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543篇
  免费   6368篇
  国内免费   1244篇
耳鼻咽喉   159篇
儿科学   51篇
妇产科学   183篇
基础医学   530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6830篇
内科学   2820篇
皮肤病学   511篇
神经病学   304篇
特种医学   60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篇
外科学   1410篇
综合类   25685篇
预防医学   3282篇
眼科学   349篇
药学   9949篇
  140篇
中国医学   83137篇
肿瘤学   171篇
  2024年   999篇
  2023年   3460篇
  2022年   2941篇
  2021年   4191篇
  2020年   3578篇
  2019年   3996篇
  2018年   1497篇
  2017年   3337篇
  2016年   3414篇
  2015年   3855篇
  2014年   6788篇
  2013年   5631篇
  2012年   6968篇
  2011年   7377篇
  2010年   6816篇
  2009年   6105篇
  2008年   6294篇
  2007年   5840篇
  2006年   5437篇
  2005年   5542篇
  2004年   5328篇
  2003年   5595篇
  2002年   4920篇
  2001年   4578篇
  2000年   3587篇
  1999年   2941篇
  1998年   2800篇
  1997年   2517篇
  1996年   2315篇
  1995年   1917篇
  1994年   1486篇
  1993年   1031篇
  1992年   767篇
  1991年   696篇
  1990年   548篇
  1989年   581篇
  1988年   162篇
  1987年   87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63篇
  1984年   45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观察参麦养阴化瘀汤联合穴位贴敷辅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两组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参麦养阴化瘀汤及穴位贴敷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胃脘疼痛、恶心呕吐、上腹不适及饥不欲食中医症候评分和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水平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胃黏膜组织的黏膜炎症、炎症活动度、肠上皮化生、腺体减少或萎缩以及异型增生病理评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养阴化瘀汤联合穴位贴敷辅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缓解临床症状,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老年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用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SS评分为(14.53±1.6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67±3.05)分(P <0.05)。观察组有效率为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P <0.05)。结论依达拉奉单药治疗老年性脑梗死的效果有限,联合血栓通治疗可进一步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改良双腔球囊导管在插管失败的输卵管阻塞介入再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45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应用常规法行介入再通术,其中输卵管开口插管失败采用改良双腔球囊导管行介入再通,统计分析常规法组与联合改良双腔球囊导管法组(联合法组)的输卵管开口插管成功率、输卵管阻塞的开通率。结果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45例,共阻塞输卵管90条,采用常规法输卵管开口插管成功32条,其中开通成功31条,插管成功率为35.56%,开通率96.88%。采用联合法输卵管开口插管成功90条,输卵管开通83条,插管成功率为100%,开通率92.22%,7条输卵管因阻塞病情严重无法开通,其中双侧均未能开通1例。所有患者术中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12个月,妊娠率48.65%。常规法组与联合法组输卵管开口插管成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5.574,P=0.000),而输卵管开通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8,P=0.619)。结论对于常规法输卵管开口插管失败者,采用联合改良双腔球囊导管可提高输卵管开口插管成功率。采用改良双腔球囊导管介入再通与常规法开通效果相当,可作为常规介入再通输卵管开口插管失败的备选方案。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联合西医治疗早中期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肾虚血瘀)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8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Ⅱ期:前列地尔+生理盐水10mL,10ug/d,静推,连续4周;阿仑膦酸,70mg/周,口服;Ⅲ期:保髋手术:清除病灶、支撑植骨(带血管或带血运移植)或打压植骨术,药物治疗Ⅱ期。治疗组39例;补肾活血汤(川断、骨碎补、血竭、熟地、山茱萸、肉苁蓉、没药、枸杞、各12g,杜仲、当归、菟丝子、鸡血藤各15g,白芥子、三七、红花各10g,怀牛膝、独活各8g,蜈蚣2条),水煎400mL,1剂/d,早晚温服;西医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表现、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症状积分、不良反应。连续治疗6疗程(6个月),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20例,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9.74%;对照组临床控制16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1.7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Harris评分、SF36评分、症状积分两组均有改善(P0.05,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补肾活血汤联合西医治疗早中期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肾虚血瘀),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黄芪剂量选择与疗效以及运动功能的关系。方法将160例住院治疗的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平均分为4组各4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治疗(灯盏细辛注射液40 mL静脉滴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口服;阿托伐他汀钙20 mg口服;均为每日1次;同时给予对症治疗,持续14 d),其余3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低剂量组黄芪选择15 mg,中剂量组选择30 mg,高剂量组选择60 mg,对比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运动功能Fugl-Meyer测评量表(FMA)、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结果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与NIHSS评分相比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均0.05),低、中、高剂量各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与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中医证候积分与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均0.05),高剂量组中医证候积分与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中剂量组(P均0.05)。治疗后各组患者FMA与ADL评分均相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低、中、高剂量各组患者FMA与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高剂量组、中剂量组FMA与ADL评分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P均0.05),高剂量组FMA与ADL评分均明显高于中剂量组(P均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能够有效提高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以及生活能力,方中黄芪剂量增加能够明显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6.
仲景旋覆花汤始载于《金匮要略》,历来被奉为治疗络病的祖方,其成方药物仅3味,却有通交上下、和中理络之功,后世医家亦对其有所运用与发展,清代名医叶天士更是以之为基础创立了"辛润通络"治法。他提出"久病入络"而以"辛以润之"的治法,将仲景旋覆花汤的理解与应用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不仅对络病学的发展有所贡献,也为后世医者对经方的继承与发扬指明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7.
本文通过分析近几年关于中药灌肠在中风病中的一些研究文献,发现中药灌肠基于通腑法在治疗中风病中应用广泛,主要具有通腑化痰、通腑降逆、通腑开窍等作用,确实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是除常规口服及静脉治疗外的又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丰富了中风病的临床治疗思路,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8.
腰椎术后并发症以神经损伤,内固定失效及感染最为常见,但术后出现下肢弹跳症非常罕见。本文所载患者考虑为神经损伤,经营养神经等西药治疗后无效。此类病症多从中医着手,主从肝虚、血瘀、气滞论治,病位首当则责之于肝,提出肝肾并调,腰膝同治为主,辅以柔肝缓急,通络止痛之大法,采用曲直汤合芍药甘草汤。本文旨在介绍其基本方药与加减原则,并将其诊治的一则疑难病案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9.
升阳益胃汤出自金代李东垣的《脾胃论》,主治脾胃气虚,升降失司,湿热蕴滞证,由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半夏、柴胡、羌活、独活、防风、黄芪、泽泻、黄连、白芍、生姜、大枣组成。本文试通过典型验案,藉此论述运用升阳益胃汤的临床治疗经验。文章所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耳闭气、慢性胃炎,虽病症不同,但均有脾胃气虚,中焦湿热之证,皆可以升阳益胃汤加减取效,异病同治,以冀启发读者,拓宽临床治疗思路,更好地运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0.
单纯性尿频,虽疾病简单,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困扰。目前临床治疗多从肾入手,或为肾阴不足,虚火于内,影响膀胱气化;或为肾阳不足,肾失封藏,膀胱失约。本文介绍吕文良主任医师使用黄芪建中汤,从调整肺、脾、肾三脏气化入手,治疗单纯性尿频,立法治疗与众不同,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参考,故介绍于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