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17篇
  免费   665篇
  国内免费   555篇
耳鼻咽喉   64篇
儿科学   84篇
妇产科学   74篇
基础医学   630篇
口腔科学   279篇
临床医学   2840篇
内科学   1352篇
皮肤病学   74篇
神经病学   430篇
特种医学   40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876篇
综合类   4554篇
预防医学   841篇
眼科学   218篇
药学   2137篇
  24篇
中国医学   1226篇
肿瘤学   214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329篇
  2022年   274篇
  2021年   385篇
  2020年   370篇
  2019年   398篇
  2018年   190篇
  2017年   267篇
  2016年   354篇
  2015年   403篇
  2014年   618篇
  2013年   701篇
  2012年   931篇
  2011年   999篇
  2010年   882篇
  2009年   908篇
  2008年   930篇
  2007年   866篇
  2006年   869篇
  2005年   906篇
  2004年   776篇
  2003年   642篇
  2002年   549篇
  2001年   464篇
  2000年   358篇
  1999年   306篇
  1998年   232篇
  1997年   245篇
  1996年   214篇
  1995年   170篇
  1994年   177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93篇
  1991年   91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71.
为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与恶性肿瘤生长转移的关系,采用日本Sysmex CA-1500全自动血凝仪测定543例恶性肿瘤患者(良性肿瘤126例,健康50例)FIB浓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FIB水平恶性肿瘤组均较良性肿瘤组及健康组高(P<0.01),转移组较未转移组升高(P<0.01),良性肿瘤组与健康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未转移组中,乳腺癌FIB水平低于食管癌、直肠癌、肺癌(P<0.01);转移组中,肺癌FIB水平高于胃癌、乳腺癌(P<0.01),其余癌种间无统计学意义。(3)术前FIB<5.0g/L组和FIB>5.0g/L组1.5年后复发状况分别为14%和32%,复发后FIB增值更高。提示FIB水平与恶性肿瘤密切相关,检测FIB对于辅助诊断良恶性肿瘤、监测肿瘤转移和评估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2.
众所周知,妊娠期妇女在围产期是处于亚临床的高凝状态者,较易发生血栓形成,关于围产血栓形成发病率,各地报道不一。有人报道,孕妇血栓发病率约为1/70。有人报道产前发生静脉血栓为0.15%,产后则为1.33%。围产期妇女静脉血栓和肺血栓发病率为同年非孕且未服避孕药妇女的5~10倍。就围产期而言,产前与产后深部静脉血栓发生率约为5:1。另外,血液高凝状态还可以引起许多产科并发症,例如:  相似文献   
73.
纤维蛋白原检测的指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国血液学界通常通过纤维蛋白原的测定来判断纤维蛋白量的降低和质的异常,评估出血危险性。纤维蛋白原的升高通常预示各种缺血性事件的存在,建议进行纤维蛋白原检测就是基于这种观点。  相似文献   
74.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疾病及实验室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FibrinolyticSystem)简称纤溶系统,是参与机体完成正常生理止血、凝血,调节二者动态平衡,使血液既不会逸出血管之外而发生出血,也不会在血管中凝固而形成血栓的重要因素之一。纤维蛋白溶解是指纤溶酶原(P l a s-minogen,PLG)经不同途径被其特异性激活物激活转  相似文献   
75.
老年冠心病患者止凝血功能与血脂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止凝血功能和血脂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病的作用及其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250例冠心病患者和80例对照者的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P-选择素(P-selectin)、D-二聚体(D-D)水平,以Clauss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Lp(a)浓度,并检测血清TC、TG、LDL-C、HDL-C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血浆FG、TAT、vWF:Ag、P-selectin、D-D及血脂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除HDL-C逐渐降低外,其余指标均明显升高(P<0.05)。FG、LDL-C、Lp(α)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P<0.05),且LDL-C、Lp(α)与FG水平相关。结论FG、LDL-C、Lp(α)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对冠心病发生和发展起协同促进作用;血浆FG、TAT、vWF:Ag、P-selectin、D-D浓度的动态连续监测对体内高凝状态和冠心病预防具重要意义;临床抗凝和降纤治疗与降脂治疗宜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巴曲酶联合维脑路通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应用常规治疗及维脑路通作基础用药;治疗组加用巴曲酶治疗。两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纤维蛋白原(Fg)较治疗前降低,纤溶酶(PL)较治疗前升高,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巴曲酶联合维脑路通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77.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降低、tPA抑制物活性增高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以来,调节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功能是临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手段之一,tPA也被直接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tPA能够促进缺血或再灌注后兴奋性毒性诱导的神经元死亡,增大梗死面积。tPA的天然抑制物神经系统丝氨酸蛋白水解酶抑制物neurosrpin却能使脑梗死体积缩小,减少神经元脱失。  相似文献   
78.
目的研究抑胶素对大鼠脑胶质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采用脑立体定向术,在Wistar大鼠脑尾状核接种C6细胞,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应用抑胶素前后对鼠脑胶质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结果经抑胶素治疗后可见肿瘤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细胞密度下降,随浓度增加阳性率呈下降趋势。实验组(抑胶素浓度32μg/kg)较对照组表达降低(P<0.05);实验组(抑胶素浓度64μg/kg)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实验组、(抑胶素浓度分别为8μg/kg及16μg/kg)与对照组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而顺铂组瘤体内VEGF与实验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抑胶素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可能通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而起作用,但这种抑制作用与抑胶素本身的浓度有关,高浓度抑胶素抑制作用强。  相似文献   
79.
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在早孕人工流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秀云 《中原医刊》2004,31(13):13-13
目的 :探讨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在人工流产中扩张宫颈以及镇痛作用及对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病例分为二组 ,观察组宫颈管内注入盐酸利多卡因胶浆 ,5min后行人工流产手术。对照组不应用任何药物。结果 :观察组宫颈扩张效果、镇痛效果及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及其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在早期妊娠人工流产术中有较好的扩张宫颈、镇痛的作用 ,且可以降低人工流产综合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0.
中国误诊学杂志社编辑部: 颅骨修补术是颅脑术后修补缺损颅骨的一种整形手术,一般方法为先将骨水泥制成人工颅骨瓣,用电钻钻孔后,用丝线或钢丝将人工骨瓣固定在缺损周边的颅骨上;此手术患者术后常出现丝线断裂,引起骨瓣移动,或钢丝残端刺破头皮,引起头皮下组织感染等,给患者造成痛苦,不得不进行2次手术摘除骨瓣.我院自2003-06尝试用耳脑胶固定人工骨瓣,效果非常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