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75篇
  免费   1344篇
  国内免费   1679篇
耳鼻咽喉   24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93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970篇
内科学   530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307篇
特种医学   1707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7973篇
综合类   12220篇
预防医学   2053篇
眼科学   190篇
药学   3930篇
  60篇
中国医学   12201篇
肿瘤学   140篇
  2024年   248篇
  2023年   843篇
  2022年   680篇
  2021年   919篇
  2020年   947篇
  2019年   929篇
  2018年   371篇
  2017年   796篇
  2016年   949篇
  2015年   1074篇
  2014年   2257篇
  2013年   2258篇
  2012年   2973篇
  2011年   3418篇
  2010年   2904篇
  2009年   2770篇
  2008年   2764篇
  2007年   2708篇
  2006年   2388篇
  2005年   2410篇
  2004年   2331篇
  2003年   2164篇
  2002年   1898篇
  2001年   1698篇
  2000年   1339篇
  1999年   1165篇
  1998年   944篇
  1997年   773篇
  1996年   654篇
  1995年   520篇
  1994年   385篇
  1993年   245篇
  1992年   210篇
  1991年   126篇
  1990年   100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而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是传统手术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新术式。微创手术的应用,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精心的术前准备,细致的术后观察和正确的功能锻炼指导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2.
目的:进一步探讨经皮穿刺臭氧溶核术(POC)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可靠性、安全性、实用性及与其他微创治疗的对比。方法:采用细针经皮穿刺,椎间盘内、外双注射法。浓度选择45~55mg/L,O2盘内氧化用量40~90ml,盘外及椎间孔附近10ml,平均住院日5天。结果:共治疗602例,共1078个间盘,其中单间盘238例、双间盘255例、三间盘106例、四间盘3例。最大年龄83岁、最小年龄17岁,随访3~24个月以上,优良率为87.9%。40%患者在治疗12小时内出现轻微不良感觉,24小时内自行缓解。与其他微创介入技术比较,突出优势为安全性极高,痛苦极小,操作简便、易掌握。投入成本及患者负担费用明显较低。结论:①经过前期小量病人试用后,近2年临床大量病人应用及观察研究。经皮穿刺臭氧溶核术(POC)非常适合作为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首选方法;②基层医院开展此技术,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53.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疗效。方法2002年6月~2004年12月我院对36例椎间盘源性腰痛,采用英国DIOMED公司半导体激光仪,激光功率15W,每个激光脉冲持续1s,间隔1s,照射能量800~1200J。VAS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15~60min,平均30min。32例出现“疼痛复制效应”。36例随访6~36个月,平均11个月,32例有效(术后VAS评分改善≥3分18例,≥分14例),4例无效,有效率88.9%(32/36)。结论PLDD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安全、有效、微创。  相似文献   
54.
目的:评价胶原酶溶解术的近、中、远期疗效。分析机制、适应证等与疗效的关系。方法:按统一的适应证选择标准、治疗方法,对行胶原酶溶解术、资料完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最佳适应证l279例进行复诊、书信、电话等方式随访观察,随访时间和例数分别为:0.5~1年(近期)105例,2~4年(中期)593例,6~8年(远期)58l例,按统一的疗效标准评价胶原酶溶解术的近、中、远期疗效。结果:最佳适应证近期、中期、远期优良率分别为96.1%、85.4%、84.8%。结论:在诊断明确、最佳适应证范围内、规范操作的前提下,胶原酶溶解术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5.
MED—Ⅱ型椎间盘镜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手术系统。该系统在患部做一约1.5cm小切口,沿切口放入一个带有微手术摄录像系统的小导管,微摄录像机将病变区组织高清晰度地放大64倍并投射到电视监视器上。医生通过仅有1.5cm管径的导管直接松解粘连神经,扩大狭窄的侧隐窝和神经根管,咬除肥厚的黄韧带和钙化的后纵韧带,直接摘除突出和脱出的椎间盘组织,从而有效解除神经根压迫。  相似文献   
56.
1病例报告患者,男,45岁.入院前3d睡觉时忽觉右眼胀痛伴视物重影来我院。既往无高血压、动脉硬化、肿瘤及眼外伤等病史。查体:右眼视力1.0,眼球各个方向运动爱限,伴眼球转动疼痛。眼位正,眼球向正前方凸出,Hertel眼球突出计测右眼球突出度17mm,右眼突出度14mm。触诊眶缘完整,眶压较高,按压无还纳,压痛阴性,结膜无水肿,角膜及晶状体透明,眼底未见明显异常,眼压21mmHg.右眼视力1.0,眼前节及眼底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57.
为探讨IL-1、NO及组织胺在腰椎间盘突出中的作用及广龙昊膏药的治疗效果,将60只大鼠造模并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造模组(B组)、广龙昊膏药组(C组)和奇正止痛膏组(D组),观察其神经根周围局部组织中IL-1、NO及组织胺的含量。结果显示,B组中的IL-1、NO及组织胺较A组显著升高(P〈0.01)。C组、D组较B组明显下降(P〈0.01)。表明大鼠腰椎间盘突出模型中细胞因子IL-1、NO及组织胺明显增加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中的潜在始动或促进因素,而C组能显著降低神经根局部中IL-1、NO及组织胺的含量,说明广龙昊膏药作用部分是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活性实现的。  相似文献   
58.
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多发、常见病。我们通过推拿、牵引、中药辨证施治,理疗和适当休息进行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综合治疗,缩短疗程和抗复发,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59.
60.
临床上有许多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discprolapse,LDP)患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主要靠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椎管造影、CT扫描等辅助检查。而应用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evokedpotential,SEP)来判断腰骰神经根损伤,近来受到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关注。目前已有一些报道,但效果不定。我们自1993~1996年对113例临床表现典型并经手术证实的LDP患者作SEP检查结果分析总结,以期探讨SEP在诊断LDP方面的应用价值。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