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22篇
  免费   1009篇
  国内免费   1033篇
耳鼻咽喉   49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1325篇
口腔科学   4980篇
临床医学   3324篇
内科学   563篇
皮肤病学   61篇
神经病学   308篇
特种医学   959篇
外科学   5405篇
综合类   10414篇
预防医学   1551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4512篇
  81篇
中国医学   2895篇
肿瘤学   61篇
  2024年   192篇
  2023年   672篇
  2022年   506篇
  2021年   744篇
  2020年   870篇
  2019年   890篇
  2018年   401篇
  2017年   811篇
  2016年   1002篇
  2015年   1186篇
  2014年   1935篇
  2013年   2040篇
  2012年   2447篇
  2011年   2652篇
  2010年   2295篇
  2009年   2202篇
  2008年   2212篇
  2007年   2053篇
  2006年   1782篇
  2005年   1829篇
  2004年   1566篇
  2003年   1408篇
  2002年   1017篇
  2001年   771篇
  2000年   576篇
  1999年   429篇
  1998年   385篇
  1997年   312篇
  1996年   296篇
  1995年   241篇
  1994年   209篇
  1993年   153篇
  1992年   121篇
  1991年   99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99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991.
目的:本文就一次性根充法应用于牙髓炎临床治疗中的价值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析。方法选择我单位口腔中心自2013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牙髓炎患者68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34例,观察组行一次性根充法治疗,对照组行分次根充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及舒适程度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0.05);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0.05);观察组患者舒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0.05)。结论一次性根充法应用于牙髓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显著,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疼痛程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2.
目的隐裂牙伴牙髓炎行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的疗效。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隐裂牙伴牙髓炎患者128例,对照组64例予多次根管充填治疗,观察组64例予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比较两组术后疼痛评分(VAS)、临床治疗效果,及手术时间。结果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法治疗隐裂性牙髓炎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并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分析闭合复位髓内外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采用闭合复位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anti-rotation nail,PFNA)固定治疗的23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男110例,女122例,年龄65~86(平均78.65)岁。骨折AO分型:稳定性骨折(A1.1型至A2.1型)1 4 5例,不稳定骨折(A 2. 2型至A 3. 3型) 8 7例。记录患者末次随访的髋关节Harris评分以及内固定情况,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影响内固定失败的因素。结果:截至2018年5月,215例患者完成随访,随访率为92.67%(215/232),随访时间在15~39(平均25)个月,有17例患者在随访12个月后陆续失访。232例患者中,16例(6.90%)出现内固定失败。其中DHS固定失败6例,PFNA固定失败10例。最后一次随访(17例患者随访12个月时)髋关节Harris评分为58~90(平均81.9)分,优、良、可、差分别有42,160,13和17例,优良率为87.07%。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骨质疏松(OR=267.31,P=0.002)、尖顶距(tipdistance,TAD)>25mm(OR=341.45,P<0.001)、不稳定型骨折(OR=22.19,P=0.020)、功能复位(OR=20.82,P=0.030)以及合并内科疾病(OR=4.61,P=0.041)是髓内外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骨质疏松、TAD>25 mm、不稳定型骨折、功能复位以及合并内科疾病均能引起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内固定失败,治疗期间应重视这些因素。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根皮苷联合索拉非尼对肝癌细胞能量代谢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将根皮苷5 μmol/L和(或)索拉非尼5 μmol/L作用于HepG2细胞48 h后,检测肝癌细胞活力、肝癌细胞葡萄糖摄取与细胞内ATP含量、caspase-3活力与凋亡细胞计数。结果:索拉非尼组肝癌细胞活力降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索拉非尼与根皮苷联合组肝癌细胞活力进一步降低,与其他各组(对照组、索拉非尼组及根皮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皮苷组葡萄糖摄取及ATP生成减少,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索拉非尼与根皮苷联合组葡萄糖摄取及ATP生成进一步减少,与其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索拉非尼组与根皮苷组caspase-3活力与细胞凋亡较对照组增强(P<0.05);索拉非尼与根皮苷联合组caspase-3活力与细胞凋亡进一步增强,与其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皮苷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ATP生成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来提高索拉非尼疗效。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不同年限藤梨根及其不同部位中多糖的含量。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及冷冻干燥法制备粗多糖样品,采用苯酚一硫酸法测定各样品中多糖的含量。结果多糖样品的线性范围为2.5~20μg/ml,平均回收率为102.2%。诸暨样品多糖的平均含量最高,浦江样品的最低;浦江4年的多糖含量低于浦江4年秋的多糖含量,磐安2009的多糖含量低于磐安2009秋的多糖含量;诸暨1年的多糖含量低于诸暨2年的多糖含量,而浦江4年的多糖含量低于浦江3年,并且低于浦江2年的多糖含量;浦江3年韧皮部的多糖含量低于其木质部的多糖含量。结论产地、年限、采收期对藤梨根中多糖的含量有影响,且其不同部位的多糖含量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慢性牙周炎症对牙髓感染的影响及重度牙周炎患牙的牙髓治疗时机和方案。方法 将443例重度牙周炎患牙分为基础治疗观察组及牙髓敏感干预组,牙周基础治疗后,牙髓敏感患者40例共计108颗患牙进行根管治疗,经6个月随访,通过对比分析基础治疗前、后(1、3、6个月)的牙髓活力检查(冷测、电测)及牙周临床检查结果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患牙牙髓敏感度经牙周基础治疗一个月后较治疗前有所增加,至治疗结束(6个月随访)患牙牙髓敏感度较治疗前无明显下降。根管治疗对于患牙牙周探诊出血指数(bleeding on probing, BOP)、牙周袋深度(probing depth, PD)及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 CAL)指标较非根管治疗组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基础治疗对于牙髓敏感症状的缓解作用并不明显;而根管治疗对于改善重度慢性牙周炎患牙的牙周基础状况作用亦不明显。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运用锥形束CT(CBCT)研究下颌前牙的根管变异情况。方法收集250例患者的1352颗下颌前牙的CBCT资料,运用配套软件对牙齿的冠状面、矢状面以及横断面进行影像学分析,统计和分析牙根数目、根管数目、根管类型、对称性分布等。结果 下颌切牙均为单根,下颌尖牙双根发生率为1.45%。下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双根管发生率分别为17.34%、34.08%、9.05%。双根管的发生呈对称性分布,一侧出现双根管时,对侧同名牙也为双根管的概率下颌侧切牙最高,为77.78%,中切牙次之,为72.97%,尖牙为64.00%。按照Vertucci根管分型,共观察到除Ⅳ型和Ⅷ型外的6种根管类型,其中以Ⅰ型为主,为80.00%,其次为Ⅲ型,为16.51%。结论下颌前牙根管系统复杂多变,其中下颌侧切牙双根管发生率最高,双根管以Vertucci Ⅲ型为主,锥形束CT是诊断下颌前牙根管变异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对磨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并对根管充填联合塑化治疗效果进行临床评价。方法选取到该校附属医院口腔科就诊的磨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实验组患者进行根管充填联合塑化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根管充填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45例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患者采用根管充填联合塑化治疗效果明显,总有效率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结论牙髓炎及根尖周病采用根管充填联合塑化治疗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超声下不同根管冲洗剂组合对感染根管内粪肠球菌灭杀效果的研究。方法选取使用根管治疗的粪肠球菌感染根管模型样本100例,随机均分为A、B、C、D 4组(n=25),A组采用1%次氯酸钠液+洗必泰液超声冲洗,B组采用1%次氯酸钠液+3%双氧水超声冲洗,C组采用1%次氯酸钠液+17%EDTA超声冲洗,D组单用1%次氯酸钠液超声冲洗,比较4组的细菌清除效果。结果 A组冲洗前菌落数为(7.59±0.18) CFU/mL,冲洗后为(2.56±0.62)CFU/mL,差值(5.02±0.56)CFU/mL;B组冲洗前菌落数为(7.58±0.16)CFU/mL,冲洗后为(3.06±0.67)CFU/mL,差值(4.51±0.59) CFU/mL;C组冲洗前菌落数为(7.60±0.19)CFU/mL,冲洗后为(3.11±0.73)CFU/mL,差值(4.48±0.46)CFU/mL;D组冲洗前菌落数为(7.61±0.21)CFU/mL,冲洗后为(4.96±0.45)CFU/mL,差值(2.74±0.76)CFU/mL。4组清洗后根管内粪肠球菌数均较冲洗前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清洗后较其他3组细菌数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1%次氯酸钠液+洗必泰液超声冲洗感染根管内粪肠球菌灭菌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通过研究锁定钢板(LCP)、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3种不同的手术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对比3种方法的优劣,为临床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组(n=22)、锁定钢板组(n=37)和动力髋螺钉组(n=34),对比3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切口长度以及治疗效果。结果使用锁定钢板进行内固定治疗的患者其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切口长度均显著少于使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和动力髋螺钉进行内固定治疗的患者,同时,其髋关节评分优良率也显著高于使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和动力髋螺钉进行内固定治疗的患者,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锁定钢板进行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比使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和动力髋螺钉进行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更少的手术时间,更低的术中出血量及更短的手术切口,同时治疗效果也较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