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856篇
  免费   3507篇
  国内免费   2491篇
耳鼻咽喉   272篇
儿科学   1143篇
妇产科学   474篇
基础医学   4990篇
口腔科学   411篇
临床医学   8513篇
内科学   6448篇
皮肤病学   987篇
神经病学   1302篇
特种医学   14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48篇
外科学   2345篇
综合类   17511篇
预防医学   5109篇
眼科学   351篇
药学   6475篇
  88篇
中国医学   3673篇
肿瘤学   3275篇
  2024年   442篇
  2023年   1760篇
  2022年   1488篇
  2021年   1986篇
  2020年   1836篇
  2019年   1768篇
  2018年   820篇
  2017年   1446篇
  2016年   1506篇
  2015年   1488篇
  2014年   2175篇
  2013年   2145篇
  2012年   2857篇
  2011年   3232篇
  2010年   2970篇
  2009年   2920篇
  2008年   3234篇
  2007年   3273篇
  2006年   3228篇
  2005年   3282篇
  2004年   2805篇
  2003年   2565篇
  2002年   2117篇
  2001年   1991篇
  2000年   1524篇
  1999年   1375篇
  1998年   1305篇
  1997年   1232篇
  1996年   1094篇
  1995年   1107篇
  1994年   932篇
  1993年   589篇
  1992年   530篇
  1991年   500篇
  1990年   451篇
  1989年   398篇
  1988年   162篇
  1987年   114篇
  1986年   89篇
  1985年   62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salidroside,SAL)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表型及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抗肿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用Lewis肺癌细胞株3LL、野生型C57BL/6和TLR4-/-C57BL/6小鼠,获取小鼠骨髓来源的DC前体细胞,经过培养分化成未成熟DC,收获第6天的DC,经磁珠分选后获得纯度较高的CD11c+DC。将细胞分成PBS组、SAL组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组,培养48 h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AL体外对DC表面分子、吞噬功能、TLR4通路和对T细胞杀伤能力的影响。结果:与 PBS 组比较,SAL组DC的表面分子CD80、CD86、MHC Ⅱ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 P<0.05)、吞噬功能显著下降(P<0.05)、TLR4 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野生型组比较,TLR4-/-组DC经SAL或LPS处理后,其表面分子CD80、CD86、MHC Ⅱ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与PBS组比较,SAL组刺激活化的CTL对肺癌3LL细胞的杀伤效应显著升高(P<0.05)。结论:SAL可以通过调控TLR4诱导DC成熟,从而提高T细胞的杀伤能力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电灼结合中药内服外洗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从2013年7月至2017年11月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治疗尖锐湿疣的患者14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74例。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电灼治疗;观察组患者在采用电灼基础上结合中药内服外洗共同治疗。结果观察组尖锐湿疣患者复发率为10.8%,低于对照组尖锐湿疣患者复发率2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复发组CD3+细胞、CD4+细胞水平、CD4+/CD8+细胞比值较未复发组低,而CD8+细胞水平较未复发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尖锐湿疣患者CD3+水平、CD4+水平、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尖锐湿疣患者,且观察组尖锐湿疣患者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尖锐湿疣患者CD8+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灼结合中药内服外洗能减少尖锐湿疣的复发率。在临床治疗中,监测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对尖锐湿疣患者治疗后的复发预估及相应增强免疫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3.
早产的影响因素很多,其中环境因素(包括微生物群)的影响最显著,且目前研究证实,阴道微生物组成对特定人种的早产风险有显著影响。2019年6月Nature Medicine 发表了一项以非洲裔人群为主(78%)的病例对照研究,以45例孕23?36周分娩的单胎妊娠孕妇为早产组,以90例足月妊娠(≧39周)的单胎孕妇为对照组,于早、中、晚孕期及分娩后采用拭子擦拭阴道和肛门进行取样。  相似文献   
44.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梅尔曼公共卫生学院、纽约长老会医院神经学研究所的Sacco等联合应用预先规定的亚组分析和探索性亚组分析,对华法林-阿司匹林复发性卒中研究(Warfarin-Aspirin Recurrent Stroke Study,WARSS)队列中不同基线亚组的任何治疗差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5.
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araginase,L-asp)是治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的重要药物,胰腺功能障碍是其严重毒副作用之一.以往强调为预防胰腺功能障碍,在使用L-asp时需要严格控制脂肪摄入,但有研究认为在L-asp停药后从低脂饮食过渡到普食阶段,由于饮食质量发生明显改变会造成胰腺分泌水平增加,从而诱发胰腺炎[1].为此,我们对L-asp化疗期间的患儿采用饮食干预,以期探索配合L-asp化疗顺利进行的合理饮食.  相似文献   
46.
47.
患者男,60岁,左股内侧斑块1年余增大伴破溃1个月。体检:左股内侧有一4 cm×8 cm红色浸润性斑块,质中,界清,中心破溃后形成直径1 cm,深约0.8 cm大小的溃疡。组织病理:真皮全层以淋巴样细胞为主的混合性炎细胞浸润。淋巴细胞核异型性明显,免疫组化:CD3(+),CD20(+),CD30(+),CD56(-)。确诊。  相似文献   
48.
心跳骤停后的亚低温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海放  曹钰 《华西医学》2006,21(3):639-640
随着全球对心肺复苏认识的逐渐加深,人们对基础心肺复苏技术的掌握,心跳骤停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的成功率也越来越高,而高级生命支持和持续生命支持也就受到了更多的重视,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恢复被认为是持续生命支持的核心。在中枢神经系统复苏尤其是脑复苏中,低温治疗已经逐渐成  相似文献   
49.
癫痫是以脑部兴奋性过高的灰质神经元群突然过度重复异常放电、大脑功能暂时性失常的一种综合症。其发作具有突然性、暂时性和反复性。发作时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感觉障碍、肢体抽搐、行为异常或自主神经的功能障碍。祖国医学将癫痫分为癫症和痫症两种,痫症也称“羊痫风”或“羊角风”。在近八年的临床实践中采用中药制剂癫痫散对各种癫痫进行治疗,尤其是对临床表现为:大发作、小发作及失神样发作的治疗,均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29例患者均除非先天脑部严重病变如先天大脑发育不全、脑积水等。其中未服西药组15…  相似文献   
50.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中脑组织氧分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过程中患者颅内压及脑组织氧分压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8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亚低温组入院后或术后立即给予亚低温治疗,保持肛温在32~34℃,持续24h~5d;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两组均观察颅内压(ICP)和脑组织氧分压(PbtO2)变化。结果亚低温组治疗后,ICP明显下降,PbtO2逐渐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亚低温治疗能降低脑外伤后增高的ICP,提高PbtO2;伤后24h内持续PbtO2<5mmHg预示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