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69篇
  免费   499篇
  国内免费   213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70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318篇
内科学   206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55篇
外科学   90篇
综合类   1585篇
预防医学   209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267篇
中国医学   4142篇
肿瘤学   44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200篇
  2016年   213篇
  2015年   243篇
  2014年   396篇
  2013年   378篇
  2012年   496篇
  2011年   479篇
  2010年   437篇
  2009年   403篇
  2008年   447篇
  2007年   422篇
  2006年   309篇
  2005年   340篇
  2004年   371篇
  2003年   343篇
  2002年   255篇
  2001年   222篇
  2000年   208篇
  1999年   178篇
  1998年   157篇
  1997年   154篇
  1996年   131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7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01.
含丹参的葡萄糖注射液中5-羟甲基糠醛的检查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晓斌  王晓雷  蔡宝昌  陈彦 《中成药》2003,25(3):191-192
目的 :研究含丹参和葡萄糖的注射液中 5 羟甲基糠醛的检查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 :选用色谱柱 :HypersilODS(4.6mm(i.d)× 2 50mm ,5 Micro) ;流动相 :甲醇 0 .5 %冰乙酸 (1 5∶85) ;检测波长 :2 84nm ;柱温 :30 °C ;可分离 5 羟甲基糠醛峰与丹参素峰 ,分离度为 :1 .8。结论 :本法简便、灵敏、准确 ,排除了丹参成分的干扰 ,可用于含丹参的葡萄糖注射液中 5 羟甲基糠醛的检查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2.
提取时间、溶剂对丹参提取物质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倪力军  史晓浩  高秀蛟  王宁 《中成药》2003,25(10):780-782
目的:研究提取时间、溶剂对丹参中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为GEP建设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指导。方法:用HPLC在不同提取时间下分别测定丹参90%乙醇提取液和水提取液中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提取时间和提取溶剂对丹参提取液中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影响显著。结论:丹参中丹酚酸类成分宜用水提取,提取的时间为40~50min;丹参酮类成分宜用乙醇提取,时间为20~30min。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丹芍颗粒对大鼠实验性紫癜性肾炎肾组织一氧化氮(N0)、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的影响。方法:按文献方法用牛血清白蛋白(BSA)及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复制实验性紫癜性肾炎大鼠模型,观察丹芍颗粒治疗前后大鼠肾组织N0、NOS含量的变化。结果:实验性紫癜性肾炎大鼠肾组织N0、NOS含量显著升高;丹芍颗粒治疗可以明显降低大鼠肾组织N0、NOS的含量。结论:丹芍颗粒治疗紫癜性肾炎的作用机制是降低肾组织N0、NOS含量。  相似文献   
104.
彭康  臧堃堂 《中医杂志》2003,44(9):696-697
目的:通过复制多梗塞性痴呆(MID)大鼠模型,探讨乌龙丹对多梗塞性痴呆模型大鼠血液粘度、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乌龙丹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分别观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血液粘度、NO、ET的变化。结果:模型织大鼠全血粘度显著升高,血浆ET含量和ET/NO增高,NO则下降;给药组大鼠全血粘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浆ET、NO含量及ET/NO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液粘度升高,血管及神经细胞等分泌的ET、NO失调参与了多梗塞性痴呆病理发展过程,且相互影响。乌龙丹对多梗塞性痴呆模型大鼠血液粘度升高、NO和ET分泌异常有对抗和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5.
绞股蓝丹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绞股蓝丹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与结果: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R)模型。通过对动物行为评分,脑栓塞区含水量、重量比测定以及脑组织病理学观察证实。给药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绞股蓝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脑组织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笔者自 1999年 7月至 2 0 0 2年 8月 ,以自拟方丹白汤 (丸 )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 6 2例 ,临床收到了较好疗效。并与服用阿莫西林等西药的 38例作对照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0 0例临床慢性胃炎患者HP检测均为阳性 ,经纤维胃镜及活组织检查 ,均符合慢性胃炎分类及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标准[1] 分为治疗组 6 2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的基本情况见表 1,具有可比性。  表 1两组基本情况对比组 别例数 性别男女年龄(岁 )病程(年 )浅表 -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治疗组 62 412 119~ 65 1~ 3 0 3 5 2 7对照组 3 82 2 162 2~ 63 1~ 3 2 2 3 152…  相似文献   
107.
大孔树脂吸附法提取丹酚酸B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改进丹酚酸B的提取工艺,促进丹参制剂的发展。方法:采用SIPI905型大孔树脂用于丹酚酸B的提取分离,用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含量,考察大孔树脂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丹酚酸B的吸附容量为8.72mg/g.洗脱液为4倍量20%乙醇。结论:大孔树脂对丹酚酸B的洗脱率为96.28%,精制程度为251.82%。该方法能明显提高丹酚酸B的收率和纯度。  相似文献   
108.
新生儿麻醉后恶性高热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高热 (malignanthyperthermia ,MH)是在有易感体质的患儿中由麻醉药物或其他药物所激发的一种严重并发症 ,在临床中较为罕见 ,新生儿发病报道甚少 ,表现不典型 ,诊断困难。我们遇到1例新生儿术后恶性高热 ,报道如下。患儿 :男 ,2 2d。呼吸困难 ,面色发绀 1 8d。第 2胎第 2产 ,有娩出窒息史 ,生后 4d出现气促、呼吸困难 ,1 0d时症状加重 ,拟诊先天性膈疝 (左 )入院。体检 :鼻翼扇动 ,三凹症 (+) ,气管稍偏右 ,左肺叩鼓音 ,呼吸音减弱 ,心音右侧胸部明显。X线片示左胸腔内可见较多肠管积气影 ,并与腹腔肠管影相通 ,纵隔右移。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109.
笔者在急诊工作中常接诊一些以冠心病症状就诊患者 ,实为颈心综合征。用脉络宁、香丹注射液静滴治疗 ,疗效显著。1 一般资料6例均为急诊门诊病人 ,其中男 2例 ,女 4例 ;年龄最大5 6岁 ,最小 38岁。就诊症状以胸闷、心悸、心前区疼痛为主 ,伴有头晕、颈项不适、转颈时症状加重。均有明确的颈椎病病史 ,但无冠心病病史。2 治疗方法脉络宁注射液 2 0ml、香丹注射液 2 0ml加入 5 %葡萄糖注射液 2 0 0ml静滴 ,每日 1次 ,14天为 1个疗程。3 疗效观察3.1 疗效标准 :治愈 :无胸闷、心悸、心前区疼痛 ,1月内无复发 ;有效 :上述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  相似文献   
110.
地丹凉血针为主治疗肾变病综合征出血热出血证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洪  周学平  金妙文  周仲瑛 《陕西中医》2003,24(10):874-874,880
目的 :观察清热凉血类中药对肾变病综合征出血热出血证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5 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 0例 ,给予地丹凉血针静脉滴注 ,对照组 2 2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 96 .6 7%,平均止血时间 3 .1 0± 1 .97,对照组分别为 5 9.0 9%和 5 .6 8± 2 .81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提示 :本方法对本病具有凉血止血的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