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57篇
  免费   1341篇
  国内免费   594篇
耳鼻咽喉   169篇
儿科学   73篇
妇产科学   76篇
基础医学   1106篇
口腔科学   330篇
临床医学   3833篇
内科学   764篇
皮肤病学   29篇
神经病学   789篇
特种医学   1202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2868篇
综合类   8817篇
预防医学   1793篇
眼科学   348篇
药学   2717篇
  40篇
中国医学   12584篇
肿瘤学   546篇
  2024年   167篇
  2023年   607篇
  2022年   503篇
  2021年   686篇
  2020年   632篇
  2019年   605篇
  2018年   283篇
  2017年   577篇
  2016年   647篇
  2015年   786篇
  2014年   1582篇
  2013年   1556篇
  2012年   2050篇
  2011年   2207篇
  2010年   2108篇
  2009年   1845篇
  2008年   2186篇
  2007年   1986篇
  2006年   1800篇
  2005年   1897篇
  2004年   1841篇
  2003年   1856篇
  2002年   1526篇
  2001年   1392篇
  2000年   1196篇
  1999年   987篇
  1998年   805篇
  1997年   733篇
  1996年   649篇
  1995年   531篇
  1994年   490篇
  1993年   404篇
  1992年   283篇
  1991年   190篇
  1990年   180篇
  1989年   177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10 毫秒
61.
我们自2001年以来,以温针灸配合手法治疗颈椎病50例,并与单纯针刺配合手法治疗颈椎病50例进行对比,疗效较为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2.
目的采用腹腔脓肿引流 甲硝唑液冲洗,配合中医辩证治疗的疗效分析。方法选择腹腔脓肿B超定位,采用小切口引流 甲硝唑液冲洗,配合中医等治疗方法。结果经治疗25例腹腔脓肿、全部治愈,无一例并发症。结论经中西医结合治疗腹腔脓肿,治疗时间短,并发症少,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索以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的枢椎椎弓根螺钉置人方法。方法选取8具成人颅一颈椎标本,采用改良四柱式定位框架固定于枕颈,使颅-颈-肩形成统一刚体,保持空间位置恒定,CT薄层扫描获取枢椎三维定位信息,采用Aero—Tech立体定向手术规划系统三维建模,设计安全、可视化、个体化的虚拟置钉路径,反复虚拟演示验证钉道安全后,导向弓把持下置人导向钢针,复查CT评价置钉的准确性。结果16个枢椎椎弓根置钉过程中,方向出现偏差(横突孔突破)1个,失败率为6.25%。结论目标椎弓根的容积三维重建、置钉路径可视化设计和虚拟演示,使操作过程简单、直观而精确,不需要线形和角性参数的测量;加上导向抓持装置提供的稳定性,使该技术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康复单元"程序治疗法在颈椎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近期和远期治疗效果.方法 将4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康复单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按康复单元(干扰电→牵引→"组合手法"→超短波)程序依次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法配合牵引治疗.治疗前后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项目有VAS、Mckenzie运动缺失度等.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即时和治疗后10个月的评定分值及治疗后10个月的复发率.结果 2组临床治愈率均高,疼痛明显减轻(P<0.001);颈椎活动范围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10个月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颈椎活动范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康复单元"治疗法对颈椎病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疼痛减轻和颈椎活动度增加方面,有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提高远期疗效、降低复发率有明显作用,并有较好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65.
本文通过古代文献论述以及现代研究,提出了手法补泻的方向、缓急、轻重、时间、手法和受力部位和特性的六个影响因素,并以以"三因制宜"为纲,从因地、因时、因人的年龄、性别、体质、所患疾病、病情变化、脏腑功能、耐推拿程度以及心量状况的不同等十个方面论述手法之补泻的临床辨证施用.  相似文献   
66.
腰椎间盘突出出现同侧压迫性坐骨神经痛,临床较为常见.但腰椎间盘突出出现对侧牵拉性坐骨神经痛。临床较少出现。受《诊断学》中头痛发病机制启发,笔者近年运用韦贵康、陈忠和、贺俊民教授的手法疗13例腰椎间盘突出出现对侧牵拉性坐骨神经痛。临床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7.
寰枢关节错位引起眩晕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眩晕在临床发病率越来越高,据相关研究发现50岁以上头晕患者中,约50%为颈性眩晕[1],70%以上的原因不明头晕与寰枢关节紊乱有关[2],不少临床工作者往往会忽略这一点。本文将对寰枢关节错位导致眩晕的36例的临床诊治作一浅表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36例,均为本院门诊及  相似文献   
68.
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肩周炎等病,一直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虽然各专科医师不懈的追求和努力,并施以多种疗法,但仍有许多患者因疗效不满意而令医师尴尬和困惑,为揭开其中奥秘,走出诊疗误区,北京百川健康研究院于2007年7月28日举办日式骨盆(脊柱)矫正压揉法培训班、美式整体整脊研修班,本班以独特的诊断思路和全新的治疗手法,将使医师朋友们突破自我,走向自信。在临床中取得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  相似文献   
69.
头皮针是目前在针灸临床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治疗方法,头皮针运动疗法是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王端义教授经过多年头针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所提出的。在对头皮针治疗带的研究上经过多年的总结和探索发现,通过对头颅骨底部沿发际线一带的治疗,对于临床中某些疾病可以明显增加治疗疗效。本文就颅底带的机理和具体定位、主治进行详细阐述,并举相关病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70.
自2000年至2005年,作者用杠杆复位法治疗儿童桡骨远端畸形愈合性骺离骨折36例,全部治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6例,皆为男性,年龄最小8岁,最大14岁,全部为伸直型。单侧30例,双侧6例。受伤至就诊时间最短10 d,最长16 d,均为二次就诊,经历过不当治疗而延误者。骨折远端都有不同程度的背桡侧移位。2治疗方法选用坚固木桌一张,自制长30cm,宽15cm,厚3cm的棉垫,按照患肢前臂放置的方位,棉垫与木桌前内侧缘平齐,向外后顺势铺平。患者取坐位,将患侧前臂放置在棉垫上,背侧朝上,掌侧桡骨远端超出桌沿3 cm。用药棉叠制一长6 cm,宽3 cm,厚1cm的压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