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63篇
  免费   292篇
  国内免费   148篇
耳鼻咽喉   66篇
儿科学   29篇
妇产科学   166篇
基础医学   187篇
口腔科学   49篇
临床医学   1642篇
内科学   339篇
皮肤病学   72篇
神经病学   48篇
特种医学   245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2106篇
综合类   4013篇
预防医学   750篇
眼科学   294篇
药学   1670篇
  24篇
中国医学   628篇
肿瘤学   71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264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294篇
  2020年   318篇
  2019年   376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273篇
  2016年   298篇
  2015年   342篇
  2014年   709篇
  2013年   675篇
  2012年   746篇
  2011年   851篇
  2010年   720篇
  2009年   680篇
  2008年   713篇
  2007年   591篇
  2006年   549篇
  2005年   605篇
  2004年   485篇
  2003年   468篇
  2002年   422篇
  2001年   335篇
  2000年   269篇
  1999年   214篇
  1998年   159篇
  1997年   140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目的通过对产道血肿的临床分析,指导临床正确掌握会阴裂伤及会阴切口缝合术。方法对我院近几年来69例产道血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阴道后壁及会阴切口顶端易发生血肿。结论熟悉盆底解剖及血管分布和走向,寻找出血点,给予缝扎,才能彻底止血,减少产道血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32.
左心室巨大室壁瘤不同左心室成形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研究左心室巨大室壁瘤的左心室成形方法,对改进的左心室心内膜环缩技术和传统的线性缝合技术进行近、远期疗效对比。方法自1992年1月至2004年12月,对148例左心室巨大室壁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按照手术中左心室成形方法不同分为两组,传统术式组:89例,采用传统的线性缝合成形技术;改良术式组:59例,采用改良的心内膜环缩成形技术,旷置梗死的心肌组织,再缝合环缩后的切口。采用多次信访、电话随访和门诊复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两组患者术后的近、远期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手术死亡5例(3.4%),其中传统术式组4例,改良术式组1例(P=0.320)。术后主要并发症为低心排血量和心室颤动。随访134例(93.7%),随访时间51.4±27.0月。远期死亡21例,术后早期心功能Ⅲ级以上是影响远期死亡的危险因素(P=0.000)。改良术式组5年和8年生存率明显优于传统术式组(91.6%vs.76.3%,P=0.040;91.6%vs.61.4%,P=0.000)。两组心功能分级(NYHA)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术后早期和随访期间较术前改善和升高(P<0.05),改良术式组改善更明显。两组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术后早期与术前比较明显减小(P=0.000),但随访30个月时有重新增大的趋势(P=0.046)。传统术式组随访30个月时LVEDD扩大比率明显高于改良术式组(38.8%vs.16.7%,P=0.030)。结论左心室巨大室壁瘤的手术近、远期疗效满意,保持适当的左心室形态和容积是手术的关键。心内膜环缩法进行左心室成形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手段,其远期结果优于线性缝合法。  相似文献   
33.
我们采用外剥内切缝合术治疗老年性混合痔6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2例,女21例;年龄60~81岁,平均65.8岁;病程3~40年。有痔核脱出症状者51例,既往有痔手术史者31例,伴心血管疾病者35例,其中伴高血压病26例,冠心病、心律失常20例,伴呼吸系统疾病者16例(慢性支气管炎14例、肺气肿2例),伴糖尿病者9例。  相似文献   
34.
缝合皮神经的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由Bertelli和Khoury首先报告。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皮神经血供的解剖学研究的深入,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创面覆盖治疗中已成为治疗的热点。2003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采用缝合神经的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48例,术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促进腹部手术切口感染裂开快速愈合方法,缩短住院时间。方法:观察组23例采用沿麻醉针孔引导缝针进行简易二期缝合方法,选择同期传统二期缝合23例和传统换药法23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明显缩短于对照组。结论:简易二期缝合方法,能够快速愈合伤口,简单易行,并能明显缩短住院时间,缓解医患矛盾,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6.
假性动脉瘤是一种不稳定性病变,多由外伤引起.可引起各种严重并发症,造成不良后果。我院自1998年2月至2002年3月收治假性动脉瘤lO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7.
老年腹部手术后切口裂开发生率较高,本院2年来对65岁以上有切口裂开隐患病人进行了预防性减张缝合,无一例发生切口裂开,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8.
我院自1998年7月开始,行麦氏切口阑尾切除术常规不缝合腹膜。以预防伤口感染,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9.
40.
头皮裂伤785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导致头皮裂伤二期愈合的原因。方法:常规清创缝合头皮裂伤患者785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785例患者中一期愈合748例,占95.3%;二期愈合37例,占4.7%。结论:头皮裂伤的处理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违规操作可能造成伤口延期愈合,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