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221篇
  免费   7571篇
  国内免费   7544篇
耳鼻咽喉   699篇
儿科学   1511篇
妇产科学   1020篇
基础医学   9696篇
口腔科学   1983篇
临床医学   15912篇
内科学   13953篇
皮肤病学   1073篇
神经病学   3633篇
特种医学   286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3篇
外科学   6828篇
综合类   34644篇
预防医学   6716篇
眼科学   1590篇
药学   13583篇
  209篇
中国医学   10717篇
肿瘤学   4604篇
  2024年   1400篇
  2023年   4265篇
  2022年   3558篇
  2021年   4340篇
  2020年   4125篇
  2019年   4213篇
  2018年   2147篇
  2017年   3428篇
  2016年   3430篇
  2015年   3931篇
  2014年   5325篇
  2013年   5289篇
  2012年   7107篇
  2011年   7766篇
  2010年   6774篇
  2009年   6825篇
  2008年   7461篇
  2007年   6882篇
  2006年   6032篇
  2005年   6288篇
  2004年   4868篇
  2003年   4478篇
  2002年   3611篇
  2001年   3157篇
  2000年   2352篇
  1999年   2005篇
  1998年   1684篇
  1997年   1620篇
  1996年   1488篇
  1995年   1226篇
  1994年   1010篇
  1993年   742篇
  1992年   625篇
  1991年   528篇
  1990年   477篇
  1989年   410篇
  1988年   156篇
  1987年   110篇
  1986年   87篇
  1985年   80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机制。方法:将SOD1G93A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及利鲁唑治疗组,每组各8-10只。小鼠日龄30 d后,针刺组选取双侧天枢穴(ST25)及足三里穴(ST36)予以电针治疗。利鲁唑治疗组按照30 mg/(kg·d)的剂量予以90 d日龄小鼠灌胃治疗,1次/d。模型组及对照组常规饲养,不予干预。于小鼠电针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对4组进行体质量记录及行为学观察。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脑干及脊髓中IBA-1和TNF-α表达变化。结果:正常组小鼠精神状态及运动功能良好,针刺组及利鲁唑组小鼠较模型组精神状态及运动功能明显改善; 转棒实验结果显示针刺组及利鲁唑组小鼠潜伏期较模型组延长; 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表明在模型组脑干IBA-1阳性细胞表达高于正常组(P<0.05); 而利鲁唑组IBA-1阳性细胞表达虽有降低,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该结果与IBA-1阳性细胞在脊髓L4-5节段表达趋于一致(P<0.05)。针刺治疗后脊髓中促炎因子TNF-α表达明显减少(P<0.05),但利鲁唑组较模型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针治疗及利鲁唑灌胃治疗均可以改善小鼠运动功能及生存质量,但早期针刺干预明显减少脑干及脊髓中小胶质细胞的活化,抑制促炎因子TNF-α释放,表明电针治疗ALS有效,其机制可能与针刺抑制神经炎症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42.
刘洁  王斐  杨侠  胡爱丽 《陕西中医》2020,(3):318-320,349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对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气指标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签方式将77例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黄连解毒汤直肠灌注及全身擦浴治疗。评估两组临床效果,记录两组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入住时间及治疗费用,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和炎症因子。结果:两组临床治疗效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研究组呼吸机使用时间和ICU入住时间明显缩短,ICU治疗费用显著减少(P<0.01)。治疗后两组SaO、PaO2水平明显上升,PaCO2及血清PCT、IL-1β、HMGB-1、CRP水平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研究组SaO、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2及血清PCT、IL-1β、HMGB-1、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连解毒汤直肠灌注联合全身擦浴可明显控制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感染病症,改善血气指标,调节炎症反应,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和ICU入住时间,减少患者的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43.
44.
45.
目的 探讨丹青胶囊联合他扎罗汀倍他米松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门诊皮肤科就诊治疗的114例银屑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他扎罗汀倍他米松乳膏,洗净患处,待皮肤干爽后,将适量本品均匀涂抹于患处,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丹青胶囊,4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好转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1、4、8周的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8.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46%(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皮损暗红、皮损肥厚、皮肤瘙痒、皮肤疼痛等症状好转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AS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1、4、8周治疗组PAS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青胶囊联合他扎罗汀倍他米松治疗银屑病效果明显,能显著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并有助于改善皮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6.
47.
目的探讨苍白球(简称G)与壳核(简称P)的T_1WI、T_2WI及ADC比值(T_1WI、T_2WI及ADC的G/P值)在足月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足月新生儿,根据血清总胆红素(TSB)及临床症状分组,测量苍白球与壳核T_1WI、T_2WI及ADC比值,通过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及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LSD)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按TSB分组:T_1WI的G/P值及ADC的G/P值随胆红素水平增高而增加,相关性分析结果:T_1WI的G/P值为极强相关(r_s=0.824,P<0.05)、ADC的G/P值为强相关(r_s=0.673,P<0.05),且各组间均存在差异;T_2WI的G/P值为弱相关(r_s=-0.054,P>0.05),且组间无差异。按临床症状分组:T_1WI的G/P值及ADC的G/P值随临床症状加重而增加,相关性分析结果:T_1WI的G/P值为强相关(r_s=0.645,P<0.05)、ADC的G/P值为中度相关(r_s=0.495,P<0.05),且各组间均存在差异;T_2WI的G/P值为弱相关(r_s=-0.117,P>0.05),且组间无差异。结论苍白球与壳核T_1WI、ADC比值与临床症状及胆红素水平结合,能增加足月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诊断准确客观性。  相似文献   
48.
49.
50.
目的探究开腹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阑尾炎术后感染及对血清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200例小儿阑尾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类型分为开腹切除组和腹腔镜切除组,每组100例;统计两组患儿的手术指标;术后出现切口感染、腹腔脓肿及粘连性肠梗阻的概率;血清炎症因子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含量;统计两组患儿手术前及术后1周外周血中的白细胞(WBC)数目、中性粒细胞(N)数目及淋巴细胞(L)数目及CD_4~+、CD_8~+T细胞的比例。结果与开腹切除组患儿相比,腹腔镜切除组患儿的术后排气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发生切口感染、腹腔脓肿及粘连性肠梗阻的比例均减少(P<0.05);手术后1周,腹腔镜切除组患儿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降低(P<0.05);sICAM-1含量显著降低(P<0.05);CD_4~+T细胞百分比及CD_4~+/CD_8~+增加(P<0.05)。结论腹腔镜切除术治疗小儿阑尾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术后并发症较少且恢复较快,能够显著改善患儿术后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