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50篇
  免费   1811篇
  国内免费   384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37篇
基础医学   141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521篇
内科学   745篇
皮肤病学   111篇
神经病学   51篇
特种医学   141篇
外科学   396篇
综合类   6070篇
预防医学   698篇
眼科学   61篇
药学   2248篇
  27篇
中国医学   23234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256篇
  2023年   914篇
  2022年   726篇
  2021年   1000篇
  2020年   906篇
  2019年   1034篇
  2018年   420篇
  2017年   908篇
  2016年   977篇
  2015年   1022篇
  2014年   1753篇
  2013年   1443篇
  2012年   1971篇
  2011年   1930篇
  2010年   1835篇
  2009年   1638篇
  2008年   1978篇
  2007年   1717篇
  2006年   1565篇
  2005年   1546篇
  2004年   1406篇
  2003年   1382篇
  2002年   1059篇
  2001年   984篇
  2000年   766篇
  1999年   681篇
  1998年   628篇
  1997年   569篇
  1996年   561篇
  1995年   523篇
  1994年   373篇
  1993年   308篇
  1992年   193篇
  1991年   163篇
  1990年   107篇
  1989年   133篇
  1988年   69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补肾活血方治疗尿酸性肾病(uric acid nephropathy, UAN)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筛选出补肾活血方的有效活性成分。通过PubChem、DrugBank、SymMap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出中药各成分作用靶点。借助GeneCards、DisGenet、malaCards和OMIN数据库获取尿酸性肾病的靶点基因。David绘图工具筛选出中药与疾病的交集靶点,利用Cytoscape3.9.0软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关系图,并通过CytoNCA插件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筛选得到核心靶点蛋白。采用AutoDock Vina 1.1.2软件将补肾活血方关键有效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最后运用乙胺丁醇和腺嘌呤诱导的尿酸性肾病模型对网络药理学预测的结果进行基础实验验证。结果 本研究共筛选得到补肾活血方治疗UAN的作用靶点234个,其中核心靶点19个,对应5种中药的113种有效成分。GO富集分析共得到925条基因功能信息,KEGG富集分析发现112条信号通路,涉及Toll样受体、NF-κB、PI3K-Akt、p53、TNF等信号通路治疗尿酸性肾病。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双脱甲氧基姜黄素、异黄酮等关键活性成分与ALB、MMP9、TLR4等关键核心靶点有较好的结合活性。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补肾活血方组、非布司他组大鼠肾组织TLR4和NF-κB蛋白表达量和血清MMP-9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清ALB水平明升高(P<0.05)。结论 本研究提示,补肾活血方中关键活性成分可能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降低TLR4、NF-κB和MMP-9水平,减轻炎症反应,进而减少ALB漏出,发挥保护肾脏治疗尿酸性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扶正解毒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足(气血亏虚、湿毒内蕴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糖尿病足(WagnerⅡ级或Ⅲ级),中医辨证属气血亏虚、湿毒内蕴证的患者随机均分成3组。其中治疗组A 30例,治疗组B 30例,对照组 3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内科常规治疗和蚕食清创,治疗组A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扶正解毒、通络生肌膏外用,治疗组B在治疗组A基础上内服中药汤剂。对比3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ABI、TcPO2、CRP、ALB、感觉阈值、创面面积等变化。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单纯西医内科常规治疗和蚕食清创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6.7%,加用中药膏外用的治疗组A临床总有效率83.3%;而内服汤药联合外用膏药治疗组B临床总有效率为9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3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ABI、CRP、ALB、感觉阈值、创面面积变化均有明显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内外联用治疗糖尿病足(WagnerⅡ级或Ⅲ级)气血亏虚、湿毒内蕴证者疗效显著,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创面面积及下肢循环、神经损伤等方面较单纯中医外治和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研究温阳祛湿通络方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特发性膜性肾病纳入标准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60例予以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阳祛湿通络方口服。2组均于治疗6个月后统计临床疗效,观察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清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PLA2R)、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TP)、血清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中医证候积分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8.3%,对照组总有效率6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PLA2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24 h UTP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浆ALB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TC、TG、LDL-C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祛湿通络方可减轻IMN患者的临床不适症状,减少蛋白尿,升高ALB,调节脂代谢,降低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带来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解毒活血方灌肠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 UC)小鼠 Toll 样受体 4( TLR4)、β 干扰素 TIR 结构域衔接蛋白( TRIF)、干扰素调节因子 3( IRF3)通路蛋白及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 C57BL/6 小鼠 80 只,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西药组、模型组和空白组,每组 20 只。中药组、西药组、模型组小鼠饮用 3% 葡聚糖硫酸钠( DSS)溶液 7 天,空白组小鼠正常饮水。造模成功后中药组以 12.24 g/kg 中药蒸馏水混悬液灌肠,西药组给予 1.33 g/kg 美沙拉秦灌肠剂灌肠,模型组、空白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肠,每天 1 次,连续给药 7 天。记录小鼠体重、粪便性状及便血情况,计算疾病活动指数( DAI),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 18( IL-18)、白细胞介素 10( IL-10)含量,采用 Western Blot 检测结肠组织 TLR4、 TRIF、 IRF3 通路蛋白表达及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检测 mRNA 水平。 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 DAI 升高( P<0.01),血清 IL-10 降低( P<0.01), IL-18 升高( P<0.01),结肠组织 TLR4、 TRIF、 IRF3 蛋白及 mRNA 表达升高( 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中药组结肠病理改善, DAI 降低( P<0.01),血清 IL-10 升高( P<0.01),中药组 IL-18 降低( P<0.01),西药组 TLR4 蛋白、中药组 TLR4、 TRIF、 IRF3 蛋白表达降低( P<0.01),西药组、中药组 TLR4、 TRIF、IRF3 mRNA 表达降低( P<0.01);与西药组比较,中药组结肠病理改善, DAI 降低( P<0.01),血清IL-10 升高( P<0.01), IL-18 降低( P<0.05),中药组 TLR4、 IRF3 蛋白表达降低( P<0.05), TLR4、IRF3 mRNA 表达降低( P<0.05)。 结论 解毒活血灌肠方可下调 TLR4、 TRIF、 IRF3 信号通路,抑制促炎因子释放,增加抗炎因子水平,从而减轻肠道炎症反应,促进结肠黏膜修复。  相似文献   
995.
探讨国医大师朱良春以"培补肾阳治其本,虫药活血治其标"法论治心系疾病的渊源、组方规律、用药特点,并对其临床经验进行总结。通过跟师学习,研读导师出版的书籍及文献,整理、分析、总结导师病案,归纳、提炼导师治疗心系疾病的学术特点。导师认为"肾中真阳"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心系疾病病机多为心肾阳虚为本,瘀血内停为标,提出"培补肾阳治其本,虫药活血治其标"是治疗心系疾病的基本法则。对常用药物的临床运用经验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法治疗脑梗死浊瘀毒损证患者疗效及对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S100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210例脑梗死浊瘀毒损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法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血清中NSE、S100蛋白水平,另外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7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周和治疗后4周ADL评分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有所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ADL评分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2周和治疗后4周血清NSE和S100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NSE和S100蛋白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法治疗脑梗死浊瘀毒损证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能力,抑制NSE和S100蛋白表达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997.
《陕西中医》2016,(8):1003-1004
目的:分析通窍活血汤联合醒脑针刺疗法在脑卒中后精神障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脑卒中后精神障碍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醒脑针刺疗法治疗,治疗组接受通窍活血汤联合醒脑针刺疗法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30d时,治疗组ADL、NIHSS及BPRS低于对照组,MMSE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后精神障碍治疗中通窍活血汤联合醒脑针刺疗法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精神障碍。  相似文献   
998.
正韩明向教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名誉院长,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第二、四、五批老中医药继承人指导老师,安徽省国医名师,香港大学荣誉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一直从事于中医教学、临床、科研工作。笔者有幸成为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  相似文献   
999.
<正>在临床治疗脑血栓形成过程中,以溶栓成功后效果最为理想,但对于大多数就诊患者都已错过溶栓时间窗,或有溶栓禁忌证,对于这类非溶栓适应证脑血栓形成患者,在遵循《神经病学》[1]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取得满意疗效,尤其对减轻致残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理气止呃汤加减治疗气滞痰阻呃逆疗效。方法以自拟理气止呃汤加减为治疗组和应用西医治疗为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治疗组在症状改善、持续时间、症状复发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理气止呃汤加减能够有效治疗气滞痰阻呃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