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27篇
  免费   737篇
  国内免费   968篇
耳鼻咽喉   289篇
儿科学   403篇
妇产科学   105篇
基础医学   1255篇
口腔科学   106篇
临床医学   1241篇
内科学   1208篇
皮肤病学   351篇
神经病学   356篇
特种医学   2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28篇
综合类   2644篇
预防医学   704篇
眼科学   247篇
药学   747篇
  30篇
中国医学   136篇
肿瘤学   1234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351篇
  2022年   300篇
  2021年   343篇
  2020年   339篇
  2019年   315篇
  2018年   170篇
  2017年   250篇
  2016年   303篇
  2015年   274篇
  2014年   419篇
  2013年   419篇
  2012年   591篇
  2011年   680篇
  2010年   649篇
  2009年   592篇
  2008年   723篇
  2007年   646篇
  2006年   636篇
  2005年   669篇
  2004年   462篇
  2003年   362篇
  2002年   322篇
  2001年   280篇
  2000年   238篇
  1999年   239篇
  1998年   167篇
  1997年   210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135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62.
外胚层发育不良的新分类及相关基因(附病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胚层发育不良是一类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且具有遗传性的疾病。目前,从分子基础和生物学功能角度对本病提出了新的临床-遗传学分类方法。本文对外胚层发育不良的分类方法及其相关的致病基因作了综述并附1例病例报告。  相似文献   
63.
人体p53抑制基因在某些恶性肿瘤细胞内失活,尤其在胃癌细胞,由此而引起半衰期较长的p53蛋白形成.这种蛋白可用免痤组化法测出:p53抑制基因的突变与p53蛋白聚积有密切关系,在胃癌,p53抑制基因的突变发生率变化于4%~64%之间,这种明显的差异多因测定p53基因方法的不同以及研究范围仅限于某个特定的组织学类型所致。  相似文献   
64.
短讯     
Al-ChalabiA等报道,目前与ALS相关的基因突变有5个,相关的突变位点有6个,还有几个基因可能与散发性ALS有关,这些发现为基因治疗和RNA沉默技术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Brugman等报道spastin基因突变在散发性痉挛性截瘫中较常见,但原发性侧索硬化患者很少发生。仅在1例快速进展并确诊为ALS的患者发现spastin突变,提示该基因突变对ALS发病仍有一定作用。Valsmanis等报道在ALS患者中,存在编码囊泡相关膜蛋白(VAPB)基因的突变,且发生在散发性患者中,研究该蛋白突变与ALS发病间的关系有助于阐明疾病的发病机制。Greenway等报道Tau的基因…  相似文献   
65.
目的 对人心肌肌钙蛋白I(cTnI)基因实行定点突变并进行原核表达,观察此突变对cTnI表达量的影响。方法 利用RT-PCR方法从人心肌细胞的总RNA中克隆出编码人心肌肌钙蛋白I的cDNA片段,设计引物将其第2和第4个密码子突变后插入原核表达载体形成重组体,并导人宿主菌BL21(DE3)中,经IPTG诱导表达,Ni-NTA树脂纯化后行Western blot鉴定,观察突变对cTnI表达的影响。结果 突变后的cTnI基因与对照组相比在大肠埃希菌中得到高效表达,经纯化可获得电泳单点纯的cTnI蛋白。结论 成功克隆了cTnI基因,所设计的同义突变可促进cTnI在大肠埃希菌中的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Wnt信号中β-catenin基因第3外显子突变及蛋白异常表达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s)发生中的作用。方法①对15例SPTs石蜡包埋组织进行DNA提取,PCR扩增,PCR产物纯化、测序,对β-catenin基因第3外显子进行突变分析。②采用免疫组化PV6000法检测SPTs组织中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结果①β-catenin基因第3外显子在15例SPTs组织中有12例发生了一个碱基的错义突变,突变率为80.0%,表现在密码子32位(5例)、33位(3例)和37位(4例)。②15例SPTs组织中有13例β-catenin蛋白呈细胞核表达,异常表达率为86.7%。结论Wnt信号中β-catenin基因突变及蛋白核内聚集在SPTs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7.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直接测序,在国内首次发现1例持续高滴度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抗一HBs共存者携带的乙型肝炎病毒DNA第532位碱基A被G取代,推导其“a”决定簇中第126位苏氨酸被丙氨酸取代,提示该株“a”决定簇第一个结构环疏水性增加,由此可能导致其抗原性改变,而诱发免疫逃避株形成。  相似文献   
68.
脆性X综合征中不稳定的DNA序列和异常甲基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四东  沈岩 《中华医学杂志》1994,74(10):611-614
采用PCR结合序列胶分析的方法,对82条正常中国人X染色体FRAXA位点(CGG)n重复序列拷贝数的多态性进行了测定,其范围为21~31,高峰为27。并通过Southern杂交分析了来自6个Fra(X)家系的15名成员(CGG)n的拷贝数与该重复序列上游CpG岛的甲基化状态。Fra(X)患者(CGG)n大量扩增并伴随CpG岛异常甲基化。Fra(X)携带者女性(CGG)n扩增较少,有嵌合现象。其子代或产生更大扩增,或保持原来状态,呈动态突变遗传特征。  相似文献   
69.
目的:研究NPHS1两种新突变编码蛋白在细胞内的分布与先天性肾病综合征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构建野生型和两种突变型NPHS1克隆,并转染至COS7细胞内,应用免疫荧光双标记的方法,分别进行细胞内及细胞表面的荧光标记,通过共聚焦显微镜对裂隙膜分子Nephrin在细胞内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野生型Nephrin表现为细胞内和细胞膜染色模式;V822M和C265R则主要为细胞内内质网染色模式,细胞膜着色几乎缺失。结论:突变的Nephrin蛋白由于错误折叠,不能由内质网被输送至细胞表面,这可能是先天性肾病综合征发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0.
背景 cis—AB极为罕见,已经报道过的符合此特殊的ABO等位基因改变的表型仅3例。cis—AB01涉及A102等位基因外显子7上G803C非同义替换;然而cis—AB02和cis—AB03不同,分别是由于B101等位基因背景下A796C和C700T的非同义替换所致。核苷酸置换使得各自的糖基转移酶发生改变,导致双功能AB转移酶活性变化。研究设计与方法在一中国台湾家庭有两名以及两名无血缘关系的个体发现cis—AB表型。采用血清学方法和分子克隆技术以及对外显子6、7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