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29篇
  免费   386篇
  国内免费   291篇
耳鼻咽喉   21篇
儿科学   73篇
妇产科学   106篇
基础医学   216篇
口腔科学   330篇
临床医学   1706篇
内科学   681篇
皮肤病学   890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187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84篇
综合类   3046篇
预防医学   1058篇
眼科学   53篇
药学   1702篇
  13篇
中国医学   1936篇
肿瘤学   77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93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201篇
  2020年   193篇
  2019年   210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90篇
  2016年   237篇
  2015年   303篇
  2014年   535篇
  2013年   462篇
  2012年   654篇
  2011年   728篇
  2010年   681篇
  2009年   712篇
  2008年   750篇
  2007年   761篇
  2006年   671篇
  2005年   752篇
  2004年   563篇
  2003年   534篇
  2002年   448篇
  2001年   391篇
  2000年   288篇
  1999年   255篇
  1998年   214篇
  1997年   176篇
  1996年   168篇
  1995年   155篇
  1994年   118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在念珠菌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70份被检标本中分离的真菌分别接种在沙保罗培养基和科玛嘉显色培养基上,培养后观察其生长,并进行鉴定。结果:在570份被检标本中,共检出133株真菌,其中念珠菌128株,其它真菌5株,科玛嘉培养基可鉴定117株(占91.4%),沙保罗培养基可鉴定112株,两符合率为95.7%。结论:科玛嘉培养基在念珠菌检测中的应用优于沙保罗培养基检测法,适合于在临床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42.
深部病原真菌菌种4453株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深部病原真菌菌种分布。方法 收集1991-2003年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6533例,对其标本按真菌培养分离鉴定步骤进行鉴定。结果 分离出白念珠菌3555株(85.44%),克柔念珠菌309株(7.43%),高里念珠菌239株(5.74%);呼吸系统分离出真菌3004株(68.35%);消化系统真菌1291株(29.37%);泌尿生殖系统87株(1.98%);神经系统8株(0.18%);血液5株(0.11%)。结论 念珠菌属尤其白念珠菌是我院近13年间系统性真菌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合理应用抗生素及早期诊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3.
田超  张示渊  熊勤 《农垦医学》2004,26(6):415-417
近年来酵母样真菌感染已成为医院内感染的重要部分,随着广谱抗菌素、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肿瘤结核等大量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出现;器官移植,各种导管介入治疗和手术增加;导致条件致病性真菌(念珠菌)感染日益增多。抗真菌药物相继问世和耐药菌株的出现,抗真菌药物敏感实验逐渐为人重视。我们分析了我院2003下半年住院患者128例真菌感染的鉴定及药敏实验的结果,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有效预防真菌感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4.
白癜风 (Vitiligo)是一种获得性、局限性或泛发性皮肤色素脱失症 ,祖国医学称之为“白癜”或“白驳风” ,影响容貌 ,易诊难治 ,是皮肤病学重点研究对象之一。白癜风发病率在 1%~ 2 % ,无明显性别差异 ,各年龄均可发病 ,青少年多见。病变可见于全身各部位皮肤 ,皮损为局部色素脱失斑 ,呈乳白色或浅粉色 ,光滑无鳞屑 ,境界清楚 ,周边色素稍增加 ,白斑内毛发正常或变白。病变好发于受日晒及磨擦损伤部位 ,如面部、股部、颈部、前臂及手背部等。病损多对称分布 ,还常按皮神经 (或皮节 )呈单侧带状分布。约 2 0 %患者的白斑对紫外线高度敏感 ,…  相似文献   
45.
我科于2003年7月从一女性脓性尿中检出一株近平滑念球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6.
47.
我科于2000年3月~2001年10月应用1%特比萘芬软膏(商品名丁克,山东省齐鲁制药厂生产),治疗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30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观察60例患者均为我科门诊病人,所有患者均有婚外性接触史或配偶有念珠菌病史。随机分两组,治疗组30例,年龄20~67岁,病程3d~2个月;对照组30例,年龄19~65岁,病程2d~2个月。60例病人龟头、包皮内板、冠状沟均有不同程度的红斑,干燥光滑,包皮内板、冠状沟常有白色奶酪样斑片。有时上述部位尚可见散在性小…  相似文献   
48.
生殖器尖锐湿疣与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发病相关性临床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生殖器尖锐湿疣(CA)与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临床发病相关性,选取女性生殖器CA患者142例为研究对象。治疗前进行了疣体组织活检和疣体组织液PCR检测人乳头瘤病毒的(HPV)11、6型及外阴阴道分泌物真菌培养和涂片。并随访3个月。结果发现141例CA患者中111例合并VVC,发病率78.72%;合并感染者CA复发明显高于单纯CA(P<0.05)。提示女性生殖器CA与VVC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49.
US2005214243-A1该润滑剂由白头翁、欧小檗Berberisvulgaris、硫肝钙(Hepar-sulphuris-calcareum)、卷丹Liliumtigrinum、白毛茛、斑蝥、白色念珠菌、乌贼属植物或北美崖柏Thuja occidentalis组成。外用于妇女房事之前,并对妇女生殖系统有益,可减轻房事后疼痛和不适,减轻肌肤之  相似文献   
50.
陈雪蓉  肖敦振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2):4631-4633
白念珠菌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性真菌,它寄居在人体不同的解剖部位,包括皮肤、口腔、胃肠道、阴道等。白念珠菌是如何从共生菌转变为致病菌现在还不很清楚。目前,对白念珠菌毒力因子的研究深入而广泛,其毒力因子主要包括粘附、利于侵入的酶、菌丝形成、表型转换等。笔者对白念珠菌毒力因子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粘附(adhesion)粘附素家族能促进白念珠菌粘附于宿主细胞。目前研究较多的白念珠菌粘附素多肽包括凝集素样序列1(agglutinin-like sequence,Als1)、凝集素样粘附素1(agglutinin-like ad-hesion1,Ala1)、菌丝细胞壁蛋白1(hyphal w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