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19篇
  免费   2505篇
  国内免费   2118篇
耳鼻咽喉   103篇
儿科学   642篇
妇产科学   266篇
基础医学   2753篇
口腔科学   269篇
临床医学   5912篇
内科学   6374篇
皮肤病学   208篇
神经病学   681篇
特种医学   105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篇
外科学   1980篇
综合类   13424篇
预防医学   2532篇
眼科学   178篇
药学   10033篇
  110篇
中国医学   3247篇
肿瘤学   752篇
  2024年   337篇
  2023年   1267篇
  2022年   1119篇
  2021年   1361篇
  2020年   1271篇
  2019年   1521篇
  2018年   698篇
  2017年   1382篇
  2016年   1420篇
  2015年   1778篇
  2014年   2626篇
  2013年   2554篇
  2012年   3237篇
  2011年   3231篇
  2010年   2746篇
  2009年   2520篇
  2008年   2611篇
  2007年   2331篇
  2006年   2313篇
  2005年   2269篇
  2004年   1841篇
  2003年   1629篇
  2002年   1407篇
  2001年   1292篇
  2000年   1057篇
  1999年   842篇
  1998年   709篇
  1997年   599篇
  1996年   506篇
  1995年   390篇
  1994年   382篇
  1993年   258篇
  1992年   268篇
  1991年   201篇
  1990年   185篇
  1989年   240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目的:探讨血清脑钠肽(BNP)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右心室Tei指数对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右心室功能的价值。方法:96例AECOPD患者入选观察组,85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对照组、观察组及观察组缓解期患者血清BNP与右心室Tei指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BNP高于对照组和观察组缓解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缓解期血清BN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Tei指数高于对照组和观察组缓解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缓解期患者的Tei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BNP与Tei指数正相关(γ=0.89,P=0.007);观察组患者的Tei指数与FEVl(%)、FEVl/FVC负相关(γ=-0.87,-0.89,P=0.015)。结论:血清BNP与右心室Tei指数可全面准确地评价AECOPD患者的右心室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22.
目的考察岛叶皮层内注射zeta抑制肽(zeta inhibitory peptide,ZIP)对吗啡成瘾戒断后厌恶性情绪记忆维持的影响。方法首先建立能稳定表达吗啡成瘾戒断后厌恶性情绪记忆的研究载体-小鼠条件性位置厌恶(conditioned place aversion,CPA)模型。在模型建立后的1、7和14 d,分别在岛叶皮层内微量注射蛋白激酶PKM zeta抑制肽-ZIP,考察ZIP对CPA模型的影响。结果成功建立了稳定的小鼠CPA模型,该模型表达成功后至少可以维持两周。在CPA模型建立1、7和14 d后分别在岛叶皮层内注射ZIP,均能逆转CPA模型的维持。结论岛叶皮层内注射ZIP可抑制吗啡成瘾戒断后厌恶性情绪记忆的维持。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老年重症肺炎疗效及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9年6月医院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80例,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3 d、5 d时血浆NT-pro BNP水平,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77.50%(P<0.05)。治疗后3 d与5 d时研究组血浆NT-pro 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参附注射液能够有效提高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疗效,调节脑钠肽水平。  相似文献   
24.
目的 观察“龙虎交战”针法针刺八脉交会穴对无先兆偏头痛(Migraine without aura,MO)患者头痛天数及外周血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按照头痛程度将90例MO受试者区层随机分为治疗Ⅰ组、治疗Ⅱ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Ⅰ组施以“龙虎交战”针法针刺八脉交会穴(外关和足临泣),治疗Ⅱ组施以平补平泻针法针刺八脉交会穴(外关和足临泣),对照组施以平补平泻针法针刺非经非穴点,每次留针30分钟,5次/周,共治疗20次。于治疗前、治疗结束4周后的随访分别记录三组患者头痛天数的变化情况以判定疗效,并采集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的肘部静脉血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CGRP含量的变化。结果 ①各组治疗前患者的头痛天数无显著差异( > 0.05),治疗Ⅰ组、治疗Ⅱ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的头痛天数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 < 0.05);治疗Ⅰ组头痛天数的降低显著优于治疗Ⅱ组和对照组( < 0.001),治疗Ⅱ组头痛天数的降低显著优于对照组( < 0.05);②3组治疗前CGRP的表达无显著差异,治疗Ⅰ组、治疗Ⅱ组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CGRP的表达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 < 0.001),对照组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CGRP的表达较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 > 0.05);治疗Ⅰ组CGRP治疗结束4周随访的表达较治疗Ⅱ组和对照组均显著下降( < 0.01),治疗Ⅱ组CGRP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 < 0.01)。结论 ①八脉交会穴施以“龙虎交战”针法针刺能明显改善MO患者的头痛天数,同时降低MO患者血清CGRP的表达水平,这可能是针刺八脉交会穴治疗MO的机制之一;②非经非穴点的针刺效应无持续性,而八脉交会穴的针刺效应具有持续性;③八脉交会穴可以充分发挥复式针刺手法的治疗效应,提示我们在临床上治疗疾病时不仅要注意腧穴配伍,恰当的针刺手法更是提高临床疗效、事半功倍的关键。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和该病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进行产前检查和分娩的孕妇6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晚期妊娠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A,轻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B,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C。另外选取健康的未孕女性2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四组之间的血浆BNP水平。结果:通过检测,观察组患者的BN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A、B、C三组两两之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而言,血浆中BNP的含量和疾病的发生程度具有相关性,可以作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防和判断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26.
27.
《临床医学工程》2016,(2):175-176
目的探讨糖尿病病人胰岛素、C肽释放、糖耐量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测定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64例糖尿病患者,按疾病类型不同分为Ⅰ型糖尿病组和Ⅱ型糖尿病组各32例。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2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三组的胰岛素和C肽释放量、糖耐量、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Ⅰ型和Ⅱ型糖尿病组T_0、T_1、T_2、T_3时C肽释放量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Ⅱ型糖尿病组T_0、T_1、T_2、T_3时的胰岛素释放量均高于Ⅰ型糖尿病组、对照组,Ⅰ型糖尿病组T_0、T_1、T_2、T_3时的糖耐量水平均高于Ⅱ型糖尿病组、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C肽释放、糖耐量、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测定可全面反映糖尿病患者病情,有利于临床诊断和指导治疗,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8.
29.
《中国药房》2019,(15):2056-2061
目的:研究利培酮缓释片的体外释药行为及其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方法:以介孔二氧化硅为骨架制备利培酮缓释片。采用篮法考察市售利培酮片、利培酮缓释片及其物理混合物在0.1 mol/L盐酸中12 h内的体外释放度(Q_(12h)),并对利培酮缓释片释药模型进行拟合。以氯氮平为内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家兔灌胃市售利培酮片和利培酮缓释片各2 mg后48 h内利培酮和9-羟基利培酮的血药浓度(n=6),并用Kinetica 4.4软件的非房室模型分析,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与市售利培酮片(Q_(12h)=97%)和物理混合物(Q_(12h)=95%)比较,利培酮缓释片的释放速率明显减慢(Q_(12h)=83.7%),利培酮缓释片在0.1 mol/L盐酸中的释放更接近于一级释放(R2=0.998 9),以扩散为主、溶蚀为辅。市售利培酮片和利培酮缓释片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参数:以利培酮计t_(1/2)为(4.64±0.93)、(6.65±0.92)h,c_(max)为(34.46±7.75)、(8.57±6.91)ng/mL,MRT为(11.48±1.23)、(17.46±2.10)h,AUC_(0-48h)为(314.39±10.33)、(192.98±49.14)ng·h/mL;以9-羟基利培酮计t_(1/2)为(7.08±0.93)、(10.45±0.78)h,c_(max)为(98.08±5.43)、(54.55±4.88)ng/mL,MRT为(11.48±1.23)、(17.46±2.10)h,AUC_(0-48h)为(894.71±131.15)、(1 227.99±112.12)ng·h/mL(n=6)。与市售利培酮片比较,利培酮缓释片的t_(1/2)和MRT明显延长,c_(max)明显降低(P<0.05)。结论:利培酮经介孔二氧化硅负载后具有缓释作用,可延长药效发挥的时间。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