篇
  2011年   430篇
  2010年   379篇
  2009年   324篇
  2008年   400篇
  2007年   300篇
  2006年   288篇
  2005年   289篇
  2004年   277篇
  2003年   248篇
  2002年   174篇
  2001年   196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115篇
  1994年   112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91.
脑卒中急性期中医证治研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206例脑卒中急性期病人回顾性研究分析,探讨脑卒中急性期中医证候的有关诊断与病机。结果按照传统中医证候诊断,有20%病人难于下中风诊断,认为中医中风诊断应临床症候与头颅CT扫描结果结合。中风病人肝阳暴亢型及阴虚风动型所占比例较高,其他证的肝阳上亢型或肝肾阴虚型病人要关注预防中风的治疗。中医中风病理复杂,体现在风、痰、炎、虚、气、血六端。中经络主要为小病灶,中脏腑主要为大病灶,中医治疗中风病要抓住在综合措施治疗的研究。  相似文献   
92.
浅谈经络理论中的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脉、络脉简称为经络。经,原意为“纵丝”,即直行主线之意;络,则为网之意。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以营养周身、协调阴阳、防御病邪、反映症候、传导感应、调整虚实。因为十二经脉“内属于府藏,外络支节”,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故经络系统中,以十二经脉为主,又称十二正经。十二经脉具有手足部位、阴阳属性、所属脏腑三个方面的特征。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下面从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3.
陈广升  占桂平  吴彬彬 《新中医》2023,55(21):172-176
目的:观察循经络穴位推拿联合速刺八髎穴治疗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疗效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4例脑卒中后便秘患者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47例。2组均给予常规方法治疗,对照组联用速刺八髎穴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循经络穴位推拿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PAC-SYM)评分、双歧杆菌、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直肠静息压、肛门静息压、模拟排便动作肛门收缩压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1.49%,高于对照组68.09%(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PAC-SYM评分、MTL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双歧杆菌、GAS水平及直肠静息压、肛门静息压、模拟排便动作肛门收缩压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PAC-SYM评分、MT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双歧杆菌、GAS及直肠静息压、肛门静息压、模拟排便动作肛门收缩压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经络穴位推拿联合速刺八髎穴治疗卒中后便秘疗效确切,能够调节患者胃肠激素水平,改善胃肠功能。  相似文献   
94.
唇全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5.
在传统中医经络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先进的电子技术设备,设计了一种小型中医经络检测仪。此检测仪通过采集人体穴位经电流测试(给一定电流刺激)所反射出来的信息,经微控制器处理后,能够精确显示或打印出人体的健康状况。检测仪具有方便、快捷等优势,易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96.
<正> 应用多种方法对经络的循行路线进行了检测和显示,证明其行程与古典的经络路线基本一致,结果稳定,可重复。但是,显性感传的经络现象在人群中只占25%左右,而人群中大多数是属于隐性感传,应用生物物理学方法已观察到皮肤低电阻点(穴位)循  相似文献   
97.
正气辨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气属中医学的气学范围,是一身之气或人气相对邪气时的称谓,是指人体内具有抗病、祛邪、调节、修复等作用的一类细微物质;正气以其运动而发挥防御、调节、修复等作用,具有物质运动的自然科学属性。正气分布到腑腑经络,则为脏腑经络之气;分布到脉之内外,则为营气和卫气。脏腑经络之气和营卫之气的防御、修复和调节作用,可因其构成成分和所在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但都是正气的功能体现。  相似文献   
98.
六节通络仪治疗脑血管病偏瘫36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998-12/2001-03住院的脑血管病患者62例,分为治疗组36(男24,女12)例,年龄47~71岁,脑梗死28例,脑出血8例;对照组26(男18,女8)例,年龄46~73岁,脑梗死20例,脑出血6例,均经临床、CT或MRI确诊. 两组性别、年龄、病变部位、性质及肢体运动功能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99.
应用相关研究混沌动力学的方法及脑电多相分析系统(EEGMPAS),观察经络感传者大脑皮层诱发电位及动态脑电分锥地形图。实验15导联脑电极集中安放在头皮体觉投射区得出6张图像。结果表明:经络感传者在与针刺穴位相应的体感区的诱发电位具有相关的动态脑电分维地形图。  相似文献   
100.
论归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归经是我国历代医家经过长期医疗实践,不断探索、归纳、总结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药药性理论之一,是建立在脏腑经络学说及药物本身性能等理论基础之上的.归经理论对于完整地阐释药物的作用原理及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