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109篇
  免费   2170篇
  国内免费   2123篇
耳鼻咽喉   203篇
儿科学   284篇
妇产科学   314篇
基础医学   2379篇
口腔科学   451篇
临床医学   9351篇
内科学   2950篇
皮肤病学   389篇
神经病学   549篇
特种医学   84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1752篇
综合类   19676篇
预防医学   5285篇
眼科学   471篇
药学   6197篇
  127篇
中国医学   11273篇
肿瘤学   889篇
  2024年   297篇
  2023年   939篇
  2022年   857篇
  2021年   1307篇
  2020年   1214篇
  2019年   1242篇
  2018年   558篇
  2017年   1113篇
  2016年   1403篇
  2015年   1623篇
  2014年   3020篇
  2013年   2985篇
  2012年   3893篇
  2011年   4111篇
  2010年   3596篇
  2009年   3732篇
  2008年   4817篇
  2007年   3986篇
  2006年   3347篇
  2005年   3668篇
  2004年   2883篇
  2003年   2337篇
  2002年   1811篇
  2001年   1674篇
  2000年   1320篇
  1999年   1167篇
  1998年   813篇
  1997年   706篇
  1996年   578篇
  1995年   597篇
  1994年   438篇
  1993年   276篇
  1992年   249篇
  1991年   229篇
  1990年   191篇
  1989年   209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围绕痰瘀浊毒学说源流、痰瘀浊毒与男性不育症中医病因病机、痰瘀浊毒与男性不育症西医病理关系等进行论述,提出痰瘀浊毒学说指导下的男性不育症诊治新策略:探索男性不育症特异性分子靶向标志物,从精子形态、能量代谢与精浆生化评估精子质量,重视细胞免疫与神经内分泌在男性不育症中的作用;治疗以涤痰化浊、活血化瘀法,清热解毒、导浊化湿法,"症(精)-病-体-证"多元思辨法等。认为亟待加强男性不育症中医体质学、男性不育症中医辨证分型与理化指标关系、男性不育症领域的中医理论创新与实验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42.
目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行快速血清学检验与微生物培养检测的价值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从我院治疗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中选择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划分为两种,一个是实验组,另一个是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快速血清学检验方式,而实验组患儿采用微生物培养检测方式,对两组患儿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采用微生物培养检测方式的实验组,检测出阳性检测率为96.67%(29例),采用快速血清学检验方式的对照组,检测出阳性检测率为66.67%(20例),并且,实验组细菌检查效果远远好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微生物培养检测对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有着明显的效果,可以让患者及时接受治疗,减少病害给其带来的影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3.
44.
《中成药》2019,(3)
目的考察通络骨蚀丸对痰瘀阻滞型1-2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60例(233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和仙灵骨葆胶囊,观察组给予通络骨蚀丸,疗程1年。然后,检测临床症状评分(Harris、FPS-R、JOA、中医证候)、血黏度指标(全血高切、中切、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清骨代谢指标(BMP2、ALP、TGF-β1、BGP)、股骨头塌陷区域、总有效率、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临床症状评分、血黏度指标、血清骨代谢指标、股骨头塌陷区域显著改善(P0.05)。结论通络骨蚀丸对痰瘀阻滞型1-2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疗效良好,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升降散合贝母瓜蒌散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4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各47例。观察组予升降散合贝母瓜蒌散+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记录患儿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速率(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呼吸频率(RR)及血氧饱和度(SpO_2)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100.00%(47/47),优于对照组的95.74%(45/47)(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儿治疗2周后WBC、ESR、hsCRP、PCT及RR明显下降,SpO_2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治疗2周后ESR、hsCRP、PCT及SpO_2的改善更加明显,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升降散合贝母瓜蒌散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的疗效及安全性均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益胃消癌汤治疗脾虚痰瘀型胃癌患者疗效及对机体免疫功能、血清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重组人Dick-kopfx相关蛋白-1(DKK-1)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江苏省淮安市肿瘤医院接受诊治的脾虚痰瘀型胃癌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OLF化疗方案,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服用益胃消癌汤,2组均治疗9周。观察比较2组的近期疗效、中医症状积分、免疫指标及血清中LAG-3、DKK-1水平和QLQ-C30量表评分变化,统计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至2018年12月31日患者生存期。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57.1%(29/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6%(18/49)(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D3+、CD4+和CD4+/CD8+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而CD8+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CD3+、CD4+和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LAG-3水平比治疗前均明显增加(P均<0.05),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DKK-1水平相比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均<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QLQ-C30表中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和整体生活质量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在治疗期间,研究组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血红蛋白减少和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且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和周围神经毒性Ⅲ、Ⅳ度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胃消癌汤联合化疗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清DKK-1水平,升高血清LAG-3水平,同时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抗肿瘤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且能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  相似文献   
47.
48.
胃食管反流病多因饮食不节、七情失和、素体禀赋虚弱等原因,导致脾胃受损,土壅木郁,肝胃不和,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出现反酸、烧心、嗳气、胃胀等症状。其发生与肝、脾、胃密切相关,气机逆乱,胃失和降是其基本病机。由于本病病程较长,病情易反复发作,易成为顽固性胃食管反流病。而顽固性胃食管反流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是指因疾病反复发作所导致的脾胃虚弱,标实是指由于脾胃虚弱、脾失健运、土壅木郁、气机不畅所导致的痰湿、气滞、热郁、血瘀等实邪。最后结局是痰气郁(瘀)交阻,脾胃升降失司,胃气上逆,从而引起反酸烧心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纵观核心病机,乃"气郁"、"痰阻"导致的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治疗顽固性胃食管反流病时宜"从气而治""从痰而治"。  相似文献   
49.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