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1.
20世纪中叶,研究者发现多种真核细胞晚期内吞体中存在大量的内腔囊泡,并称之为多囊泡体,但其形成机制一直未能阐明。直到21世纪初,转运必需内体分选复合物(endosomal sorting complex required for transport,ESCRT)在酵母和哺乳动物细胞中被鉴定出[1],开启了在分子水平上探索多囊泡体  相似文献   
12.
神经干细胞向胆碱能神经元定向分化的探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目的 通过促分化因子的调节作用对神经干细胞向胆碱能神经元的定向分化进行探讨研究。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新生大鼠皮层神经干细胞向胆碱能神经元定向分化的时空变化。结果 新生大鼠皮层神经干细胞去除丝裂原后在促分化因子的作用下开始进行分化,至第7天可分化为成熟的胆碱能神经元,AchE反应明显阳性。在胆碱能神经元逐渐成熟的分化过程中AchE在细胞内的的阳性反应部位发生了变化,由开始时的核膜极其周围分布变化为成熟时的细胞质内分布。结论 皮层神经干细胞在促分化因子的作用下可定向分化为胆碱能神经元,且AchE阳性反应具有时空变化特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快速、简便地培养脉络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方法,为脉络膜新生血管疾病的研究提供细胞模型.方法 显微分离牛脉络膜微血管,采用1 g·L-1胶原酶一步法消化,并采用免疫磁珠分选脉络膜微血管内皮细胞,使用内皮细胞培养基进行原代培养.利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进行形态学观察,利用Von Willebrand因子免疫荧光染色及Dil-Ac-LDL吞噬实验进行细胞学鉴定,利用管腔形成实验观察内皮细胞形成管腔能力.结果 采用本研究改良的方法可以获得纯度高达95%的脉络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外观呈细长形,融合后呈典型铺路石样外观.电子显微镜观察可见胞浆内靠近核膜外的Weibel-Palade小体(棒状小体);免疫荧光显示Von Willebrand因子表达阳性,Dil-Ac-LDL吞噬实验阳性;在凝胶中可以形成明显管腔结构.结论 本研究改良的方法成功地分离并纯化了牛脉络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可在短期内快速简便地获得足够数量的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14.
SMMC-7721人体肝癌细胞株的电镜和光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77年,本室培养建成了SMMC-7721人体肝癌细胞株,迄今已传至120代,可作为肝癌防治和基础理论研究的细胞实验模型。人体肝癌细胞株的建立,国内外均有报道。但专门研究人体肝癌体外培养细胞超微结构的资料尚未见到。因此,在本校电子显微镜室的协助下,我们对此株细胞作了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抗核膜抗体(ANEA)在临床连续送检抗核抗体(ANA)标本中的阳性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门诊和住院患者连续送检的107937例ANA检测标本,对荧光模型判读为ANEA阳性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收集与分析.另选取50例ANEA阴性但ANA阳性的患者和6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分析ANEA阳性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的特点.结果 107937例ANA常规检测标本中ANA阳性27467例,ANA总体阳性率为25.45%;荧光模型判读为ANEA 220例,占ANA阳性标本的0.80%.ANEA阳性患者诊断为自身免疫性疾病(AID)141例,其中以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最为常见,为30例(21.28%);诊断为非AID患者79例,占ANEA阳性患者的35.91%.AID患者荧光滴度以中、高滴度(1:320、1:1000)为主(66.67%),非A ID患者荧光滴度以低滴度(1:100)为主(81.01%).与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ANEA阳性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酶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EA可见于多种临床疾病,主要以AID为主,特别是PBC最为常见.中、高滴度的ANEA阳性患者同时出现GGT、ALP水平异常升高,要注意临床随诊,警惕AID发生.  相似文献   
16.
我们对252例各种风湿病患者.其中包括干燥综合症(SS)4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73例、干燥综合症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35倒、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51倒、类风湿性关节炎(PA)42例、强直性脊柱炎(AS)8倒;对照组50例。分别进行抗-SSA、抗-SSB及IFANA等的检测。结果:SS患者抗-SSA阳性率为72.1%、抗-SSB阳性率为48.8、ANA阳性率为69.8%;SS合并SLE患者抗-SSA阳性率为17.1%、抗-SSB阳性率为9.3%、ANA阳性率为57.1%;SLE患者抗-SSA阳性率为13.7%、抗-SSB阳性率11.0%、ANA阳性率为95.9%。其中ANA的检测SS及SS合并SLE的核型均以斑点型为主.SLE则以核膜型及斑点型为主。结果显示:SS病人抗-SSA、抗-SSB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其他病人,抗-SSA、抗-SSB与SS密切相关,所以抗-SSA、抗-SSB检测有助于提高SS的诊断水平,ANA在SS中则以斑点型为主。  相似文献   
17.
醛固酮对心血管的有害作用与醛固酮拮抗剂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醛固酮是一种甾体类盐皮质激素,其分泌来源有两条途径,其一是由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合成分泌,受经典的循环RAAs影响;其二是心血管局部组织独立存在的RAAs,它不受全身RAAs的影响.醛固酮与心肌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心血管的成纤维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等细胞胞浆盐皮质素受体(MR)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后者通过核膜,与核中的DNA醛固酮反应基因结合,调节特异性mRNA转录,最后合成多种醛固酮诱导蛋白,而影响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和神经系统等,并参与组织修复,调节水、电解质和血容量[1].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藤黄酸对白血病细胞株U937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对核孔蛋白Nup88的调控作用,研究藤黄酸诱导凋亡作用与其调节Nup88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Annexin-V FITC/PI双标法及Hoechst 33258染色法分析细胞凋亡的改变,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和细胞内核孔蛋白Nup88的改变,RT-PCR检测藤黄酸对白血病细胞内Nupp88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Nup88蛋白的细胞分布情况.结果 藤黄酸能明显抑制U937细胞的增殖,其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其24 h的IC50为(1.019±0.134)mg/L;此外,藤黄酸还具有诱导U937细胞凋亡和G0/G1期阻滞的作用.核孔蛋白Nup88弥漫分布于白血病细胞的核浆之间,以细胞浆和核膜为主,经藤黄酸干预后,Nup88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主要集中于核膜的胞浆面,偶见胞浆中表达.结论 藤黄酸能明显抑制U937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而藤黄酸诱导的核孔蛋白Nup88的重新分布以及表达量的下调可能参与了其诱导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9.
nesprins是新发现的一组核膜蛋白,有nesprin-1、nesprin-2、nesprin-3和nesprin-4四种表型,在保持细胞核的形态与细胞器的迁移中起重要作用。其与emerin及laminA/C相连,共同定位于核膜上。在各种组织中广泛表达,尤其在心肌、骨骼肌、平滑肌及神经系统中高度表达,提示其在这些组织...  相似文献   
20.
姜慧英  刘妍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11):1796-1798
目的探讨抗gp210抗体与核膜型抗核抗体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PBC患者100例,60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50例慢性乙型肝炎(HBV)患者和50例慢性丙型肝炎(HCV)患者作为疾病对照组,50例献血员(BD)作为正常对照组。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自身抗体,免疫印记法检测抗gp210抗体。结果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 ,抗核抗体(ANA)阳性60例,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100例,抗平滑肌抗体(SMA)阳性3例。免疫印记法检测PBC患者抗gp210阳性33例(阳性率33%),AIH患者抗gp210阳性8例(阳性率13%),HBV、HCV、BD组均阴性。PBC患者gp210阳性组与阴性组ANA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p210阳性组90.9%表现核膜型,其次表现核点型,而gp210阴性组19.4%表现核点型,其次为着丝点型及核膜型等。PBC患者抗gp210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ALT、AST、Tbil、GGT、ALPI、gGI、gAI、gM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p210阳性患者肝硬化发生率(28/33例,84.8%)明显高于阴性患者(33/67例,49.3%)(P0.01)。结论抗gp210抗体阳性同时ANA为核膜型有助于PBC患者的诊断,并且抗gp210抗体可以作为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