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8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1.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是一种具有ph染色体阳性和融合基因BCR-ABL的获得性干细胞克隆性疾病,现唯一的治愈方法为异基因骨髓移植,但在我国因供体及经费的限制,大部分患者只能进行药物治疗,并不能改变其自然病程,最终进入急变期。格列卫(甲磺酸伊马替尼)选择性抑制细胞增殖,并且抑制造成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病因———ph染色体阳性细胞合成BCR-ABL酪氨酸激酶,同时,格列卫也作用于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PDGF-r(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和c-kit(原癌基因),国外多数研究表明,格列卫已经显示在治疗处于急变期、加速期、或者干扰素治疗失…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和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对1999年7月至2006年6月收治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GIST22例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22例中,恶性18例,交界性4例;CD117阳性21例(占96.2%)。22例均行手术治疗。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1年内死于复发2例,3例术后未满1年仍健在;术后1年5例、术后2年3例、术后3年4例、术后4年2例,术后5年2例,术后6年1例,现均健在。结论GIST术前不易确诊,确诊仍依靠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外科治疗是治疗GIST的最佳方法。肿瘤完全切除可减少术后复发转移和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93.
Li B  Zhang GS  Dai CW  Pei MF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7):448-452
目的确定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HES)是否存在Janna酪氨酸激酶/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信号途径的激活,进一步揭示HES的发病机制,并动态观察1例HES患者对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治疗的临床反应及JAK/STAT蛋白质和FIP1L1-PDGFRA融合基因的变化。方法用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4例HES患者(3例FIP1L1-PDGFRA阳性,1例阴性),患者粒细胞中JAK2,STAT3及磷酸化STAT5(P-STAT5)蛋白质表达水平,对1例FIP1L1-PDGFRA融合基因阳性的HES患者口服小剂量格列卫治疗,用逆转录(RT)-筑巢聚合酶链反应(PCR)及Western印迹技术动态检测格列卫治疗前,治疗后10,30,60d患者粒细胞的FIP1L1-PDGFRA融合基因及JAK2,STAT3,STAT5及P-STAT5的表达。结果FIP1L1-PDGFRA融合基因阳性的3例HES患者均有JAK2,STAT2及P-STAT5蛋白质表达的显著上调;而1例FIP1L1-PDGFRA阴性的HES患者上述蛋白表达几乎阴性,其中1例FIP1L1-PDGFRA( )的HES患者服用小剂量格列卫治疗后,达到持续性血液学缓解(血象及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恢复正常,症状体征消失);服药后30d后,FIP1L1-PDGFRA融合基因的表达明显减低,60d后融合基因表达阴性,JAK2,STAT3,STAT3及P-STAT5蛋白质表达呈时间依赖性下调,60d后表达均阴性。结论HES患者粒细胞存在JAK/STAT信号途径的过度激活,其活化可能与HES患者嗜酸性粒细胞的恶性增殖有关;小剂量格列卫治疗HES具有明显效果,可FIP1L1-PDGFRA( )可的HES患者达到完全的血液学及分子遗传学缓解。  相似文献   
94.
李海霞 《新中医》2010,(8):67-67
<正>特发性水肿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使用格列卫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据统计,应用格列卫治疗后约有40%~70%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特发性水肿症状。笔者采用真武汤加减治疗格列卫引发的特发性水肿11例,收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5.
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新药imatinib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戬 《中国新药杂志》2001,10(10):732-735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体内有异常染色体形成并产生BCR-ABL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能激活酪氨酸激酶,刺激细胞过度增生导致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生。imatinib(格列卫)能特异性抑制BCR-ABL,抑制信号传导,减少细胞增生并使细胞凋亡,从而有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相似文献   
96.
目的:同时采用RECIST标准和Choi标准,探讨和比较多层螺旋CT用于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治疗胃肠间质瘤(GIST)疗效评价的临床价值。方法:2004年2月~2008年2月的4年间,本院收治和应用格列卫治疗的GIST患者62例,定期进行临床和多层螺旋CT检查,严密随访,动态观察病灶的大小、形态及密度变化,分别根据RE-CIST标准和Choi标准评价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62例GIST患者中,格列卫治疗前、后按照RECISTCT标准评价,获得PR37例(59.7%),SD18例(29%),PD7例(11.3%);而依据Choi标准,CT的Hu值明显下降的有11例,略微下降的19例,基本一致的28例,增高的有4例。其中,有5例肝脏多发转移GIST,格列卫治疗半年后,原肝内多发低密度的转移灶发生囊性变。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是诊断和随访GIST的最常用和有价值的影像学手段。按照Choi标准,通过CT同时观察Hu值和大小变化来监测和评价格列卫的疗效,更加客观和全面,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
格列卫应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的临床治疗已有数年,表现出了很好的疗效.但是,也有一部分慢粒病人对格列卫具有原发或继发性耐药现象笔者报告的此例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染色体多种畸形的克隆演化现象,在图内外尚未见报道,可供同行们参考的研究其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98.
99.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对发病机制从细胞、分子水平的进一步认识,肿瘤靶向治疗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格列卫(Glivec,甲磺酸伊马替尼,国际通用名为imatinib,临床研究代号ST1571)是一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P rofein—fyrosihe Kinase)抑制剂。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Chronic mye210id leukemia,CML)急变期、加速期或α-干扰素治疗失败后的慢性期患者和治疗不能切除和发生转移的恶性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的成人患者。  相似文献   
100.
国外     
企业Company辉瑞对失业人员延长发放免费药物辉瑞制药公司近日宣布,将对失业者提供免费处方药物的计划期限再延长1年。作为世界最大的制药商,辉瑞在收购惠氏后获得了更多免费提供的药物品种。这一计划辉瑞将花费680亿美元,并持续至2010年12月31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