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8篇
综合类   1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皮肌炎为一类风湿免疫病,王庆国教授认为本病病机在内为脾胃失和,营卫失调,在外复加风湿热之邪乘之而发病。王庆国教授治疗首重病证结合、突出抓主症,以肌痛为主症者按肌痹论治,以肌无力萎缩为主者按痿证论治,皮肤病变方面以温病发斑论治。  相似文献   
42.
[目的] 阐述王庆国教授辨治过敏性鼻炎经验及特色用药。[方法] 通过跟师学习、研读相关学术论文,总结并整理王师六经辨治过敏性鼻炎的创新病机及特色用药,并附医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 王师以六经为基础论治过敏性鼻炎,认为过敏性鼻炎以太阳、少阴、少阳病最为常见;溯本求源,创新理论,提出肺阳虚的概念;治疗本病时常在基本方基础上配伍苍耳子、白芷、葛根、蔓荆子、鱼脑石等经验用药。所列验案为临床过敏性鼻炎典型病例,辨证为阳虚肺寒、太少不和,处方以麻黄细辛附子汤、柴胡桂枝汤、玉屏风散加减化裁,效用显著。[结论] 王师将过敏性鼻炎致病因素归纳为外感风寒、素体阳虚、枢机不利等,通过六经辨证,分经论治,依法选方,据方处药,灵活化裁,其经验特色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3.
肺结节指影像学表现为直径≤3 cm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归属于中医学“肺积”“积聚”“息贲”等范畴。王庆国教授提出“病证症势同治”“辨病为先、辨证为主、辨症为辅、辨势为巧”的特色诊病思路。辨病为先,病有主方,认为肺结节核心病机为气结痰壅、坚积于肺,以王氏开结方为专病专方。辨证为主,因机施治,认为肺结节患者主要分为三类:以正虚为主,以邪实为主,正虚邪实并重,分别予以对应的方药。辨症为辅,随症加减,根据患者突出症状随症而治,以缓其急。辨势为巧,防其演变,临证重视“预势施治”,提前运用相应中药,避免部分肺结节进一步发展为肺癌。并结合临床验案阐述王教授的临证思路与经验。  相似文献   
44.
王庆国教授提出“通平致和”学术思想,认为“凭证立法”实则是根据病机立法,“方从法出”实则是在病机立法基础上进行的遣方用药。主张病机与气宜是一体两面的关系,气是病机与治法相互连接的纽带。中医“八法”乃针对气失常度而设。通平两大法则的区别只在切入点不同,分别针对气机与气立而设,目标是帮助人体恢复和谐状态。并较为详细地解析了气论原理,以及麻辛附子汤、小柴胡汤、半夏泻心汤、桂枝汤、柴胡桂枝汤等经方的组方特色。  相似文献   
45.
王庆国教授认为燥痹病机以气阴亏虚为本,内燥、外燥均可致痹,日久可有瘀血、燥毒、阴虚火热等邪气互为影响。治疗则以益气养阴为主,并结合气血亏虚、瘀血内生及气阴亏虚、火热内盛等病因特点随证加减,兼以祛邪,从而邪正兼顾。临证善于重用生地黄、黄芪,并合用党参、太子参、北沙参、麦冬、石斛、白芍、玉竹等药甘养脾胃气阴,助脾胃气血生化,从而脏腑气阴得以正常发挥濡润功能,官窍得以津液滋养,筋骨关节得以濡养;并灵活选用辛温之品,辛以润之,因而诸燥向愈。  相似文献   
46.
王庆国教授学验俱丰,对痛风病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其组方精当,配伍详明,疗效突出。痛风急性期辨证以湿热内盛,痹阻关节为主,并重视热毒炽盛的病理因素,治以清热利湿,通络止痛。若病情迁延,病至后期,特别重视补肾法的应用,强调补肾当为根本大法,临床每收佳效。对王师治疗痛风病的学术思想、治疗特色、临证经验进行系统总结。  相似文献   
47.
经方是古代中医临床实践经验的宝贵结晶,其用药精专,法度严谨,示人规范,疗效卓著,且理遵经旨,贴近本源,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王庆国运用经方的经验可总结为五项原则,即熟谙经旨,打牢基础;紧扣病机,抓住关键;病证结合,适应需求;科学评价,有利交流;掌握规律,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48.
柴胡桂枝干姜汤是《伤寒论》中一首名方,其功效被历代前贤所推崇,试以3个医案为契机,着重阐述了王庆国教授临床上活用柴胡桂枝干姜汤的经验,从中亦反映了经方在临床上治疗疑难杂病之奇特疗效。  相似文献   
49.
皮肤病类型众多,表现各异,涉及范围较广,甚至遍布全身,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往往造成严重的困扰,中医的临床辨证也较为复杂,王庆国教授针对众多皮肤病常见共性病机“血热夹风”,借用先贤经验“旱莲槐蓟汤”,以清热凉血祛风为法,又兼顾不同疾病的特点,取得良好疗效,体现了抓关键病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诊断用药思路。  相似文献   
50.
北京中医药大学王庆国教授行医40载,勤求博采,学验俱丰,善用经方,治病多验。现将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总结如下。1病因病机溃疡性结肠炎属于中医的“泄泻”、“肠”、“痢疾”、“肠风”等范畴。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病情轻重不等,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表现为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少数症状持续并逐渐加重,春秋两季症状发作或加重较多,部分患者可因饮食失调、劳累、精神刺激、感染等诱发或加状。一般认为,脾阳亏损、湿热内盛是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病机。腹泻、腹痛、喜温喜按,因脾虚所致。黏液脓血便因湿热蕴肠、化腐成脓所致。脾虚为本,湿热为标,正虚邪恋,以致脾胃升降失常,大肠传导失司,湿邪壅滞,与气血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