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26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9篇
中国医学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9 毫秒
11.
目的:分析正己烷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神经肌电图动态变化的特点。方法回顾分析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19例,对比发病6、8个月时的神经肌电图动态变化,观察末端潜伏期、波幅、传导速度各指标及肌电检查的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UAP)时限、安静时自发电位发生情况。结果发病6个月时患者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运动传导末端潜伏期、波幅、传导速度3个观察指标与正常参考值比较,至少出现1个指标异常(P <0.05);正中神经、尺神经、腓肠神经感觉传导波幅、传导速度与正常参考值比较,波幅降低,传导速度减慢(P <0.05);肌电检查表现为 MUAP 不能引出、时限延长及安静时自发电位增多;但发病8个月比6个月时神经肌电图各观察指标改善不明显(P >0.05)。结论慢性正己烷中毒导致周围神经损害是明确的,但神经肌电图改善较慢,应延长其检查间期,以免给患者增加伤痛及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调查我市LED企业中使用正己烷岗位的哨点现状。方法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检测LED企业中正己烷的浓度,并对工作人员的健康情况及个人的防护状况进行检测调查。结果所调查的40家LED企业中正己烷浓度的合格率为100%,对厂中1211名员工进行相关的健康检查,被诊断为慢性正己烷中毒的员工0例,其中有防护意识的员工占75.4%(913/1211),相关的防护工具多为口罩及橡胶手套。结论我市LED企业中正己烷浓度的合格率较高,但是工人的防护意识较低,对有效的防护用品的使用率较低,应该提高员工的防护意识,加强对正己烷危害企业的监督和管理,降低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企业工人对正己烷职业危害个人防护的认知现状,从一线工人的自我意识和个人感受的角度,掌握他们认知方面的薄弱环节现状,为针对性的加以应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了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正己烷涉及企业的接触岗位的工人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工人总的正己烷职业危害个体防护知识知晓率为49.5%,对于"出现正己烷中毒类似症状后的做法"、"安全使用"和"接触岗位"方面的知晓率较高,分别为达78.9%、77.5%和71.1%,"侵入途径"、"应急救援"、"含有溶剂"和"防护措施"几类知识的知晓率在50%左右,而"工作岗位禁忌"和"健康检查"的知晓率也仅为25%,知晓率以"临床症状"为最低,仅15.9%的工人识别出干扰项。"侵入途径"和"防护措施"两方面的知识知晓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相关性,"健康检查"方面的态度形情况成与行为持有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相关性。结论工人对于正己烷职业危害个人防护方面存在认知薄弱环节和误区,职业卫生相关机构应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不断提升工人个人防护知识和技能,敦促工人个体做好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15.
对25例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的神经肌电图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提示肌电图改变与临床症状体征相符,运动和感觉神经同时受损,运动神经受损下肢比上肢严重,而感觉神经受损上肢比下肢严重,神经传导的恢复慢于临床表现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原料药泛昔洛韦中残留溶剂甲醇,乙酸乙酯,二氯甲烷和正己烷限度检查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顶空气相色谱法,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以水为溶剂,丁酮为内标,色谱柱为石英毛细管色谱柱:HP-1(30m×0.32mm,膜厚1.05μm)。结果:4种残留溶剂在对应于限度的50%~150%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4~0.9999),平均回收率为82.0%~113.0%。结论:方法简单、可靠、精确,可用于原料药残留溶剂含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拉米夫定中有机溶剂的残留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珂珂  谭丰苹 《中国药房》2007,18(19):1502-1503
目的:建立以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拉米夫定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DB-624石英毛细管柱,柱温采用程序升温,载气为氮气,流速为40mL.min-1,进样口温度为230℃,检测器温度为250℃,分流比为20∶1。结果:有机溶剂甲醇、乙醇、乙酸乙酯、正己烷和吡啶的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60.0~420.0(r=0.9993)、100.0~700.0(r=0.9998)、100.0~700.0(r=0.9997)、5.8~40.6(r=0.9991)、4.0~28.0μg.mL-1(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4%~100.1%(RSD=2.0%~3.2%);最低检出限为0.26~0.88ng;3批样品中5种有机溶剂残留量均符合《中国药典》要求。结论:本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方法:干燥的三七(4.5kg)用热甲醇(60℃)提取3次,提取物真空浓缩得残余物825g。进一步用正己烷、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提取、分配,得正己烷提取物(29.3g)、乙酸乙酯提取物(15.8g)、正丁醇提取物(522g)。正己烷和乙酸乙酯提取物上硅胶柱层析(正己烷-乙酸乙酯=6:1,洗脱),得10部分。每部分反复用硅胶柱层析,HPLC和制备TLC纯化,得到化合物1~20、22和23。正丁醇提取物上硅胶柱层析(氯仿-甲醇=100:1洗脱)分离得到化合物21。1为新化合物,2~23为已知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正己烷中毒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己烷是工业上广泛应用的有机溶剂,其代谢产物2,5-己二酮已被证实为周围神经毒物。现将我院收治的9例中度正己烷中毒致周围神经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根据慢性正己烷中毒的临床表现,对4例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加强肢体功能锻炼,使其尽快恢复自理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