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84篇
  免费   615篇
  国内免费   442篇
耳鼻咽喉   30篇
儿科学   189篇
妇产科学   152篇
基础医学   486篇
口腔科学   76篇
临床医学   3835篇
内科学   1825篇
皮肤病学   50篇
神经病学   417篇
特种医学   4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950篇
综合类   7658篇
预防医学   1778篇
眼科学   129篇
药学   4466篇
  38篇
中国医学   1107篇
肿瘤学   233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267篇
  2022年   229篇
  2021年   395篇
  2020年   473篇
  2019年   436篇
  2018年   219篇
  2017年   439篇
  2016年   491篇
  2015年   633篇
  2014年   1138篇
  2013年   1100篇
  2012年   1525篇
  2011年   1574篇
  2010年   1449篇
  2009年   1384篇
  2008年   1624篇
  2007年   1484篇
  2006年   1309篇
  2005年   1370篇
  2004年   1166篇
  2003年   1085篇
  2002年   900篇
  2001年   767篇
  2000年   537篇
  1999年   357篇
  1998年   366篇
  1997年   227篇
  1996年   175篇
  1995年   164篇
  1994年   127篇
  1993年   100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992.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可引起血小板活化、聚集,粥样斑块被挤压破裂,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凝血瀑布产生,导致血栓形成。抗凝治疗可减少PCI导致的血栓形成和栓塞。目前常用的抗凝剂有普通肝素(UFH)、低分子肝素(LMWH)、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比伐卢定、达比加群、阿加曲班)、Ⅹ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依度沙班)和正在研发的Ⅸ因子抑制剂等。  相似文献   
993.
庄葛 《北方药学》2019,16(2):93-94
目的:分析探讨复肾汤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湿热瘀阻型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从我院2016年2月~2017年9月收治的湿热瘀阻型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中抽取80例进行讨论,回顾性分析病历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分组,对照组40例接受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研究组40例接受复肾汤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凝血功能指标(FIB、D-D、APTT、PT),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建议临床治疗湿热瘀阻型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采用复肾汤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钙,疗效突出,明显改善凝血功能,应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观察电针疗法对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患者体重指数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肥胖型NAFL患者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和普通针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调整饮食、适量运动的基础上治疗3个月。结果:两组患者的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组患者体重指数、腰臀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和普通针刺均可降低肥胖型NAFL患者的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电针效果明显优于普通针刺。  相似文献   
995.
996.
目的:探索髋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 D-二聚体升高关系及使用不同抗凝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估。方法前瞻性分析70例行髋膝关节置换的患者,根据术后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分为血栓组(11例)和非血栓组(59例),记录两组在术前及术后D-二聚体浓度并进行统计分析。同时按照使用抗凝药不同分为低分子肝素(速碧林)预防组和利伐沙班预防组,记录并比较二者DVT发生率和术后伤口引流量关系。结果血栓组术前D-二聚体浓度与非血栓组术前D-二聚体的浓度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栓组较非血栓组增高。血栓组与非血栓组术后第7天的D-二聚体浓度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栓组与非血栓组各自组内比较,术后与术前的D-二聚体浓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浓度较术前均有增高。在使用抗凝药物情况下DVT的发病率为15.71%,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速碧林)干预后DVT发生的情况无显著性差异( P>0.05)。术后伤口引流量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研究发现D-二聚体对DVT预测不是特异性指标;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使用抗凝药物情况下 DVT发生情况明显下降,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对于预防DVT作用上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和那曲肝素在预防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A)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疗效和抗凝并发症方面的差异。方法接受初始单侧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的骨关节炎患者75例,随机分为利伐沙班组(n=50)和那曲肝素组(n=25)。监测术后1、3、5 d血常规并记录异体血输血率和输血量,测量术前和术后1、3和5 d大腿周径,了解肢体肿胀程度。观察切口愈合情况,记录切口并发症。同时,根据肢体肿胀程度查下肢血管超声诊断或排除VTE。结果利伐沙班组发生1例股深静脉血栓(2.00%),那曲肝素组无VTE发生,VTE发生率无组间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无大出血事件发生。利伐沙班组5例发生小出血事件,那曲肝素组为2例,小出血事件发生率无组间统计学差异(P〉0.05)。利伐沙班组2例切口乙级愈合,那曲肝素组全部甲级愈合,切口感染率无组间统计学差异(P〉0.05)。利伐沙班异体输血率54.00%,输血量(286.00±302.38)ml,相对那曲肝素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利伐沙班组与那曲肝素组患者术后大腿周径变化总体无组间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组数据显示利伐沙班预防TKA术后VTE的疗效和出血并发症与那曲肝素大致相当。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巴曲亭与低分子肝素的相互作用,观察巴曲亭用于骨科低分子肝素抗凝全髋置换术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设计,按照1 ∶ 1 比例纳入ASAⅠ~Ⅲ 级单侧全髋置换术患者240 例,试验组(低分子肝素+巴曲亭组)120 例,对照组(低分子肝素组)120 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并检测术前、术中及术后24h 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两组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第3 天行下肢静脉多普勒彩超检查,并记录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最终试验组119 例、对照组120 例纳入数据分析。试验组术中出血量(422.64 ml)明显低于对照组(667.67 ml)(P<0.01),两组患者术毕PT、APTT均较给药前有所延长(P<0.01),红细胞(RBC)、Hb、红细胞比容积(Hct)、血小板水平均较给药前明显下降(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 天下肢多普勒彩超检查均未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无不良事件,且实际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髋置换术中使用巴曲亭不受低分子肝素的抑制,且安全有效,术前5~10 min静脉注射2 U可明显减少患者出(渗)血量。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胸腺肽结合床旁高流量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CBP)治疗脓毒症患者对其血清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 binding protein, HBP)、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3月于邢台市第三医院收治的88例脓毒症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O组及C组,44例C组患者给予床旁高流量CBP,在C组的基础上44例O组患者给予胸腺肽皮下注射,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比较患者临床疗效、T细胞亚群、炎症因子、血清HBP、HO-1水平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O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8.64%(39/44),明显高于C组的临床总有效率(70.45%,31/4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患者治疗后比较,O组患者的CD3+及CD4+水平更高,CD8+水平更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组患者的TNF-α及IL-6水平低于C组,两组差异有统...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检索、评价和整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操作的相关证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相关专业网站中关于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操作的临床决策、推荐实践、证据总结、技术报告、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1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根据主题对证据进行提取与汇总。结果 根据纳入标准,共筛选出9篇文献,包括2篇证据总结、2篇专家共识、5篇系统评价。通过文献阅读、证据提取和归类,从注射前准备、注射中规范、注射后处置3个方面总结出12条证据。结论 该研究总结了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操作的最佳证据,可为护理人员开展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护理人员应结合临床情境、患者意愿,审慎地选择并应用证据,从而保障注射安全,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