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3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3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77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60篇
  1篇
中国医学   55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5 毫秒
11.
中医古籍中没有淡粉舌这一概念.笔者经过长期的临床实验.提出了这一崭新概念.并确立了淡粉舌与消渴病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2.
13.
业师叶孝曾是苏州市中医院名老中医,少年随父兄学医;行医五十余载,善用寻常之方,出奇制胜,兹举先生临证验案,以飨读。  相似文献   
14.
消渴之名,始见于《黄帝内经》,并依其病因及临床证候之不同, 而有消瘅、膈消,肺消,消中等病名,如提出“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胃热则消谷,谷消故善饥”,在《内经》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5.
从中医养生学说论消渴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属祖国医学消渴病的范畴。发病率高 ,按WH0 1993年 10月的统计 ,全世界患病人数已达一亿二千万之多 ,而且每年还在以千分之一的惊人速度在增长。防治糖尿病对提高全人类的身体素质 ,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从中医养生学角度谈一谈对消渴病的防治。养生是祖国医学特有的概念 ,是以延缓衰老 ,延年益寿为目的 ,以自身调摄为主要手段的一系列综合性保健措施 ,它以人与天地相参 ,人与自然融合、形神合一、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 ,以协调阴阳、养神、裕气、保精为基本原则 ,故养生学对消渴病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1 运动养生法从运动生理…  相似文献   
16.
《素问·通评虚实论》云 :“凡治消瘅 ,仆击、偏枯、痿厥 ,气满发逆 ,甘肥贵人 ,则膏粱之疾也 ,隔塞闭绝 ,上下不通 ,则暴忧之病也 ,暴厥而聋 ,偏塞闭不通 ,内气暴薄也 ,不从内外中风之病故瘦留著也。”历家对此文的阐释均认为是内经对多种疾病的记载 ,笔者认为此文只是论述了消渴病以及其病变过程中的并发症。如其中论述的“中风”不是一般的内外中风 ,而是消渴病久病后并发的中风 ,故有云“不从内外中风之病”。这种中风有其自身的特点 ,即“故瘦留著也” ,可见这段经文不是分别记载多种疾病 ,而是专论消渴一病及其并发症。关于消渴病及其…  相似文献   
17.
朱丹溪,名震亨,字彦修(公元1281年~1358年),元代金华人(现浙江义乌县人),为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对杂病的研究有独到之处,素有“杂病用丹溪”之说。朱氏对消渴的论治,充分体现了他的学术思想特点,也对后世消渴病的治疗有所启发。下面谈谈笔者对丹溪论治消渴病的体会。1“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是消渴病产生的内在根据朱丹溪运用他的哲学思维方式对自然进行观察,得出结论是:“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在《格致余论》中,他指出:“人受天地之气以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何以言之?天地万物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拟温阳益气汤加减对消渴病虚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脾肾阳虚型消渴病78例,按数字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温阳消浊汤加减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为1个疗程,对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以及症候群等变化进行观察。结果:1治疗后两组餐后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糖较治疗前均降低,实验组空腹血糖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明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实验组血清肌酐(Screw)、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GFR)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9.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97%,实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χ2=5.682,P0.05)。实验组便秘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仅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阳益气汤加减能明显改善消渴病虚型便秘,对患者的肾功能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让传统的中医方法,在消渴病慢长的康复过程中,不受条件限制,使之成为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方法:将慢病随访工作以中医理论知识为指导,运用中医的药膳方、运动疗法、情志调护、适宜技术和中药等方法进行健康管理。结果及结论:规范了消渴病人的管理,有效地提高了空腹血糖控制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消渴病古今有异,今人以气阴两虚为本,燥热痰瘀为标,应辩证辨病相结合,同时注重去邪生新。治疗方面:应以健脾益肾为基本原则,祛浊化瘀贯彻始终,舒畅三焦以调畅气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