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89篇
  免费   2895篇
  国内免费   930篇
耳鼻咽喉   99篇
儿科学   69篇
妇产科学   141篇
基础医学   3172篇
口腔科学   120篇
临床医学   11488篇
内科学   2208篇
皮肤病学   155篇
神经病学   3628篇
特种医学   53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1183篇
综合类   13495篇
预防医学   5801篇
眼科学   52篇
药学   5595篇
  126篇
中国医学   4553篇
肿瘤学   283篇
  2024年   483篇
  2023年   1937篇
  2022年   1694篇
  2021年   2124篇
  2020年   2097篇
  2019年   2090篇
  2018年   925篇
  2017年   1709篇
  2016年   1959篇
  2015年   2059篇
  2014年   3460篇
  2013年   3312篇
  2012年   3797篇
  2011年   3828篇
  2010年   3370篇
  2009年   2847篇
  2008年   2775篇
  2007年   2549篇
  2006年   1932篇
  2005年   2001篇
  2004年   1563篇
  2003年   1318篇
  2002年   822篇
  2001年   598篇
  2000年   394篇
  1999年   255篇
  1998年   205篇
  1997年   168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周启燕  李小麟 《华西医学》2006,21(4):835-836
目的:了解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抑郁状态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48例住院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调查,并进行卫生统计学分析。结果:该组48例调查对象抑郁状态的发生率为41·7%(20/48)。女性,疾病进展,接受姑息治疗,放疗,化疗及疾病本身所致不适症状,经济压力大与抑郁状态密切相关。本组抑郁状态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纳差,体重变化,失眠,疲乏。结论:老年恶性肿瘤患者伴发抑郁状态发生率高,值得重视。在治疗、护理躯体疾病的同时应给予心理支持,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2.
刘文颖 《当代护士》2006,(10):34-35
产后抑郁症发生在产后4~6周,产后一年内均可发病,主要症状是产妇长期表现爱哭、孤僻、烦躁易怒、悲观厌世。一般起病常急骤,初有失眠、头痛、疲乏、易激惹及抑郁等症状犤1犦。大量研究表明有些产妇在产后第1周就出现易哭、失眠、烦躁、头痛、慌乱、焦虑等一系列情绪改变,还可有自信心降低,对他人过度依赖,同时可伴有尖叫、兴奋、逃避等行为犤2犦。通过对在我院分娩的237名产妇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以便及时识别产后抑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及治疗,促进产妇的身心健康。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3~2005年在我院分娩的产妇237人。纳入标准:既往无精神病史,无精神病家族史,身体健康无残疾者。1.2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采用不记名的方式,调查产妇在分娩后至产后42天的情绪变化。调查内容:①以心情低落为主要特征,伴有上述症状中4项;②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无愉快感;③精力明显减退,无原因的持续疲乏感;④精神运动性迟缓或激越;⑤自我评价过低或自责,或有内疚感;⑥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显著下降;⑦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行为;⑧失眠或早醒或睡眠过多;⑨食欲不振或体重明显下降;⑩性欲明显下降。其回答方式...  相似文献   
83.
许开宁 《中国热带医学》2006,6(8):1525-1525
了解高三学生考前焦虑状况、人格特征,为制定应对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4.
85.
目的:对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相和单相抑郁发作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相和单相抑郁发作患者各30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相有如下特点:①发病年龄早;②女性多见;③具有“精力过盛”性人格;④一级亲属中有双相障碍的家族史;⑤症状多为非典型抑郁发作或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结论:如首次抑郁发作的症状符合以上特点,则可能以后发展为双相情感障碍,应使用足量心境稳定剂,谨慎使用抗抑郁剂,以免转为躁狂发作。  相似文献   
86.
医学生抑郁情绪与家庭及生活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医学专业大学生抑郁情绪与家庭及生活事件的相关性,为早期干预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自拟量表对482名医学专业在校大学生调查,并做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大学生无抑郁或极轻微192人占39.8%;轻度209人占43.4%;中度58人占12%;重度23人占4.8%。生源地、父亲文化程度、专业满意度、人际关系的敏感、学习压力的大小、丧失因子、受惩罚因子和健康适应因子对大学生抑郁情绪的产生有显著影响,而性别、家庭类型和经济情况对医学专业大学生抑郁情绪产生关系不大(P〉0.05)。结论 要重视学生中存在的抑郁情绪问题,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帮助学生消除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87.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支持性心理治疗34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88.
Jean M.Lawrence博士及其同事在近期的《儿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血糖控制不良和经常急诊可能是糖尿病患儿有抑郁情绪的征象。  相似文献   
89.
目的 了解离退休干部抑郁状况及有关影响因素。方法对181例离退休干部进行GDS量表评定,并进行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离退休干部抑郁症状患病率为25.4%,对其影响的最主要因素为身体状况、生活感觉、性别、家庭关系,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294、0.260、-0.163、-0.169。结论必须从多方面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才能改善离退休干部的抑郁状况,从而达到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0.
研究表明.人的大脑接受信息的能力虽然异常惊人(在1/10秒的时间里.大脑可接受1000个信息单元)。可是如果这些信息不经分析处理.再坚强的大脑也难以承受各类繁杂信息的狂轰滥炸。于是.头昏脑胀、心悸恍惚、胸闷气短、精神抑郁或烦躁不安等也就在所难免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