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06篇
  免费   1626篇
  国内免费   1034篇
耳鼻咽喉   64篇
儿科学   89篇
妇产科学   48篇
基础医学   389篇
口腔科学   178篇
临床医学   2805篇
内科学   1248篇
皮肤病学   72篇
神经病学   283篇
特种医学   489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641篇
综合类   7320篇
预防医学   1104篇
眼科学   92篇
药学   8464篇
  35篇
中国医学   7755篇
肿瘤学   185篇
  2024年   147篇
  2023年   430篇
  2022年   414篇
  2021年   578篇
  2020年   563篇
  2019年   734篇
  2018年   450篇
  2017年   718篇
  2016年   732篇
  2015年   827篇
  2014年   1336篇
  2013年   1434篇
  2012年   1764篇
  2011年   1896篇
  2010年   1663篇
  2009年   1725篇
  2008年   1857篇
  2007年   1712篇
  2006年   1535篇
  2005年   1655篇
  2004年   1402篇
  2003年   1392篇
  2002年   1143篇
  2001年   939篇
  2000年   727篇
  1999年   616篇
  1998年   530篇
  1997年   491篇
  1996年   423篇
  1995年   339篇
  1994年   278篇
  1993年   188篇
  1992年   164篇
  1991年   132篇
  1990年   94篇
  1989年   99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目的建立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的U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结合Q-TOF-MS法及IT-TOFM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采用水(含体积分数0.2%甲酸)-乙腈(含体积分数2%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_(18)(150 mm×2.1 mm,1.8μm)色谱柱,同时采用LC-Q-TOF-MS法提供的化合物准确相对分子质量和LC-Q-TOF-MS法分析获得的化合物多级质谱信息对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进行成分分析。建立了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的UPLC指纹图谱集与共有模式,并以夹角余弦与相关系数对21批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样品进行相似度评级。结果鉴定酚酸类化合物23个;21批样品的相似度均大于0.960,确立了指纹图谱共有模式中的23个特征吸收峰。结论本方法可用于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验证丹参二萜醌类活性成分对胰腺癌和多发性骨髓瘤的抑制效应,阐明其诱导胰腺癌和多发性骨髓瘤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胰腺癌细胞AsPC-1、BxPC-3用含10% gibco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培养,按隐丹参酮组(30μM)、丹参新酮组(15μM)、去氢丹参新酮组(15μM)分别加药处理。cell-counting-kit-8(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AnnexinⅤ-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相关PKC同工酶磷酸化水平;对AsPC-1和BxPC-3细胞进行siRNA转染,Western Blot检测相关PKC同工酶磷酸化水平。结果 隐丹参酮组AsPC-1、BxPC-3细胞存活率分别为40.1%±5.0%、36.2%±5.4%;丹参新酮组AsPC-1、BxPC-3细胞存活率分别为52.1%±5.1%、47.2%±5.7%;去氢丹参新组AsPC-1、BxPC-3细胞存活率分别为46.1%±5.0%、42.2%±5.4%(P<0.0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AsPC-1组内空白对照组、隐丹参酮组、丹参新酮组、去氢丹参新酮组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4.71%、30.10%、52.26%、42.30%;BxPC-3组内空白对照组、隐丹参酮组、丹参新酮组、去氢丹参新酮组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5.10%、30.66%、33.76%、51.76%(P<0.01)。Western Blot检测显示隐丹参酮组、丹参新酮组、去氢丹参新酮组较空白对照组,胰腺癌AsPC-1、BxPC-3细胞p-PKD/PKCμ ser916、p-PKCδ thr505、p-PKD/PKCμ ser744/748的水平降低。Western Blot检测显示,siRNA沉默胰腺癌AsPC-1、BxPC-3细胞PKCδ,胰腺癌AsPC-1、BxPC-3细胞PKD/PKCμ ser744/748的磷酸化水平下调。结论 隐丹参酮、丹参新酮、去氢丹参新酮通过抑制PKCδthr505的磷酸化水平,继而PKD1μser744/748磷酸化水平下调,从而显著促进胰腺癌AsPC-1和BxPC-3细胞凋亡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中成药》2019,(10)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盐酸纳美芬对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给予盐酸纳美芬,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疗程3 d。然后,检测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清醒时间、心肌酶(CK、cTnI、CK-MB)、神经递质(DA、NE、5-HT)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缓解时间、清醒时间显著缩短(P0.05)。治疗后,2组心肌酶活性、神经递质水平显著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联合盐酸纳美芬可改善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心肌酶活性和神经递质水平,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大剂量丹参联合硫酸镁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基础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大剂量丹参联合硫酸镁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3.3%,明显好于对照组的47.2%(P<0.05)。观察组中有2例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2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丹参联合硫酸镁用于酒精性肝硬化的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使患者的肝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BoNT)已成为现代医学最具多用途的治疗药物之一。通过将肉毒毒素注射到特定过度活动的肌肉中,可以阻断神经和肌肉之间的信号传导,引起肌肉的松弛性麻痹,从而达到治疗的功效。从业者应熟悉各类产品的特性,以实现安全有效地使用。除了已经上市的众多肉毒毒素产品外,目前还在开发其他新型制剂,这些产品将会进一步扩大肉毒毒素的适用范围,以及给患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62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则给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比观察两组脑梗死患者近期疗效、神经功能(SSS)、日常行为能力(BI)评分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SSS评分及B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SSS评分及B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体内hs-CRP和NS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s-CRP和NSE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在实施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能够促进患者康复,并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行为能力,降低患者体内hs-CRP和NSE水平,保护并修复受到损伤的血管壁,降低血液的黏稠度。  相似文献   
19.
20.
风湿性关节炎是临床上难治之症之一,分急、慢两个阶段。具有变化大、反复发作等特点。应用单纯西药很难将其治愈,因此,我们从去年开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对风湿性关节炎治疗15例,并随机选15例为对照组观察治疗,收到较好疗效。现分述如下:1临床资料 在所选用的15例临床病例中,男9例,女6例,年龄最小者7岁,最大40岁,平均年龄16.5岁;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治愈7人,好转6人,无效2人;总有效数占发病数86.67%;与随机抽样选择的15例单纯西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病例总结比较对照,有明显差异。病例总结表明应用中西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着显著效果,见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