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目的 调查健康汉、蒙古族人甘露 (聚 )糖结合凝集素 (MBL)基因 5 4位密码子点突变的情况 ,测定健康汉、蒙古族人血浆MBL含量 ,并对健康汉、蒙古族人MBL基因 5 4位密码子点突变频率与其血浆MBL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 PCR扩增 ,测定序列并建立MBL基因点突变检测方法 ,即PCR RFLP方法 (BanⅠ酶切 ) ;用ELISA法测血浆MBL含量。结果  (1)建立了MBLPCR方法 ,该方法特异性高 ,重复性好 ,最低检出量为 16 0pgDNA。 (2 )MBL的限制性内切酶BanⅠ酶切结果 :通过酶切电泳分析结果显示 ,所扩增标本出现下列 3种情况 :①MBL 5 4位密码子野生型纯合子为 2条带 ,对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 32bp和 93bp ;② 5 4位密码子突变体纯合子只显示 1条约 32 5bp带 ;③ 5 4位密码子野生型突变体杂合子显示 32 5bp、2 32bp和 93bp 3条带。 (3)通过简单数基因计算MBL基因5 4位密码子点突变的频率 ,健康汉、蒙古族人基因突变频率分别为 0 .2 32 1和 0 .175 7。 (4 )血浆MBL含量的测定 :5 6例健康汉族人血浆MBL含量的平均值为 1998.75 0 μg L ,标准差为 15 0 5 .15 2 ;37例健康蒙古族人血浆MBL含量的平均值为 2 5 2 5 .6 76 μg L ,标准差为 195 5 .188。 (5 )健康汉族人血浆MBL含量与其编码基因ExonⅠ 5 4位密码子的点突变频率 ,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晚期混合裂变产物内照射诱发Wistar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PRT)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将晚期混合裂产产物自尾静脉注入,再用5-溴脱氧尿嘧啶(BrdU)法测定HPRT基因的突变频率。结果:随着内照射剂量的增加,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突变频率也不断上升,内照射剂量在10.178cSv以上的各组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剂量效应互性模型。结论:BrdU法是一种快速,简例,较准确的测定放射性素内照射损伤的方法。HPRT基因突变可作为一种很好的生物剂量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镉和汞对细胞hprt基因位点的影响,探讨化学诱变物致机体损伤早期检测的敏感指标。方法 采用多核细胞法研究化学诱变物氯化汞和镉对人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位点的影响及突变频率。结果 氯化汞可诱发大鼠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位点突变,突变频率随着染毒浓度的增加而升高,突变频率Y↑^(10^-3)与氯化汞浓度C(mg/kg)之间拟合成Y↑^=0.0423C 1.0463的直线回归方程,不同浓度金属镉也能致hprt基因突变,镉浓度与突变频率之间有剂量反应关系。结论 氯化汞和镉对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位点及突变频率有影响,hprt基因突变频率可作为接触环境致突变物人群检测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4.
背景:有研究表明,在不同人群中,突变型54T FABP2与血脂障碍以及代谢综合征的其他特征相关。 目的: 调查中老年人群小肠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2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分析突变型54T FABP2基因与血脂水平的关系。 设计:病例-对照分析。 单位: 河北北方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和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检验科。 对象:选择2003-10/2005-04在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中老年人469名,男217名,平均年龄(56±10)岁;女252名,平均年龄(55±13)岁。除外肝、肾功能异常者,相互间无血缘关系;患者均对本实验均知情同意。实验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方法:①空腹12 h后,采用全自动生化仪(Olympus AU 6400)测定血浆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Ⅰ、载脂蛋白B水平。②采集空腹静脉血1mL,枸橼酸钠抗凝,分离白细胞,蛋白酶K消化,酚/氯仿抽提基因组DNA。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各组基因型分布频率。 主要观察指标:①血脂水平。②FABP2 54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 结果:①频率分布:男性54A/T FABP2基因型频率分布为A/A0.48,A/T 0.42,T/T0.10;女性为A/A0.44,A/T0.46,T/T 0.10。男性和女性突变型54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31,0.33。男女间频率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②血脂:男性,54T等位基因携带者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高于54A等位基因携带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女性,54T等位基因携带者血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54A等位基因携带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 结论:在中老年人群中,FABP2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与性别无关;54T FABP2基因携带者有高血脂特征。  相似文献   
15.
朱洁  骆丹  金颂良  沈春花  明亚玲 《中草药》2008,39(3):390-393
目的 研究紫外线(UV)照射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变化和次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PRT)基因位点突变频率的影响以及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一定剂量的中、长波紫外线(UVA和UVB)慢性照射培养的新生儿包皮成纤维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变化,HPRT突变分析法检测突变频率.结果 慢性UVA组引起的细胞凋亡率低于UVB组(P<0.05),而HPRT基因位点突变的频率是UVB组的4.79倍.EGCG干预组与单纯UV辐射组相比,成纤维细胞的凋亡率增加,HPRT基因位点突变的频率降低.结论 慢性照射日常剂量UVA,其损伤性高于UVB.EGCG可以升高慢性UV照射引起的细胞凋亡率,降低UV照射引起的突变频率,提示EGCG可以诱导不可逆损伤细胞的凋亡,从而减少突变细胞.  相似文献   
16.
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的常见类型之一,属于惰性淋巴瘤,进展缓慢,但目前仍有20%左右进展期FL患者在标准方案治疗2年内复发,这类患者通常总生存期短、预后差[1]。为预测FL患者的预后,已经建立了若干预后评价系统,这些预后评价系统主要基于患者治疗前临床特征[2-4],在临床上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对于筛选高风险患者及指导治疗仍有不足之处。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为深入研究FL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更好的技术平台,使人们对FL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以基因突变为主的预后评价体系也显示出对预后的良好预测价值[5]。本文主要就目前FL中突变频率>10%的突变基因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MBL基因ExonⅠ点突变频率及其血浆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基因ExonⅠ52、54和57位密码子点突变频率和血浆MBL含量变化。方法采用PCR-SSP法检测MBL基因ExonⅠ52位密码子点突变,PCR-RFLP法检测54和57位密码子点突变;ELISA法测定血浆MBL含量。结果老年组和中青年组52、54和57位密码子基因突变频率分别为0.6%和0.8%(确切概率P=0.801)(52位)、20.9%和16.4%(P=0.336)(54位)、0%和0%(57位)。血浆MBL含量老年组和中青年组分别为(2017±1804)μg/L和(2523±1955)μg/L(P=0.109)(野生型+突变型组);(2956±1701)μg/L和(3432±1687)μg/L(P=0.1775)(野生型组);(530±360)μg/L和(709±416)μg/L(P=0.3448)(突变型组)。结论MBL基因ExonⅠ52、54、57位密码子点突变频率和MBL血浆含量老年组和中青年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食管p16基因突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p16基因与中国人食管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应用PCR-SSCP银染法和DNA序列测定法对40例食管癌及相应手术端正常组织DNA标本p16基因进行研究,结果在40例食管癌标本DNA中共发现DNA变异14例,其中9例存在有p16基因的错义突变和剪接位点突变,5例分别在密码子41和140存在与白种人已发现的相同的正常多态现象,而相应的正常手术切端组织标本中未发现有错义突变和剪接位点突变。提示:(1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了解醋酸铅对hprt基因位点的影响,以寻找铅致机体损伤的早期指标。方法采用多核细胞法,研究醋酸铅体外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及体内对大鼠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位点的影响及突变频率。结果醋酸铅在体外实验中可诱发淋巴细胞hprt基因位点突变,且突变频率随着染毒浓度的增加而升高,突变频率Y(×10-3)与醋酸铅的浓度C(mg/kg或mg/ml)之间存在剂量-效应关系。体内实验中则是在一定范围内表现出突变频率随染毒剂量增加而增加。结论在该实验条件下,醋酸铅在体内外实验中均对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位点突变频率有影响,hprt基因突变频率检测有望作为铅接触的早期效应标志物,用于接触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