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65篇
  免费   1501篇
  国内免费   572篇
耳鼻咽喉   63篇
儿科学   116篇
妇产科学   43篇
基础医学   334篇
口腔科学   37篇
临床医学   2021篇
内科学   800篇
皮肤病学   158篇
神经病学   234篇
特种医学   25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746篇
综合类   5552篇
预防医学   1399篇
眼科学   129篇
药学   2406篇
  23篇
中国医学   10857篇
肿瘤学   558篇
  2024年   258篇
  2023年   837篇
  2022年   671篇
  2021年   865篇
  2020年   783篇
  2019年   722篇
  2018年   327篇
  2017年   629篇
  2016年   612篇
  2015年   754篇
  2014年   1135篇
  2013年   995篇
  2012年   1323篇
  2011年   1333篇
  2010年   1155篇
  2009年   1102篇
  2008年   1645篇
  2007年   1273篇
  2006年   1076篇
  2005年   1176篇
  2004年   1228篇
  2003年   1095篇
  2002年   789篇
  2001年   697篇
  2000年   552篇
  1999年   444篇
  1998年   393篇
  1997年   313篇
  1996年   336篇
  1995年   249篇
  1994年   198篇
  1993年   135篇
  1992年   138篇
  1991年   114篇
  1990年   133篇
  1989年   127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目的:观察甲亢经ATD治疗达维持服药期行^131Ⅰ替代治疗的疗效。方法:169例甲亢患者经ATD治疗达维持服药期行^131Ⅰ治疗,结合甲状腺功能,甲状腺重量,吸^131Ⅰ率,自身免疫性抗体的测定,对所服^131Ⅰ量进行公式量化、个体化、小剂量、一次性口服。经过随访、复查、对治疗疗效评价。结果:有效率100%,治愈率96.4%,甲低发生率5.3%,甲亢发生率4.1%,未出现甲亢危象,肝功受损,血象降低,心肌损害,突眼加重不良反应。结论:甲亢经ATD治疗达维持服药期后行小剂量^131Ⅰ进行扫尾治疗是一种便捷、有效的治疗方法,既克服了ATD治疗的不足,又可最大限度避免了^131Ⅰ治疗永久性甲低的发生。  相似文献   
82.
中风毒邪论是一种与传统中医中风病理有所不同的理论 ,在中风毒邪论指导下形成解毒通络方是较为理想的神经保护剂 ,可解决目前神经保护治疗的主要障碍 ,有望成为提高中医治疗中风急性期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3.
《诸病源侯论》论毒邪篇幅之多,明目之清,发前人所未发,打破传统束缚,注重临床实际。如其提出毒邪判断要以阴阳为纲;毒邪向内为病重,向外为病轻;赤白为轻,青紫黑为重;过肘膝为重,以及伤肠胃心肝脾肾均有不同的症状特征,提示了六淫从化于毒,毒邪与六淫有不同表现等问题,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84.
85.
放射治疗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约70%以上的肿瘤患者需采取放射治疗^[1]。放疗可防止局部复发,减轻症状,提高长期生存率,在肿瘤的治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其在对肿瘤局部的控制和杀灭的同时,对正常组织细胞同时产生生物效应和破坏作用,引起一系列的毒副反应和后遗症。  相似文献   
86.
为了探讨乌头类有毒中药在基因层面的毒性及其毒作用机制,为临床安全使用该类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根据国际ICH的要求,在SPF实验条件下采用生川乌、生草乌和生附子水煎液灌胃KM种小鼠进行急性毒性实验。采用基因表达谱技术,对小鼠心、肝、脾、肺和肾五种脏器的毒性进行全基因组描绘,应用Cluster、GO和Pathway等生物信息学手段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并进行定量PCR验证。进行信息汇总与数据挖掘,结果显示可能的毒性及其毒作用机制如下:  相似文献   
87.
注射用丹参分子排阻色谱及指纹图谱差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注射用丹参质量差异的分析方法.方法 取临床不良反应有差异的不同批号的样品进行平行比对试验,分别应用凝胶分子排阻色谱、碳十八反相液相色谱进行指纹图谱分析,通过综合差减分析揭示非小分子酚酸类成分信息.结果 注射用丹参的凝胶分子排阻色谱有显著的批间差异,非小分子酚酸类成分批间差异显著,与豚鼠急性毒性反应程度相对应.结论 非小分子酚酸类成分应作为丹参系列注射剂质量控制的重点.提出谱毒学研究是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88.
王成荣研究员长于以中医药诊治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根据其临床经验认为“火热致瘀”是EMT的基本病因、病机,且火热与瘀血互为因果、恶性循环,致使EMT病程缠绵不愈、反复复发。王老据此提出“清热解毒、化瘀散结”的治疗法则,为治疗EMT开辟了另一思路和理论。  相似文献   
89.
中医学对于艾滋病的研究起始于中国援外医疗队对艾滋病患者的中药治疗,之后随着艾滋病在国内发病急骤升高,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危害日益严重及社会对艾滋病的高度关注,中医学对艾滋病的研究广泛而深入.二十多年来,中医学对艾滋病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而且显示出良好的前景.但是以往的研究重在临床症候观察及治疗药物的探讨,要实现"治本",重要的是从中医学角度认识其病因、病机等.  相似文献   
90.
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各种心内直视手术309例中,共发生7例鱼精蛋白毒性反应,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