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413篇
  免费   4560篇
  国内免费   5655篇
耳鼻咽喉   375篇
儿科学   377篇
妇产科学   294篇
基础医学   5142篇
口腔科学   1610篇
临床医学   12132篇
内科学   8496篇
皮肤病学   357篇
神经病学   2304篇
特种医学   3941篇
外国民族医学   48篇
外科学   6509篇
综合类   22153篇
预防医学   7973篇
眼科学   1492篇
药学   14100篇
  115篇
中国医学   6776篇
肿瘤学   2434篇
  2024年   658篇
  2023年   2320篇
  2022年   1945篇
  2021年   2265篇
  2020年   2004篇
  2019年   2019篇
  2018年   1085篇
  2017年   1701篇
  2016年   2091篇
  2015年   2459篇
  2014年   4021篇
  2013年   4016篇
  2012年   5474篇
  2011年   6365篇
  2010年   5574篇
  2009年   5557篇
  2008年   6549篇
  2007年   5922篇
  2006年   5546篇
  2005年   5458篇
  2004年   4005篇
  2003年   3375篇
  2002年   2811篇
  2001年   2457篇
  2000年   1883篇
  1999年   1471篇
  1998年   1263篇
  1997年   1188篇
  1996年   948篇
  1995年   862篇
  1994年   755篇
  1993年   589篇
  1992年   510篇
  1991年   458篇
  1990年   379篇
  1989年   347篇
  1988年   92篇
  1987年   72篇
  1986年   54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组织工程中胶原支架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组织工程是应用工程学、生命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来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的人工替代物,用以维持、恢复或提高人体组织、器官的一部分或全部功能。组织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种子细胞的选择、支架材料的制备、组织工程骨的构建及体内植入相容性情况等方面。其中生物支架材料的选择是组织、器官重建的关键因素之一。理想的细胞种植基质材料应具备:①良好的  相似文献   
82.
患者男,48岁。发现左侧甲状腺肿物一周入院。查体: 甲状腺体积Ⅱ度肿大,左侧甲状腺可触及5 cm×5 cm×4 cm 大小肿块。质地韧,表面光滑,无压痛,随吞咽上下移动,未触及振颤,未闻及血管杂音,周围淋巴结未触及肿大。B超左侧甲状腺体积增大探及低回声包块,大小约5 cm×5 cm× 5 cm。周围未探及肿大淋巴结。化验检查:FT3、FT4、TSH均正常。颈丛麻醉下行左侧甲状腺叶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甲状腺中部后侧,包膜完整,甲状腺组织被肿瘤压迫变薄。周围未探及肿大淋巴结。右侧甲状腺体积质地正常,未触及结节。术后病理诊断:左侧甲状腺脂肪瘤(图1)。讨论甲状腺脂肪瘤为一罕见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本病的病因未明,多认为属错构瘤性质,也有人认为是属于胚胎残余结构异位到甲状腺所致。由于本病少见,术前常较难确诊。在鉴别诊断中,本病必须与甲状腺内甲状旁腺  相似文献   
83.
目的制备生物衍生骨-WO-1药物缓释系统,对其理化性质和WO-1的体外释放情况进行评价。方法采用PluronicF-127负载WO-1制作生物衍生骨-WO-1药物缓释系统。扫描电镜观察生物衍生骨及生物衍生骨-WO-1药物缓释系统形貌特征,测量其孔径和孔隙率;应用X线衍射分析仪和X线能量散射分析仪对其成分进行分析;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评价WO-1在双蒸水中1~7d的药物释放情况。结果生物衍生骨具有天然的网状孔隙结构,孔隙间互相连通;生物衍生骨-WO-1药物缓释系统也具有互相连通的网状孔隙结构,孔径和孔隙率分别为522.43±16.75μm和55%,低于生物衍生骨的孔径623.67±12.31μm和孔隙率75%。生物衍生骨-WO-1药物缓释系统主要成分为羟基磷灰石,钙/磷比为1.54;生物衍生骨钙/磷比为1.77。药物释放实验生物衍生骨-WO-1药物缓释系统1d表现为爆发释放,溶液浓度为4.6μg/ml,此后可连续释放6d,浓度维持在0.2~0.8μg/ml。结论生物衍生骨-WO-1药物缓释系统可望成为一种更佳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有待于进一步进行体内研究。  相似文献   
84.
目的:综合分析近年来国内外神经修复用导管材料以及制备方法的研究近况。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ElsevierScience1996-01/2005-12有关神经修复及神经导管方面的文献,检索词分别为“nerveconduit,nerveguide,nerveregeneration”,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清华数字期刊库、万方数据库1996-01/2005-12有关神经修复及神经导管方面的文献,检索词为“神经修复,导管”,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检索到的神经再生、神经修复及神经导管方面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选取针对性强的文章。同一领域的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权威杂志的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120篇关于神经修复、神经导管的文献,纳入23篇符合标准的文献。资料综合:用神经导管桥接断离神经是神经修复的重要方法之一,制备神经导管的材料按其降解性能分为生物不可降解材料和生物可降解材料,任何一种材料都有其优缺点,发展复合材料将是制备导管的主要方向。结论:虽然影响神经再生的因素还有许多,如神经生长因子、雪旺细胞等,但是新型的导管及制备方法将会有利于神经修复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5.
骨病     
膝骨关节炎150例临床分析;降钙素对兔骨关节炎软骨的保护作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重症膝骨性关节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附56例报告);体外冲击波治疗老年人跟痛症的临床观察;胫骨高位截骨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膝内侧髌股型骨关节炎。  相似文献   
86.
Douglas陷凹疝,有文献又称肛门疝、盆底疝、直肠阴道膈疝等,一般都伴有不同程度的直肠脱垂。多见于中老年妇女,也常有不同程度的慢性便秘症状存在。以往治疗手段单一,只能经腹进行直肠悬吊,加固抬高盆底,甚至肠管的区段切除。我院自2004年应用自行研制的“会阴支架”,结合直肠内外消痔灵注射,不必经腹手术,同样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诊断和治疗方法重点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例Douglas陷凹疝患者均为已婚生育女性,年龄最小者54岁,最大者86岁;其中2例经过直肠黏膜瘢痕支持固定手术后无效,病程最短12年,最长30年。1.2诊断方法临…  相似文献   
87.
刺五加水提物对人精子体外运动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刺五加水提物对正常男性精子体外运动活力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例正常男性的精子通过上游优化法处理后,一组精子加入10 mg·mL-1的刺五加水提物,另一组加入等量的Ham’s F10培养液作对照。应用计算机辅助的精子分析系统,分别测定孵育0.5,1,2,3,4,5 h后人精子各运动参数。结果随着时间的延长,加入Ham’s F10培养液的精子活动能力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加入10 mg·mL-1的刺五加水提物后,不同时段精子的运动能力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精子存活率、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曲线运动速度、直线运动速度和平均路径速度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改善(均P<0.05)。 结论刺五加水提物能明显提高正常男性精子的体外存活率和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88.
慢性鼻窦炎是临床上最常见多发的慢性疾病,近年来鼻内镜技术日益成熟,近20年治疗效果有了显著提高,但仍有部分病例(10%~20%)无论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还是非手术治疗效果仍令人失望。慢性鼻窦炎常表现为持续鼻塞、流涕,伴有头痛、头晕等,鼻内镜下鼻窦黏膜呈增生水肿和息肉样变,部分黏膜出现囊性变,窦腔内分泌物多为黏液性,CT示广泛鼻窦黏膜病变,往往累及全组鼻窦。病理特点为损伤局部出现嗜酸性细胞,Th2样淋巴组织、成纤维细胞、肥大细胞、杯状细胞聚集和黏膜细胞增生等。这就需要一个抗生素治疗的过程,新近一些临床研究提示,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缓解临床鼻窦炎的症状及使鼻息肉缩小。  相似文献   
89.
镇痛泵是利用微量输液泵将吗啡、度冷丁、曲吗多等镇痛药物定时、均速注入硬膜外腔或静脉而达到止痛目的。镇痛效果好,镇痛作用持久,成瘾机会少。术后病人使用镇痛泵的过程中应细致观察及护理。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52岁(38~73岁),均为子宫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90.
王永怡 《传染病信息》2006,19(5):278-280
1灵长类的防御素蛋白具有抗HIV作用[1]美国佛罗里达中央大学生物医学科学系Cole等的研究组在给猴子和低等灵长类动物接种艾滋病病毒(HIV-1)后,发现100d后HIV感染力会自然变弱;还发现在猴子和低等灵长类体内存在“θ防御素蛋白”,这种防御素蛋白具有抑制HIV的感染活性,能阻止HIV-1进入人体血球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