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7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160篇
耳鼻咽喉   95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08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54篇
内科学   120篇
皮肤病学   224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53篇
综合类   672篇
预防医学   121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753篇
  1篇
中国医学   225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抗过敏治疗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敏性疾病目前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近十年来随着人们对于过敏反应的病理生理学改变的认识日益增加,特别是对于种种上炎症介质及细胞粘附因子作用的认识。使抗过敏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尤其是新的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的问世和发展,使抗过敏治疗的疗效有了很大的提高。本文着重就这类药物近十来的发展加以阐述,并对其他抗过敏治疗的药物和方法予以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72.
抗过敏新药—恩理思引起严重嗜睡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3.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histaminergic neuron on morphine - induced 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 ( CPP), the model of CPP was used to assess the rewarding effect of morphine. Morphine (2, 5, 10 mg/kg) significantly produced a CPP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In addition, morphine simultaneously and markedly lessened the histaminergic neurons in the TM,  相似文献   
74.
2004年3月27日下午2时,丰满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接到一起食物中毒报告,称该日中午丰满区某公司食堂6人中午进食后出现食物中毒。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验结果,认为是一起食用青鱼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5.
蛋白过敏性研究——BN大鼠动物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用BN大鼠模型探讨不同蛋白的过敏性。方法 通过腹腔注射 (1mg ml)或口服 (10mg ml)给予BN大鼠卵清蛋白 (OVA)或牛血清白蛋白 (BSA) ,时间为 6周。在不同时间取血清 ,进行被动皮肤致敏试验 (PCA) ;分离血浆进行组胺测定 ;此外 ,对OVA组和对照组的大鼠进行血压测定。结果 PCA试验结果表明OVA特异性IgE抗体滴度较高 (1 32~ 1 12 8) ,而BSA特异性IgE抗体滴度较低 (1 2~ 1 4 )。与对照组相比 ,腹腔注射或口服OVA均使组胺水平升高。口服OVA对大多数大鼠的血压没有明显的影响 ,然而 ,有 2只大鼠收缩压暂时降低。结论 该研究结果表明BN大鼠模型可能是一种较理想的蛋白过敏性模型。  相似文献   
76.
曹崇玉 《安徽医药》2004,8(1):37-37
患者,男,65岁,因上腹部反复发作性疼痛半年余来我院就诊.疼痛饥饿时加剧,进餐后缓解.胃、十二指肠钡餐X线摄片提示:十二指肠溃疡.立即给予口服甲氰咪胍每次0.2 g,每天3次,晚上1次剂量加倍.服药3 d后症状明显缓解,服药7 d出现头晕,乏力,两手抖动,第9天起两下肢起步困难,行走时发抖,并出现不自主摇头.既往无类似发作史,无心脑血管、高血压病史,无外伤史,近期无服药史.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H2受体阻滞剂(雷尼替丁)预防小儿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确切疗效。方法:1996年1月--2002年11月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32例为预防组,年龄3~14岁,在常规颅脑损伤治疗的同时早期采用(伤后4h内)雷尼替丁3~5mg/kg,每12h静脉输入1次。对照组为1990--1996年重度颅脑损伤20例,年龄为3~14岁,进行常规治疗。结果:预防组32例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3例,发生率为9.4%(3/32),对照组20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9例,发生率为45.0%(9/20)(P:0.005)。结论:H2受体阻滞剂~雷尼替丁在预防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有显著疗效,而且此方法应用简便,成本低廉,容易推广。  相似文献   
78.
目的研究两种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和酮替芬对于用脂多糖和甲吡丙酮介导的运动性哮喘豚鼠模型的作用。方法19只豚鼠用脂多糖和甲吡丙酮注射。他们被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n=7)不服药,酮替芬组(n=6)口服酮替芬1 mg/(kg.d),氯雷他定组(n=6)口服氯雷他定2 mg/(kg.d),连续4 d。第5天,分别在运动前后测量3组的肺阻力(RL)及呼吸系统的动态顺应性(Cdyn)。三组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检查肺的形态。结果对照组,有RL显著增加和Cdyn显著降低。在酮替芬及氯雷他定组RL及Cdyn都没有这种变化,对照组的BALF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增加。形态学研究显示对照组的支气管黏膜有中性粒细胞浸润。结论在用脂多糖和甲吡丙酮预处理的运动性哮喘豚鼠模型中,氯雷他定和酮替芬能够抑制支气管收缩。抑制气道炎症的形成可能是这些H1受体拮抗剂的治疗机制。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变应性鼻炎(AR)动物鼻黏膜中组胺含量的变化,探讨组胺在变应性鼻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影响组胺含量测定的2个因素温度和萃取时间分别进行2个水平考察,以回收率为指标,确定Shore荧光法测定条件;另采用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滴鼻致敏豚鼠变应性鼻炎模型,改进Shore荧光法测定豚鼠鼻黏膜组胺含量,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在室温和萃取时间为45 min条件下的组胺回收率满足要求,利用该法测得自然对照组和变应性鼻炎组鼻黏膜组胺含量分别为(513.7±49.3)ng/g和(590.4±47.6)ng/g,变应性鼻炎组鼻黏膜中组胺含量显著高于自然对照组(P<0.01)。结论改进Shore荧光法测定鼻黏膜中组胺含量准确可靠,检测鼻黏膜中组胺含量的高低对诊断变应性鼻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0.
赵亚红 《华中医学杂志》2006,30(5):F0003-F0003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病因复杂,临床上很难用单一抗组胺药控制,治疗十分棘手。2005年1~10月我科应用依巴斯汀与雷尼替丁合用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共40例,并与单用赛庚定治疗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