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99篇
  免费   395篇
  国内免费   209篇
耳鼻咽喉   29篇
儿科学   60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260篇
口腔科学   55篇
临床医学   924篇
内科学   331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59篇
特种医学   26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385篇
综合类   2115篇
预防医学   967篇
眼科学   44篇
药学   1036篇
  12篇
中国医学   544篇
肿瘤学   85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32篇
  2022年   189篇
  2021年   265篇
  2020年   285篇
  2019年   233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191篇
  2015年   186篇
  2014年   314篇
  2013年   382篇
  2012年   370篇
  2011年   381篇
  2010年   365篇
  2009年   295篇
  2008年   449篇
  2007年   298篇
  2006年   240篇
  2005年   299篇
  2004年   219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180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120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用神经网络法预测药物在体透过人皮肤的渗透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预测药物在体透过人皮肤的渗透性。方法:以正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分子体积(V)、氢键酸度(∑β2^H)和氢键碱度(∑β2^H)等理化参数作为输入层神经元,以药物在一定时间内在体透过人皮肤的透过比的对数值(R,透过量/未透过量)作为输出层神经元,建立起合适的BP(Back—propagation)神经网络。结果:17个药物在一定时间内在体透过人皮肤的透过比的神经网络计算值和实测值均相当符合。结论:用BP神经网络法可以较好地预测药物在体透过人皮肤的渗透性。  相似文献   
72.
过去的化学实验课,学生们都是按照讲义上的要求一步不差地去做,结果是虽然验证了课堂讲授的基本理论知识,但印象并不是太深刻.且不能使学生更好地开辟思维,扩大课堂讲授的知识。进行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巩固理论知识的一个好的方法,通过实践也证明了上述结论。下面,我将学生自行设计的“物质分配系数的测定”实验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73.
目的研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手术中采用中度低温合并低流量灌注技术的可行性。方法30例手术患儿体外循环降温至肛温25.6±0.84℃,食管温度24.1±1.32℃,鼓膜温度23.8±1.41℃,维持流量1.23±0.09L/minm2,转流时间95.4±34.6分钟,主动脉阻断时间51.4±20.2分钟,低流量维持时间45.7±22.4分钟。结果低流量灌注时静脉血氧饱和度均在80%以上,除1例外,其余均无缺氧酸中毒的血气表现,血乳酸值也未升高,术后恢复良好。结论中度低温体外循环选用低流量灌注可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有利于减少长时间高流量灌注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4.
336例创伤数据对中国人创伤评分权重系数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评价国内对TRISS评分权重系数的修订,对336例创伤患者分别用国外权重和国内权重评定伤情后进行比较。方法336例采用TRISS法计算生存概率Ps,所需权重分别采用新近报道的国内权重和国外MTOS权重。Ps≥0.5预测生存,Ps<0.5预测死亡,将预测生死与实际生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中国人权重在敏感性和区别度方面高于国外权重,误判率低于国外权重。结论中国人权重对中国人的创伤程度评估有价值,为进一步精确修订权重,建议建立大型中国人创伤数据库  相似文献   
75.
PTSD症状自评量表的信效度初步评价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目的:编制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自评量表。方法:根据诊断标准和Kubany的痛苦事件量表相结合来编制量表;在284名大学生、87名受灾居民和70名消防官兵中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量表的一致性系数为0.88-0.94,重测信度为0.83-0.88,与SCL90的焦虑、抑郁和恐怖因子的相关性在0.73以上,与DSM-IV的诊断符合率在90%以上。结论:量表有很好的信效度.可以用于评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及其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6.
目的:翻译和修订无望抑郁症状问卷,并测试中文版的信效度。方法:用翻译的无望抑郁症状问卷和Beck抑郁量表对大学生进行两次测试。结果:①修订的无望抑郁症状问卷中文版的探索性主成分分析显示,无望抑郁症状问卷由8个因子组成,累计贡献率为62.733%,因素负荷为0.548~0.937;②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本问卷的8个因子可以合并成一个高阶因子,二阶因子模型是拟合度最优的模型;③各分量表与问卷总分的相关系数在0.524-0.810之间(P〈0.01),各分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328~0.660之间(P〈0.01);④本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24,分半系数为0.7223,重测信度为0.8322。结论:修订的中文版无望抑郁症状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指标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作为大学生的无望抑郁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77.
在39只失血性休克大鼠中,用激光多普勒微循环血流计及ELISA法测定静脉注射多巴胺前后小肠微循环增流量及血清TNF浓度的变化。结果发现随休克发展,小肠微循环血液灌流量进行性减少,TNF浓度升高。多巴胺(40μg/100gB.W.)治疗可增加小肠微循环血液油流量和降低血清TNF浓度。两者间呈显著性相关(r=0.897,P<0.01)。作者认为,多巴胺通过增加小肠微循环血液灌流量,改善肠壁屏障功能,减少内毒素入血,从而降低血清TNF浓度,保护了脏器功能和减轻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78.
本文在研究分析了CMOSens质量流量计和控制器的基础上,研究设计了一套能与呼吸机周期同步且成比例地释放NO标气的NO输送系统,并用N O/NO 2电化学传感器连续监测治疗气中NO浓度和二氧化氮(NO 2)浓度。在NO治疗气浓度为20 ppm的情况下,通过整定系统软件参数后,呼吸机的吸气流量和NO供给流量的相位差为0,NO检测浓度相比较整定前的检测值平均增大2.15 ppm,更接近于NO设定浓度值,NO 2检测浓度≤0.2 ppm属于安全范围。结果表明经过整定后的系统系实现了和呼吸机周期同步地供给NO标气,并且提高了NO治疗气的精度、降低了NO由于被氧化而生成NO 2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9.
背景:腰椎管狭窄症后路手术除术中出血和术后引流外,还存在大量的"隐性失血"。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可能会影响围术期出血尤其是隐性失血,此前并无报道。目的:针对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腰椎管狭窄患者与非类风湿性关节炎行腰椎后路手术时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隐性失血情况进行对比,并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隐性失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了65例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腰椎管狭窄患者(类风湿性关节炎组),筛选87例未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腰椎管狭窄患者(非类风湿性关节炎组),所有患者均采取椎弓根螺钉+钛棒+椎间融合器内固定系统进行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和后外侧融合治疗,术中行自体骨后外侧植骨。提取信息包括人口统计学信息、类风湿性关节炎信息(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Steinbrocker分级、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手术信息以及出血量相关指标。以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隐性失血作为主要指标;以手术时间、术前术后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及其变化值、手术前后贫血数量、术后新发贫血数量、自体血和异体血输注量等作为次要指标。结果与结论:①类风湿性关节炎组腰椎管狭窄患者平均年龄为(65.97±8.02)岁,平均体质量指数为(25.76±3.68)kg/m^2,非类风湿性关节炎组中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和手术节段数上均与之匹配;②类风湿性关节炎组中患者平均病程为(16.78±12.73)年,其中单药或联合口服改变病情抗风湿药者最常见,2组在椎弓根螺钉数和椎间融合器置入数量上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2组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③主要结果对比显示2组在总失血量、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而隐性失血以及隐性失血所占总失血量比例在非类风湿性关节炎组中更低(P<0.001,0.012);根据手术节段数进行分层分析,长节段(≥3节段)手术中非类风湿性关节炎组中隐性失血和隐性失血所占总失血量比例均优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组;④次要指标对比红细胞压积改变值(P=0.021)在非类风湿性关节炎组小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组但血红蛋白减小值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术后2组新发贫血以及贫血加重情况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异体血输注和手术时间相比差异也无显著性意义;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组患者隐性失血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Steinbrocker级别高、未服用改变病情抗风湿药、血红蛋白变化和输注异体血为隐性失血的独立危险因素;⑥提示类风湿性关节炎组和非类风湿性关节炎组在总失血量、术中出血、术后引流和手术时间上无差异,而隐性失血以及隐性失血所占总失血量比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组高于非类风湿性关节炎组,尤其是长节段手术;类风湿性关节炎组的Steinbrocker分级高、未服用改变病情抗风湿药、血红蛋白改变较多以及输注异体血为隐性失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0.
本文研究心肌动力学宏观层次上的心脏腔室整体力学特性,并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左心室压力—主动脉流量二维关系的研究拓展成左心室压力—主动脉流量—时间的三维关系,用模拟实验的方式得到了此三维曲面图,将心脏力学的研究推进了一步。该曲面不仅是心脏做功能力的刻画,而且是心肌细观本构特性的宏观体现,对于深刻认识心脏泵血功能,心肌本构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