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3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44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56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30篇
内科学   429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41篇
特种医学   4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52篇
综合类   635篇
预防医学   331篇
眼科学   54篇
药学   338篇
  7篇
中国医学   176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长病程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患者出现明显的高胰岛素血症很少见,我们收治了一例此类患者,并意外发现其伴发的高胰岛素血症在治疗肾病综合征大剂量激素使用过程中完全缓解,血糖波动得到控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2.
目的 研究与传统无创血压(non-invasive arterial pressure,NIAP)监测相比,剖宫产脊椎麻醉(简称脊麻)时连续无创血压(continuous non-invasive arterial pressure,CNAP)监测是否有利于维持产妇血流动力学稳定。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在脊麻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2组,CNAP组(CS组)和NIAP组(N组)。血压的管理采用相同的方案,N组根据NIAP测定的血压数据,CS组根据CNAP测得的数据。我们比较了CNAP与NIAP监测的准确性和精确性,使用Bland-Altman散点图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记录两组产妇脊麻后低血压出现时间、低血压的发生率和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时间。结果 根据2 270对数据,CNAP与NIAP在SBP、DBP和MAP平均偏倚(NIAP-CNAP)和标准差分别为(-4±14)mmHg、(-9±14)mmHg和(-6±13)mmHg。脊麻后两组严重低血压发生率CS组明显低于N组(11.1% vs.28.9%,P=0.035),CS组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时间明显长于N组(93.5% vs.83.7%,P=0.01)。结论 与NIAP监测相比,剖宫产脊麻时CNAP监测有利于维持产妇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介质及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51例下肢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4例)和研究组(67例),两组均接受腰硬联合麻醉,研究组在手术切皮前30 min静脉注射8 mg氯诺昔康,对照组在手术切皮前30 min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手术前后疼痛介质及血糖的变化、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β-内啡肽(β-EP)水平、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血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PGE2、SP、VAS低于对照组(P<0.05),β-EP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糖值均上升(P<0.0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有头晕、恶心呕吐及瘙痒发生,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诺昔康超前镇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式,可降低术后疼痛介质及血糖的变化幅度,减轻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利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泵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胰岛素泵治疗,观察组予胰岛素泵联合利格列汀5mg每日1次治疗,直至血糖达标。通过指尖血糖和动态血糖监测(CGM)评估血糖波动。比较两组血糖达标时间和达标时胰岛素的使用总量,血糖达标后血糖波动指标及低血糖发生率,以及胰岛素敏感性变化。结果:观察组平均血糖水平(MBG)6.52±0.83 mmol/L,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3.56±0.86 mmol/L,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1.62±0.49 mmol/L,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6.36±1.17 mmol/L,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0.95±0.36 mmol/L,餐后血糖曲线下面积(GAUC)5.47±0.79,高血糖时间比(PT10.0)(4.09±2.52)%,低血糖时间比(PT3.9)(4.03±2.53)%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分别为7.82±1.56天和6.04±1.09天,达标所需胰岛素总量分别为46.25±8.87 U和39.93±3.15 U,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和胰岛素使用总量均小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与治疗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利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泵治疗与单用胰岛素泵治疗比较,更能有效减少血糖波动,降低低血糖风险,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95.
96.
我来当医生     
《糖尿病之友》2012,(10):86-86
张女士,62岁,患2型糖尿病6年。去年因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住院治疗。出院后用胰岛素治疗,诺和灵R早、中、晚餐前各12单位、8单位、10单位,血糖控制较好。近一个多月,饮食、运动没变化,也无情绪波动、失眠等其他问题,但血糖有些升高。  相似文献   
97.
一名患1型糖尿病10年的26岁女子,以前一直使用人胰岛素(R+N)每日4次皮下注射,血糖波动较大,在2.0~25.5mmol/L之间。她的家人十分苦恼:如果想使血糖达标而增加胰岛素剂量,则低血糖经常发生;可要想避免低血糖而减少胰岛素用量,则血糖控制不理想。  相似文献   
98.
刘女士的父母均有糖尿病。由于血糖长期控制不好,母亲于三年前死于糖尿病肾病,如今父亲也因脑中风瘫痪在床。也许是遗传的缘故,今年刚过40的刘女士,6年前就被查出有糖尿病。当时除了血糖高以外,血压、血脂、心电图等指标均正常。  相似文献   
99.
叶秋怡  戴雨濛  刘茜  董林  张薇薇 《安徽医学》2022,43(12):1373-1377
目的 探究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3月(含随访时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01例血糖控制不佳,且既往未使用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的2型糖尿病肾病住院患者,不含达格列净治疗作为对照组(n=51),含达格列净治疗作为观察组(n=50),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波动及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的差异。结果 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平均血糖(MBG)、血糖变异度(CV)、平均血糖标准差(SD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高血糖(动态血糖值>10mmol/L)和低血糖(动态血糖值<3.1mmol/L)发生率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幅度大(P<0.05);两组患者治疗1、3、6个月后UACR也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UACR较对照组下降幅度大(P<0.05)。结论 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在控制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糖方面更为稳定,且较少出现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同时还可以有效降低UACR。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分析ICU患者血糖波动幅度(MAGE)与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1月在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ICU接受治疗的患者74例设为ICU组,并根据APACHEⅡ评分分为A组、B组,各37例。A组APACHEⅡ评分低于25分,B组APACHEⅡ评分高于或等于25分。同期选择7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患者入院1个月有29例死亡作为死亡组,45例未死亡作为存活组。观察血糖波动幅度情况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A组、B组的MAGE、CRP、TNF-α及IL-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B组的MAGE、CRP、TNF-α及IL-6明显高于A组(P<0.05)。死亡组的MAGE与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结论在ICU治疗中,通过对血糖波动幅度进行检测能有效判断治疗效果,为临床医生判断病情并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法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