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54篇
  免费   350篇
  国内免费   257篇
耳鼻咽喉   30篇
儿科学   129篇
妇产科学   44篇
基础医学   268篇
口腔科学   35篇
临床医学   1181篇
内科学   771篇
皮肤病学   50篇
神经病学   52篇
特种医学   275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369篇
综合类   2020篇
预防医学   623篇
眼科学   32篇
药学   721篇
  6篇
中国医学   365篇
肿瘤学   384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91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194篇
  2020年   186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284篇
  2013年   274篇
  2012年   398篇
  2011年   414篇
  2010年   396篇
  2009年   401篇
  2008年   509篇
  2007年   433篇
  2006年   354篇
  2005年   368篇
  2004年   343篇
  2003年   271篇
  2002年   238篇
  2001年   234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146篇
  1998年   139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 探讨中国版甲状腺影像数据与报告系统(C-TIRADS)、BRAFV600E 基因检测及二者联合对细针穿刺细胞学难以定性的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我院2020年1月—2021年4月的甲状腺手术患者53例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完成超声、细针穿刺抽吸及BRAFV600E基因检测,选取细针穿刺细胞学难以定性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53例患者共62个结节。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C-TIRADS、BRAFV600E基因检测及二者联合诊断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效能。结果 C-TIRADS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92.50%、50.00%、77.08%、78.57%、77.42%。BRAFV600E基因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55.00%、100.00%、100.00%、55.00%、70.97%。C-TIRADS联合BRAFV600E基因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95.00%、50.00%、77.55%、84.62%、79.03%。C-TIRADS及联合诊断对甲状腺癌诊断的敏感性高于BRAFV600E基因检测(P<0.001),BRAFV600E基因检测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高于C-TIRADS及联合诊断(P<0.05)。C-TIRADS、BRAFV600E基因检测及联合诊断对甲状腺癌诊断的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IRADS及BRAFV600E基因检测对于细胞学难以定性的甲状腺结节均有良好的诊断效能,术前联合应用可以更好地评估甲状腺结节  相似文献   
62.
<正>PDCA循环法是质量管理的一个通用工具,主要用于企业产品质量的改进,近年来逐渐被应用到医院管理领域并取得了实效[1]。在临床病理工作中,对肾脏细针穿刺活检的病理制片质量与诊断准确率的要求较高。为提高肾脏细针穿刺活检组织制片质量的优良率,保证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我科自2016年8月开始将PDCA循环法应用到肾脏细针穿刺活检组织制片中,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适合本病理科的规范化肾脏细针穿刺活检组织制片流程,对制片质量进行持续改进,经过1年的实践操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报道  相似文献   
63.
64.
从加亚嘉西科逆转录病毒(JSRV)的基因组、JSRV的致瘤信号传导途径、JSRV与宿主共进化方面综述了JSRV的研究进展.JSRV引起的羊肺腺瘤(SPA)与人的细支气管肺泡癌(BAC)极相似,通过对SPA的研究,不仅为BAC早期诊断及预防该病提出新方法,而且为揭示BAC的分子发病机制及探索其基因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5.
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是中枢神经系统(CNS)的成髓鞘胶质细胞,包绕神经元轴突形成髓鞘,作为绝缘层保证轴突进行正常快速电传导。近年来研究认为,少突胶质细胞还具有为中枢神经系统提供营养因子和生长因子、表达轴突生长抑制因子等作用,与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修复具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66.
淋巴细胞经TCR-CD3活化增殖作用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抗CD3单抗诱导的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及有关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①淋巴细胞内钙升高是淋巴细胞活化增殖的重要条件,CD3McAb引起的早期胞浆游离钙迅速升高主要由内质网释放钙离子所致,而淋巴细胞增殖不仅需要细胞内钙释放,还需要细胞外钙内流;②GTP结合蛋白是淋巴细胞激活过程的一重要环节,经G蛋白作用物霍乱毒素作用后,淋巴细胞DNA合成显著降低;③新霉素和PSS可抑制PLC和PkC的活性,对淋巴细胞NDA合成造成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此外,抗CD3McAb诱导的淋巴细胞DNA合成需要辅佐细胞的存在,高度纯化的T细胞对CD3McAb的刺激不发生增殖反应。  相似文献   
67.
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tic antibodies,ANCA)对自身免疫肝病的临床意义。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斑点法检测149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患者57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42例,不明原因肝损患者50例]的ANCA和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extract-able nuclear antigen,ENA),进而用ELISA法分析60例ANCA阳性的自身免疫肝病患者的ANCA抗原谱。以200例健康献血员为正常对照。结果ANCA在AIH、PBC、不明原因肝损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1%、40%、30%,其中非典型性pANCA的阳性率依次为70%、40%、28%。AIH组与PBC组及AIH组与不明原因肝损组间非典型性pANCA的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PBC组与不明原因肝损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疾病组ANCA抗原谱如下:AIH组中,乳铁蛋白3%阳性,MPO 11%阳性,组织蛋白酶G和BPI的阳性率分别为11%、17%;PBC组中,弹性蛋白酶和组织蛋白酶G阳性率均为5%,BPI的阳性率为16%;不明原因肝损组中,BPI阳性率为17%。大多数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非典型性pANCA为阳性(28%~70%),且伴有特征性自身抗体。注重非典型性pANCA的检测对明确诊断自身免疫肝病及其分类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68.
从加亚嘉西科逆转录病毒(JSRV)的基因组、JSRV的致瘤信号传导途径、JSRV与宿主共进化方面综述了JSRV的研究进展.JSRV引起的羊肺腺瘤(SPA)与人的细支气管肺泡癌(BAC)极相似,通过对SPA的研究,不仅为BAC早期诊断及预防该病提出新方法,而且为揭示BAC的分子发病机制及探索其基因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9.
目的了解正常成人T亚群Ⅰ、Ⅱ型细胞比例,并比较以CD3+CD4双标记法和以CD3+CD8双标记方法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全血以PMA和伊能霉素刺激培养4h,以三色标记法流式检测T亚群Ⅰ、Ⅱ型细胞因子阳性细胞的比例。结果CD3、CD8、CD4抗原在刺激后明显下调,但是不影响T亚群比例值。以CD3+CD8双标记法检测了23例正常成人,n1和Tcl细胞在CD3^+淋巴细胞中的比例分别为2.6%(0%-23.8%)和2.2%(0%-23.3%)。Th2和Tc2细胞占CD3^+淋巴细胞2.8%(0.7%-13.3%)和1.6%(0%-5.1%)。以CD3+CD4双标记法检测了12例正常成人,Th1和Tc1细胞占CD^+淋巴细胞的比例分别为4.8%(0%-15.6%)和1.8%(0.3%-18.6%),Trh2和Tc2细胞占CD3^+淋巴细胞的比例分别为2.6%(0%-6.5%)和1.2%(0%-10.6%),均与以CD3+CD8标记检测的结果无统计学意义。以CD3-FTTC和CD8-PerCP双标记法检测了17例正常人的IL-2表达,IL-2阳性的CD4^+T细胞占CD3+淋巴细胞的比例为3.7%(0%-30.0%),高于CD8^+IL-2^+T细胞在CD3^+淋巴细胞中的比例0%(0%-1.7%),P=0.005。结论可以建立有效的流式检测正常人T亚群Ⅰ、Ⅱ型细胞比例方法。以CD3+CD4双标记或以CD3+CD8双标记检测分析T亚群的Ⅰ、Ⅱ型细胞比例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0.
细支气管肺泡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loalveolarcarcinoma,BAC)在WHO分类中归于肺腺癌。自1876年Malasez报道本病以来,尽管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不但病因发病机理未阐明,而且其组织发生、亚型分类、以及究竟是肺腺癌的亚型,还是肺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