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36篇
  免费   385篇
  国内免费   156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62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283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720篇
内科学   1303篇
皮肤病学   82篇
神经病学   116篇
特种医学   24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413篇
综合类   1436篇
预防医学   271篇
眼科学   92篇
药学   616篇
  6篇
中国医学   1575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269篇
  2022年   232篇
  2021年   292篇
  2020年   243篇
  2019年   197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82篇
  2016年   181篇
  2015年   248篇
  2014年   389篇
  2013年   320篇
  2012年   365篇
  2011年   349篇
  2010年   310篇
  2009年   300篇
  2008年   306篇
  2007年   273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226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127篇
  1993年   112篇
  1992年   120篇
  1991年   98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常伟  杨威  李吉平 《解剖与临床》2003,8(2):107-107
我科在1990年2月~2000年10月共收治骶髂筋膜嵌顿性脂肪疝患50例,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伴中央-颞部棘波的儿童良性癫(BECT)经抗癫治疗后患儿临床和脑电图发展结局及影响因素。方法:对在我院门诊确诊为BECT的25例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总结抗癫治疗后患儿的临床和脑电图演变规律及导致不同演变模式原因。结果:25例患儿经过抗癫治疗后临床和脑电图结局有三种:①临床症状消失,脑电图正常,符合此型有15例,无明显记忆障碍;②临床症状消失,脑电图仍异常,符合此型有6例,有记忆差特点;③临床症状仍存在,脑电图仍异常,符合此型有4例,具有明显的记忆障碍。结论:BECT患儿抗癫治疗后由于疾病本身、惊厥及抗癫治疗方法等因素可能影响BECT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93.
贺争艳 《光明中医》2023,(4):707-709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柳林县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护理有助于加速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缓解术后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联合睡眠干预在骨科老年患者术后认知障碍(POC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1月在上饶市人民医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奇偶数法分组,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实施耳穴压豆联合睡眠干预。对比2组干预前后临床症状评分、POCD的发生率、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术后3 d、7 d,观察组MMSE、AD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SQI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3 d、7 d POCD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骨科老年患者术后认知障碍中应用耳穴压豆联合睡眠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增强日常活动能力,降低术后认知障碍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5.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 及体内外实验探讨六味地黄汤(LWDHD)干预肾纤维化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1)通过TCMSP平台检索筛选LWDHD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TTD数据库检索肾纤维化疾病相关靶点;利用R语言VennDiagram包对LWDHD活性成分靶点和肾纤维化疾病相关靶点取交集,得到共同(交集)靶点,即为LWDHD治疗肾纤维化的关键靶点;运用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LWDHD治疗肾纤维化的“活性成分-关键靶点”网络,分析核心活性成分;通过STRING平台构建共同靶点蛋白互作(PPI)网络;分别通过DAVID数据库、R语言软件的Pathview包对共同靶点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核心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2)体内实验: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LWDHD组(6.75 g·kg-1)及依那普利组(10 mg·kg-1),每组6只。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术(UUO)建立肾纤维化大鼠模型。各组以相应药物灌胃给...  相似文献   
96.
目的:对当归中香豆酸-3-羟化酶基因(C3H)全长进行克隆,进行生物信息学与基因表达模式分析,结合当归根不同组织部位阿魏酸的含量,推测ASC3H基因功能。方法:基于前期转录组测序结果,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克隆全长cDNA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该序列特征,并利用Real-time PCR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别测定当归不同组织中ASC3H基因表达量及阿魏酸含量。结果:克隆获得当归ASC3H全长基因(登录号MN2550298),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1 530 bp,编码509个氨基酸,理论相对分子质量为57.86 kDa,等电点8.36,为不含信号肽的亲水性不稳定蛋白,定位于叶绿体中,有跨膜区,具有多个磷酸化位点,含有细胞色素P450的保守结构域CGYDWPKGYGPIINVW_P450(383~399 aa);多重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ASC3H与其他植物的C3H基因具有较高相似性,并与同科植物大阿米芹的同源性最高;Real-time PCR结果显示ASC3H基因在当归不同组织的表达量不同;HPLC结果表明阿魏酸成分在当归根...  相似文献   
97.
肝棘球蚴内囊摘除术后 ,均在肝内遗留有与棘球蚴等大的外囊残腔 ,其残腔容积有数百毫升至数千毫升。如对此残腔处理不当 ,可导致术后外囊残腔的积液 ,感染 ,肝脓肿 ,胆汁瘘。甚至出现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现将我院 1992~ 2 0 0 0年收治的 74例肝棘球蚴手术病人残腔处理方法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性 36例 ,女性 38例。年龄 12~ 6 5岁。 14岁以下小儿 5例 ,6 0岁以上老年 6例 ,青壮年 6 3例。肝棘球蚴数目 :肝脏单发性 44例 ,多发性 2 3例。肝棘球蚴同时合并有腹腔 ,盆腔 ,肺棘球蚴 7例。肝棘球蚴感染特点 :细粒棘球绦虫 (犬绦虫 …  相似文献   
98.
我院自1995~1999年行单发多子囊肝包虫囊肿切除38例,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18~40岁,平均29岁。肝包虫囊肿位于肝右叶32例(右肝Ⅱ段5例、Ⅵ段10例、Ⅶ段10例),位于肝右叶6例(Ⅱ段3例、Ⅳ段3例)。切除最大囊肝4cm×2cm,最小2cm×1.5cm。1.2手术方式本组均行手术切除。在常温肝门间歇性血流阻断下,行肝局部切除14例,各类肝  相似文献   
99.
目的:首次研究文冠果果壳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色谱和光谱方法。结果:从文冠果果壳中分得2种甾醇,经鉴定为:(3β,5α,20R,24S)-豆甾-7,反-22-二烯-3-醇和(3β,5α,20R,24R)-豆甾-7-烯-3-醇。结论:2种甾醇在文冠果中均为首次分得。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研究耳叶苔科植物灰瓣耳叶苔Frullania muscicola Steph.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硅胶、SephadexLH-20柱层析,通过理化性质鉴定及光谱数据分化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到3个甾体化合物和4个黄酮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豆甾醇二十烷酸酯(I)、谷甾醇(Ⅱ)、洋芹素-7,4′-二甲醚(Ⅲ)、黄芩素-6,4′-二甲醚(Ⅳ)、6-羟基本犀草素-6,3′-二甲醚(Ⅴ)、黄芩素-6-甲醚(Ⅳ)和胡萝卜苷(Ⅶ )。结论 化合物Ⅰ为新化合物,其余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