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21篇
  免费   3723篇
  国内免费   2665篇
耳鼻咽喉   50篇
儿科学   184篇
妇产科学   79篇
基础医学   1270篇
口腔科学   180篇
临床医学   3543篇
内科学   1811篇
皮肤病学   889篇
神经病学   484篇
特种医学   113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篇
外科学   2749篇
综合类   12829篇
预防医学   1527篇
眼科学   167篇
药学   15333篇
  62篇
中国医学   15587篇
肿瘤学   715篇
  2024年   416篇
  2023年   1274篇
  2022年   1102篇
  2021年   1322篇
  2020年   1287篇
  2019年   1653篇
  2018年   945篇
  2017年   1688篇
  2016年   1754篇
  2015年   2079篇
  2014年   2978篇
  2013年   2927篇
  2012年   3671篇
  2011年   3931篇
  2010年   3349篇
  2009年   3119篇
  2008年   3595篇
  2007年   3454篇
  2006年   3061篇
  2005年   2960篇
  2004年   2389篇
  2003年   2184篇
  2002年   1745篇
  2001年   1375篇
  2000年   935篇
  1999年   667篇
  1998年   512篇
  1997年   372篇
  1996年   337篇
  1995年   343篇
  1994年   277篇
  1993年   157篇
  1992年   177篇
  1991年   156篇
  1990年   123篇
  1989年   142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96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联合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联合组采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两组各功能恢复时间、治疗前后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婴幼儿发展量表指标和应激反应指标,统计两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NBNA评分、婴幼儿发展量表指标[精神运动发育商(DQ)、智力发育指数(MDI)和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和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素和D-乳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联合组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 05)。联合组呼吸、正常肌张力、意识状态和反射功能等功能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能够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调节应激反应,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12—2019-04间在西平县人民医院接受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7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资料。依据不同术式分为经皮微创手术的微创组和开放手术的对照组,各38例。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 (1)微创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前2组患者的矢状面指数、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及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2组上述指标均较术前显著改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和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均有理想效果。但前者切口小、出血量少、创伤小,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33.
34.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次生产物淫羊藿次苷Ⅰ,宝藿苷Ⅰ和脱水淫羊藿素的制备及HPLC含量测定法。方法通过酸解法、酶解法或酸解-酶解结合法制备淫羊藿苷次生产物。建立HPLC法同时检测3种淫羊藿苷次生产物的含有量,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70∶30);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70 nm。结果硫酸水解淫羊藿苷可获得淫羊藿次苷Ⅰ,β-葡萄糖苷酶水解法可获得宝藿苷Ⅰ,酶解-酸解结合法可制备脱水淫羊藿素。该含量测定法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大于98%,RSD在1%以下。结论该制备方法操作简便、得率高,产物分离纯化步骤较简便,纯化产物纯度高。HPLC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淫羊藿苷次生产物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分析地氯雷他定联合雷公藤多苷片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2月~2020年6月住院治疗的80例CIU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予以地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予以地氯雷他定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及治疗前后的风团数目、风团大小、瘙痒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结果 (1)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2.50%)(P<0.05).(2)观察组患者的风团数目减少、风团变小、瘙痒评分降低,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7.50%)(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2.50%)低于对照组(15.00%)(P<0.05).(4)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和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地氯雷他定联合雷公藤多苷片可有效缓解CIU患者的瘙痒症状,减少风团数目,缓解患者负面情绪,且不良反应较少,患者复发率较低,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6.
黄蜀葵和秋葵不同部位黄酮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黄蜀葵(花、种子)、秋葵(花、种子、果实)中金丝桃苷、杨梅素、槲皮素的含量。方法:黄蜀葵花采用Inertsil?…ODS-3(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4%磷酸溶液(28∶72),检测波长360nm,流速1mL/min,柱温30℃,进样量4μL;黄蜀葵种子、秋葵采用Inertsil?…ODS-3…(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4%磷酸溶液,梯度洗脱(0~30…min…23∶77;30~35…min…27∶73),检测波长360nm,流速1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黄蜀葵花中含有金丝桃苷1.27%、杨梅素0.041%、槲皮素0.019…7%;秋葵花中含有金丝桃苷0.131%、槲皮素0.001…5%。黄蜀葵种子含有金丝桃苷0.000…52%、槲皮素0.000…72%,秋葵种子含有金丝桃苷0.000…25%、槲皮素0.000…51%。而秋葵果实含有金丝桃苷为0.000…41%。结论:该方法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优化了《中国药典》中黄蜀葵花的含量测定方法,能够对黄蜀葵和秋葵不同部位中金丝桃苷、杨梅素、槲皮素的含量进行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salidroside,SAL)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表型及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抗肿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用Lewis肺癌细胞株3LL、野生型C57BL/6和TLR4-/-C57BL/6小鼠,获取小鼠骨髓来源的DC前体细胞,经过培养分化成未成熟DC,收获第6天的DC,经磁珠分选后获得纯度较高的CD11c+DC。将细胞分成PBS组、SAL组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组,培养48 h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AL体外对DC表面分子、吞噬功能、TLR4通路和对T细胞杀伤能力的影响。结果:与 PBS 组比较,SAL组DC的表面分子CD80、CD86、MHC Ⅱ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 P<0.05)、吞噬功能显著下降(P<0.05)、TLR4 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野生型组比较,TLR4-/-组DC经SAL或LPS处理后,其表面分子CD80、CD86、MHC Ⅱ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与PBS组比较,SAL组刺激活化的CTL对肺癌3LL细胞的杀伤效应显著升高(P<0.05)。结论:SAL可以通过调控TLR4诱导DC成熟,从而提高T细胞的杀伤能力  相似文献   
38.
目的对木蝴蝶苷B固体和在不同溶液中的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HPLC-DAD对不同温度下的木蝴蝶苷B固体和不同条件下的木蝴蝶苷B溶液进行色谱分离,经过归一化纯度分析对其稳定性进行比较和分析,明确木蝴蝶苷B的稳定性影响因素;然后采用HPLC-MS对木蝴蝶苷B在不同溶剂中主要降解产物进行分析。结果①木蝴蝶苷B固体在40、80和105℃下稳定、且对光稳定;②木蝴蝶B在水中较为稳定,在体积分数50%、70%甲醇、体积分数50%、70%乙醇溶液中不稳定。③木蝴蝶苷B在体积分数50%甲醇、体积分数50%乙醇和水溶液中降解产物分别为7-甲氧基黄芩素、7-乙氧基黄芩素和黄芩素。结论本次实验表明,木蝴蝶苷B对热和光稳定,但在溶液状态下不够稳定,尤其在体积分数50%甲醇溶液和体积分数50%乙醇溶液中易发生降解,建议木蝴蝶苷B对照品溶液选择采用水作为溶剂,或者临用现配,并在配制后立即放入冰箱冷藏保存。  相似文献   
39.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