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0篇
  免费   229篇
  国内免费   358篇
耳鼻咽喉   55篇
儿科学   38篇
妇产科学   72篇
基础医学   332篇
口腔科学   114篇
临床医学   503篇
内科学   485篇
皮肤病学   57篇
神经病学   69篇
特种医学   99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334篇
综合类   1442篇
预防医学   186篇
眼科学   40篇
药学   315篇
  1篇
中国医学   187篇
肿瘤学   79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205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275篇
  2007年   292篇
  2006年   344篇
  2005年   373篇
  2004年   417篇
  2003年   443篇
  2002年   450篇
  2001年   454篇
  2000年   326篇
  1999年   239篇
  1998年   123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喉鳞状细胞癌、相应癌旁切缘组织的端粒酶活性表达及其在喉癌手术定界研究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法(PCR-ELISA)对47例喉鳞状细胞癌、21例不同距离的相应癌旁组织、20例喉炎性息肉组织的端粒酶活性进行定量检测.结果47例喉癌组织中39例端粒酶呈阳性(83%),而20例喉炎性息肉组织端粒酶均为阴性,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21例癌旁5 mm处的切缘组织中有6例端粒酶呈阳性(28.6%),但其活性水平均低于相应原发肿瘤组织.而10 mm处的切缘组织端粒酶均呈阴性,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端粒酶在喉癌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在不同距离的癌旁切缘组织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喉癌及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可能作为预测喉癌浸润性的指标.可望从分子水平评估喉癌手术的切缘状态,以期为指导喉癌手术分子定界提供客观而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构建针对端粒酶阳性肿瘤的特异性腺病毒载体 ,研究其介导目的基因在肿瘤细胞内的定向表达能力。方法 将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T )启动子克隆入质粒 pDC3 12的多克隆位点构成外源基因表达盒 ,在基因表达盒上下游分别插入 1个绝缘子序列 ,构建针对端粒酶阳性肿瘤的特异性腺病毒载体pSG TPE ;采用Luciferase报告基因进行hTERT启动子的活性分析 ;以pSG TPE携带绿色荧光蛋白 (EGFP)报告基因 ,重组腺病毒AdTPE EGFP ,观察其介导EGFP在肿瘤细胞内的定向表达能力 ,并与CMV启动子控制的腺病毒AdCMV EGFP作对照。结果 hTERT启动子在正常细胞内几乎没有活性 ,而在肿瘤细胞内的活性与SV 40启动子相近。腺病毒AdTPE EGFP能介导EGFP在肿瘤细胞内定向而稳定表达 ,在正常细胞内不表达 ,而对照腺病毒AdCMV EGFP在肿瘤和正常细胞内均表达EGFP。结论 靶向端粒酶阳性肿瘤的腺病毒载体 pSG TPE ,不但提高了对基因表达调控的特异性 ,而且降低了对正常细胞毒性作用。绝缘子的应用隔断了外源基因表达盒和病毒基因表达调控序列之间的互相干扰 ,进一步提高目的基因的表达效率。该载体对肿瘤的靶向基因治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氯化镁(ATP-MgCl2)对肺腺癌细胞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连续细胞记数方法观测ATP-MgCl2对A549肺腺癌细胞生长的抑制情况,应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观察ATP-MgCl2对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并与ATP作对比.结果:ATP-MgCl2显著抑制癌细胞生长(P<0.01),且使大量癌细胞死亡,而加药后前两天ATP-MgCl2的抑制、杀伤癌细胞程度较ATP明显(P<0.05).ATP-MgCl2组和ATP组的端粒酶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前两者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ATP-MgCl2对肺腺癌细胞有抑制、杀伤(细胞毒)作用.其抗癌作用机理与ATP相似,与抑制癌细胞端粒酶活性有关.MgCl2与ATP结合形成一种活性复合物,增强了ATP的抗癌作用,ATP-MgCl2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4.
乳腺肿物hTERT蛋白表达与激素受体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人类已证实端粒酶hTERT基因在干细胞及肿瘤细胞中比正常细胞高表达,其活性被认为与癌细胞永生化有关.因此它和肿瘤相关[1-3].但仅限于基因方面的研究,关于端粒酶蛋白与乳腺癌的研究鲜见报道.为了探讨乳腺癌及乳腺增生病变hTERT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与激素受体的关系,研究其对乳腺癌诊断,预后的临床意义,我们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了148例乳腺癌,癌前病变及良性病变中的hTERT蛋白的活性表达,并与hTERT基因及p53,ER,PR蛋白表达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反义端粒酶肽核酸 (PNA)片段对肺癌细胞株端粒酶活性及细胞株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人工合成的端粒酶反义PNA片段 ,应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反义端粒酶序列导入肺腺癌细胞株A5 49及小细胞癌细胞株NCI H44 6中 ,采用MTT法检测活细胞数 ,采用RT PCR EL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 转染 72h后 ,A5 49、NCI H 44 6细胞株端粒酶活性 (A45 0值 )分别由 0 .5 82± 0 .0 3 9和 0 .5 71± 0 .0 43降低至 0 .2 94± 0 .0 48(P <0 .0 1)和 0 .2 76± 0 .0 5 1(P <0 .0 1) ;而两细胞株的活细胞数 (A5 80值 )分别由 0 .485± 0 .0 0 9和 0 .5 13± 0 .0 15降低至 0 .191± 0 .0 2 7(P <0 .0 1)和 0 .13 8± 0 .0 46(P <0 .0 1) ,细胞生长受到显著抑制。结论 反义端粒酶PNA片段具有抑制肺癌细胞株端粒酶活性的作用 ,并可抑制肺癌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评价增殖腺病毒 CNHK500对肝癌细胞的治疗效果。方法利用病毒增殖实验、细胞活力实验(MTT)、蛋白印迹分析来检测增殖病毒 CNHK500在端粒酶阳性的肝癌细胞株 HepGⅡ、Hep3B、SMMC7721及正常细胞中选择性增殖和溶解细胞的特性。结果 CNHK500感染人肝癌细胞株 HepGⅡ、Hep3B、SMMC7721细胞后大量增殖,在感染后96小时增殖倍数分别为52000、396984.9和632911.3倍,同野生型5型腺病毒(wtAd5)类似。然而在正常细胞中,CNHK500的增殖能力较 wtAd5大大减弱,感染96小时后仅增殖3.1~100倍,而 wtAd5却高达3160~17357倍。MTT 实验观察到在肝癌细胞 HepGⅡ和 Hep3B 中,感染后第7天达到半数杀伤的 MOI 值(IC50)分别为2和0.01,而在正常成纤维细胞 BJ 细胞中却高达1000。在常氧情况下,用蛋白印迹可在肿瘤细胞中检测到腺病毒 E1A 蛋白的表达,但在正常细胞却检测不到。E1B 蛋白仅在缺氧条件下(0.1%O_2)的肿瘤细胞中表达。结论实验结果表明 CNHK500能有效地选择性在肝癌细胞中增殖、复制、杀伤,而在正常细胞中增殖和溶解细胞能力却大大减弱。联合治疗基因,CNHK500可能为肝癌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检测腹腔积液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探讨端粒酶对良恶性腹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运用半定量TRAP-银染法,检测38例恶性腹腔积液和20例良性腹腔积液(对照组)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结果 肝硬化、结核性腹膜炎腹腔积液脱落细胞检测未发现端粒酶活性,而38例癌性腹腔积液36例(94.7%)端粒酶阳性。所有细胞学检查阳性的恶性腹腔积液端粒酶均为阳性,而3例恶性腹腔积液者,细胞学检查阴性但端粒酶阳性,当复查细胞学检查时,其中1例发现了癌细胞。结论 癌性腹腔积液端粒酶阳性。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对良、恶性腹腔积液有重要鉴别诊断价值,尤其对细胞学检查阴性的病例。  相似文献   
108.
端粒 (telom ere)是位于染色体 3′末端的一段富含 G的 DNA序列 ,它和端粒结合蛋白组成核蛋白复合物 ,具有防止染色体末端降解、融合而起到保护染色体完整性、维持细胞稳定性的作用。端粒酶 (telomerase)则是一种由端粒酶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蛋白体酶 ,能利用自身 RNA为模板合成端粒 DNA,弥补随着细胞有丝分裂逐渐缩短的端粒长度。1 端粒酶的结构、功能1.1 端粒酶组分 RNA(h TR) h TR为端粒酶的主体结构 ,是端粒DNA合成的模板 ,包含与人端粒序列互补的 11核苷酸 (5′- CUAACCCU AAC-3′)。端粒酶活性增高的生殖细胞及肿…  相似文献   
109.
端粒酶抑制剂对小鼠胃癌放疗的增敏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端粒酶抑制剂对动物在体肿瘤的治疗作用及对放射治疗的增敏价值。方法:将SGC-7901胃癌细胞接种BALB/c小鼠,采用端粒酶抑制剂AZT联合放疗治疗小鼠胃癌,观察其对肿瘤体积和肿瘤端粒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未治疗组小鼠肿瘤体积增加了2.5倍,而AZT组、放疗组及AZT联合放疗组肿瘤体积分别缩小了26.3%、36.8%及70.5%。肿瘤端粒酶活性检测,未治疗组、AZT、放疗均能使肿瘤体积缩小并降低前几天粒酶活性分别为100、55.2、24.5及12.1。结论:AZT放疗均能使肿瘤体积缩小并降低端粒酶活性,且AZT能增加肿瘤的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0.
端粒酶在妊娠绒毛及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粒是真核生物细胞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含有许多简单重复的DNA序列及相关蛋白。端粒的长度决定细胞的寿命,随着细胞分裂的进行,端粒的长度逐渐缩短,当端粒缩短到一定程度即不能维持染色体的稳定,使细胞最终死亡。端粒酶是维持端粒长度的逆转录酶,以自身RNA为模板,反转录合成端粒重复单元,加到染色体末端以防止端粒缩短,使细胞具有继续增殖的能力,引起细胞的永生化。而永生化是细胞恶变的必经步骤,因此端粒酶与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