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7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8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82篇
内科学   40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4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81篇
预防医学   439篇
药学   95篇
  6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肉毒毒素是目前已知毒性最强的蛋白质,可以引发严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是重要的生物战剂和生物恐怖剂,因此迫切需要研制医学防治药物以应对其威胁。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在肉毒毒素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中和抗体防治药物研发进展,同时分析了肉毒毒素防治药物的新趋势和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2.
生物安全洁净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生物学危险 人类自从发现微生物以来,被微生物感染的病例屡有报导.而就此丧生的也大有人在,就是知名的细菌学家也难例外。而从重组DNA工程诞生以来.这一生物学危险更加扩大了。所谓DNA工程,就是用一种酶作“刀子”.把甲种生物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切割下片段,“安装”到载体(如  相似文献   
123.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制订并发布了“处置与SARS相关的临床标本的生物安全指南”,具体内容如下: 为避免实验室感染和密切接触传播,应严格按照适当的生物安全操作程序来处置SARS标本。由于该疾病的主要感染途径是经飞沫传播,因此操作中要特别注意避免产生气溶胶。  相似文献   
124.
125.
目的通过临床实验室微生物污染情况调查,探讨生物安全防护对策。方法采用细菌培养、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1个月内随机检测3次实验室各区域及物表微生物。结果除采血室及工作人员手之外,其他区域及物表微生物污染均未达到合格标准要求。污染区、缓冲区、清洁区微生物污染情况并没有太大区别。结论在保证通风、定期消毒、合理使用生物安全柜及做好个人防护的条件下,实验区与生活区相对分开,完全可以保证实验室生物安全。  相似文献   
126.
血站实验室是保证血液质量、防止经血传播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提高输血质量、保证临床安全用血的同时,血站实验室的生物安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实验室感染以及医疗废弃物致人感染的情况每年都有报道[1-2],这对血站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及生物安全防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7.
二级医院检验科的生物安全现状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厚丽 《医学检验与临床》2011,22(1):102-103,101
检验科是医院的医技科室之一,承担着医院临床标本的常规检测工作,工作人员所接触的大部分都是含有病原微生物、具有传染性的病人标本。工作人员每天都可能受到潜在的致病微生物感染的威胁,如果病原微生物从实验室泄露,  相似文献   
128.
结核病的诊断离不开实验室检查,多种实验操作可使含病原微生物的液体形成气溶胶,并随气溶胶而扩散,引起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属高致病性微生物,如何预防实验室感染,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提高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性是结核分支杆茵实验室管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9.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暴发期间,疫情防控措施对我国临床细胞病理学检查各方面的影响.方法 通过微信平台向我国13个省级行政区域的细胞病理室发放在线问卷调查.结果 23家医院的23个细胞病理室参与了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城市(87.0%)和医院(82....  相似文献   
130.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是国际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越来越得到国家、企事业单位及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重视.该文围绕如何规范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进行了初步闸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