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552篇
  免费   16050篇
  国内免费   11295篇
耳鼻咽喉   1210篇
儿科学   2999篇
妇产科学   1896篇
基础医学   14549篇
口腔科学   2533篇
临床医学   29200篇
内科学   23142篇
皮肤病学   2346篇
神经病学   6098篇
特种医学   4882篇
外国民族医学   58篇
外科学   11142篇
综合类   67009篇
预防医学   16310篇
眼科学   2025篇
药学   40164篇
  366篇
中国医学   27062篇
肿瘤学   7906篇
  2024年   2720篇
  2023年   8929篇
  2022年   7408篇
  2021年   8508篇
  2020年   7458篇
  2019年   7924篇
  2018年   4356篇
  2017年   7219篇
  2016年   7563篇
  2015年   8355篇
  2014年   11563篇
  2013年   11605篇
  2012年   15337篇
  2011年   16447篇
  2010年   15235篇
  2009年   15014篇
  2008年   14833篇
  2007年   14723篇
  2006年   13971篇
  2005年   13932篇
  2004年   11477篇
  2003年   7673篇
  2002年   3986篇
  2001年   3872篇
  2000年   3072篇
  1999年   2964篇
  1998年   2539篇
  1997年   2211篇
  1996年   1629篇
  1995年   1541篇
  1994年   1255篇
  1993年   1078篇
  1992年   886篇
  1991年   792篇
  1990年   712篇
  1989年   634篇
  1988年   476篇
  1987年   348篇
  1986年   277篇
  1985年   166篇
  1984年   80篇
  1983年   66篇
  1982年   5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白细胞介素-10诱导的大鼠树突状细胞体外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2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诱导的大鼠未成熟树突状细胞 (imDCs)体外诱导免疫耐受的可行性。方法 在经典诱导方案的基础上 ,应用IL 10 ( 10 μg/L)抑制大鼠骨髓来源DCs的成熟 (IL 10组 ,10例 ) ,并设对照组 (IL 4组 ,10例 )。培养期间观察DCs形态 ,检测DCs表型、摄取抗原能力、体外免疫功能及培养上清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与IL 4组比较 ,IL 10组DCs细胞表面CD80 、CD86及OX6低度表达 ( 2 5 .3 %、42 .4%、3 2 .3 % ) ,吞噬能力较强 ( 81.9) ,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下降 ,该淋巴细胞具有抗原特异性低反应性 ;培养上清中IL 12水平 ( 4 0 6.5pg/L)及初次MLR培养上清IL 2水平 ( 2 45 .4ng/L)均较低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IL 10作用的大鼠imDCs具有诱导免疫耐受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2.
麻醉犬静脉给血压灵5mg/kg,平均动脉压降低33.12%,降压作用持续4~5小时。本品50mg/kg分别给麻醉犬、大鼠及猫灌胃,其血压分别降低22.54%、26.38%及28.95%,作用均持续5~7小时。在常压清醒大鼠,以血压灵100mg/kg灌胃,每日2次,连续3天,其血压降低15.13%,持续48小时。以同等剂量给清醒原发性高血压大鼠灌胃,每天2次,连续6天,其血压降低14.31%降压作用持续72小时。本品降压作用部位在中枢,其轻度α受体阻断作用及直接舒血管作用可能也参与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993.
994.
合成了3-取代苯基-5-取代-1,2,4-(口恶)二唑类化合物50个,经感染棘球蚴的小鼠初筛,部分化合物对棘球蚴有不同程度的作用,化合物13、28和30对棘球蚴的囊重抑制率分别为70、75.6和71.6%,其中化合物13对棘球蚴的生发层有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995.
卵巢支持-间质细胞瘤(Sertlti-Leydig cell turmor)临床表现特殊,罕见,现报告一例,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996.
旋毛虫、卫氏并殖吸虫及华支睾吸虫之间共同抗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鉴定旋毛虫、卫氏并殖吸虫及华支睾吸虫之间的共同抗原,避免血清学诊断这3种寄生虫病时的交叉反应。方法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免疫印渍(Western blot)对旋毛虫肌幼虫、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及华支睾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中的蛋白组分进行研究。结果旋毛虫肌幼虫、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及华文睾吸虫成虫3者相同蛋白带的分子量为108、65、53、43、42、31、25、16 kDa。免疫印渍结果表明,旋毛虫和卫氏并殖吸虫抗原中分子量为 65、58、53kDa的蛋白带均与旋毛虫感染的大鼠、小鼠及患者血清、肺吸虫感染的大鼠和患者血清发生反应;旋毛虫和华支睾吸虫抗原中分子量为108kDa的蛋白带均与旋毛虫感染的大鼠、小鼠及患者血清、肝吸虫病患者血清发生反应;而3种可溶性抗原中的53kDa与本实验中所有寄生虫感染的动物和患者均有交叉反应。结论 65、58、53 kDa蛋白为旋毛虫和卫氏并殖吸虫的共同抗原,108kDa蛋白为旋毛虫和华支睾吸虫的共同抗原,而53 kDa蛋白为这3种寄生虫的共同抗原。  相似文献   
997.
胃癌组织COX-2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 - 2 (cyclooxygenase - 2 ,COX - 2 )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 4 3例胃癌患者COX - 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 ,用TUNEL法检测原位细胞凋亡的情况。分别计算细胞增殖指数 (MI)和凋亡指数 (AI)。结果 :胃癌组织COX - 2表达的阳性率为 6 0 .4 7% ,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COX - 2的高表达与胃癌淋巴结的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 ,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均无关。COX - 2阳性胃癌组中MI高于COX - 2阴性胃癌组 ,而AI却低于COX - 2阴性胃癌组 (P均 <0 .0 1)。结论 :COX - 2的过度表达可促进胃癌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 ,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体外静脉转流下原位肝移植围术期酸碱和生化的变化。方法:7例病人行原位肝移植术,在无肝期行体外静脉-静脉转流,监测围术期酸碱和生化指标。结果:(1)与术前相比,pH各期有所下降,但仍维持在正常范围,BE和SBC在转流60分钟及关腹时降低;与转流前期相比。pH以后各期变化不大。术期pH在7.35~7.45范围之内;(2)血糖在各期都升高,血钙降低,体温逐渐降低;(3)血钾在肝血管开放后一过性增高,由3.17mmol/L升至3.53mmol/L。结论;体外静脉转流下原位肝移植术,术中酸碱和生化变化轻微,避免了明显的代谢性酸中毒和高血钾,但体温和血糖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999.
本文研究了牛胸腺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Ig、T细胞亚群、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及红细胞免疫水平的影响.结果治疗组IgG、补体C3、T3、T4、T8、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百分率及免疫粘附增强因子的活性等均明显升高(P<0.01);而循环免疫复合物CIC、SIL-2R、IC花环率、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因子活性均明显下降(P<0.01);而对照组各项指标变化不大(P>0.5)。  相似文献   
1000.
白细胞介素—2新的功能位点及其中枢镇痛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细胞介素-2(IL-2)不仅是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而且还具有重要的中枢调节作用。本实验以钾离子透入引起大鼠甩尾反应为指标,发现侧脑室注射IL—2能显著提高动物痛阈,并能被纳洛酮所阻断,表示IL-2的中枢镇痛作用可能与阿片受体有关。利用基因定位突变技术获得的无免疫活性IL-2实查体仍具有中枢镇痛作用,表明IL—2分子上发挥镇痛和免疫调节作用的功能位点是相互独立的。纳洛酮能够阻断IL—2的中枢镇痛作用,而不能影响IL—2增殖CTLL-2细胞的作用,提示IL-2发挥镇痛和免疫调节作用可能通过不同的受体途径。IL-2分子中第45位Tyr残基突变为Val后,虽仍保留了免疫活性,但丧失了镇痛功能,表示45位Tyr残基是IL—2发挥中枢镇痛功能的关键残基之一。我们推测IL—2的镇痛功能位点可能在IL—2分子中第45位Tyr残基附近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