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070篇
  免费   14840篇
  国内免费   6639篇
耳鼻咽喉   2655篇
儿科学   5748篇
妇产科学   3824篇
基础医学   10390篇
口腔科学   2694篇
临床医学   88169篇
内科学   33895篇
皮肤病学   3736篇
神经病学   7230篇
特种医学   27270篇
外国民族医学   916篇
外科学   25009篇
综合类   164516篇
预防医学   35251篇
眼科学   4469篇
药学   48889篇
  597篇
中国医学   75869篇
肿瘤学   13422篇
  2024年   2087篇
  2023年   7149篇
  2022年   6247篇
  2021年   8236篇
  2020年   8796篇
  2019年   7548篇
  2018年   3478篇
  2017年   6919篇
  2016年   8064篇
  2015年   9568篇
  2014年   19654篇
  2013年   18783篇
  2012年   24564篇
  2011年   27342篇
  2010年   25931篇
  2009年   24359篇
  2008年   28170篇
  2007年   24617篇
  2006年   21696篇
  2005年   24640篇
  2004年   30316篇
  2003年   36365篇
  2002年   33200篇
  2001年   30416篇
  2000年   20938篇
  1999年   16664篇
  1998年   14600篇
  1997年   11542篇
  1996年   10426篇
  1995年   10132篇
  1994年   7036篇
  1993年   5132篇
  1992年   4252篇
  1991年   4324篇
  1990年   4357篇
  1989年   3886篇
  1988年   897篇
  1987年   627篇
  1986年   477篇
  1985年   368篇
  1984年   234篇
  1983年   186篇
  1982年   135篇
  1981年   35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8篇
  1958年   56篇
  1957年   22篇
  1956年   27篇
  195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01.
102.
黄丽 《大家健康》2015,(5):77-78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肌无力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之间我院收治的重症肌无力患者6例,通过观察其临床症状,进行胸腺MRI或CT检查、血清学抗体检测、单纤维肌电图、重复神经电刺激、药理学试验等辅助诊断,并且行胸腺切除术治疗,术后1年通过随访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本次研究中并未出现死亡病例,所有患儿的胸腺均完全切除,1年后随访6例患儿,随访率达到100%,临床疗效情况为显效1例,基本痊愈3例,临床痊愈2例,痊愈率达到83.3%。结论:小儿重症肌无力患儿由于免疫力较低,容易感染,可能会导致病情恶化,因此在临床上应尽早诊断,确诊后应及时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闭合性单纯肠系膜损伤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2例闭合性单纯肠系膜损伤患者的治疗过程。结果:12例患者中,1例死亡;1例发生肠瘘,后经瘘口充分引流、伤口换药、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61 d治愈;1例发生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后经胃肠减压、肠外营养、应用糖皮质激素、生长抑素、微波治疗等综合治疗22 d治愈;4例术后切口感染,后经伤口换药、微波治疗20~45 d治愈;5例痊愈。结论:闭合性单纯肠系膜损伤患者术前诊断率低,应结合辅助检查,提高术前诊断率,并制定相应治疗方案,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分析超声探测甲状腺结节钙化对诊断甲状腺癌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10例甲状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以同时期150例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为参照对象,设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总钙化情况、不同类型钙化的分布情况、甲状腺不同的病理类型的钙化大小情况以及不同年龄患者簇状钙化分布情况。结果观察组甲状腺结节钙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以簇状钙化为主,以20~45岁年龄段的患者为主要钙化对象,且簇状钙化患者主要集中于20~45岁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钙化尤其是簇状钙化是甲状腺癌的高危因素,采用超声探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甲状腺结节钙化情况对诊断甲状腺疾病的良、恶性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5.
目的针对血脂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2-2014年我院就诊并且疑似冠心病的患者169例作为受检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5例)和对照组(84例)。对照组进行血常规(不含血脂)检测,对观察组人员进行血常规联合血脂检测,比较两组受检者冠心病确诊率。结果观察组冠心病患者确诊率(73.4%)与观察组冠心病患者确诊率(45.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观察组冠心病患者血脂检测中血脂检测水平高于非冠心病患者血脂检测水平,仅有HDL-C这一指标,观察组非冠心病患者高于冠心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检测对于冠心病的诊断有重要作用,血脂检测指标可以有效地提示患病情况,操作简单方便,价格便宜,对于基层群众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准确的诊断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避免检测不当延误病情。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绞窄性肠梗阻的危险因素以及手术时机选择与手术效果的关系。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肠梗阻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手术时机不同分为绞窄性肠梗阻组(78例)和单纯性肠梗阻组(92例),分析早期诊断指标,观察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体温高(OR=2.948,95%CI 1.878~4.232)、心率快(OR=3.485,95%CI 2.482~4.785)、腹痛持续时间长(OR=2.452,95%CI 1.285~3.523)、腹膜刺激征(OR=7.875,95%CI 6.447~9.457)、C反应蛋白(OR=3.445,95%CI 2.270~4.795)、白细胞介素1(OR=11.477,95%CI 9.587~13.237)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高(OR=9.423,95%CI 7.849~10.899)、腹部手术史(OR=13.594,95%CI 3.104~5.423)是绞窄性肠梗阻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单纯性肠梗阻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卧床时间显著低于绞窄性肠梗阻患者[(1.9±0.4)d比(3.4±0.7)d,(4.8±0.8)d比(7.4±1.1)d,P<0.05]。单纯性肠梗阻患者术后1 d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为(2.8±0.5)分、术后3 d NRS疼痛评分(1.9±0.3)分、术后5 d NRS疼痛评分(1.2±0.2)分,绞窄性肠梗阻患者术后1 d NRS评分(4.8±0.7)分、术后3 d NRS疼痛评分(4.1±0.6)分、术后5 d NRS疼痛评分(2.7±0.5)分,单纯性肠梗阻患者与绞窄性肠梗阻患者治疗前后与处理存在交互作用(均P<0.05)。结论腹膜刺激征、白细胞介素1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可作为判断和预测绞窄性肠梗阻的可靠指标,指导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7.
108.
《中国医药科学》2016,(17):155-157
目的探究超声在男性不育症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8月男性不育症患者186例,所有患者均行临床阴囊触诊诊断以及生殖系统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比较所有患者检查后的诊断结果。结果所有男性不育症患者经过不同的检查方法后,其中阴囊触诊后检出患者阴囊异常率为15.05%(28/186),超声诊断后检出患者阴囊异常率为49.46%(92/186),两组数据对比,针对男性不育症患者阴囊异常的现象,超声检查检出率明显更高(P0.05)。比较所有男性不育症患者经不同检查方法后具体病因的检出率,经过超声检查后,精索静脉曲张检出率为33.33%、睾丸微结石症检出率为5.38%、射精管梗阻检出率为12.37%、睾丸囊肿检出率为2.69%、输精管缺如检出率为4.84%,经过阴囊触诊后,精索静脉曲张检出率为13.44%,睾丸微结石症检出率为2.15%、射精管梗阻检出率为3.23%、睾丸囊肿检出率为1.08%、输精管缺如检出率为0.54%,以上两组数据对比,采取超声检查后精索静脉曲张、射精管梗阻和输精管缺如检出率明显高于阴囊触诊检出率,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对男性不育症病因的诊断中,采取超声诊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检出临床常规检查中不易发现的异常现象,明确患者的病因,有利于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依据,适合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超声诊断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确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同一时间段来我院体检的同一年龄段的健康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参与研究的儿童行腹部超声检查。观察两组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的数量、形态、横径、纵径以及其血流状态。结果:对照组儿童92例探查到肠系膜淋巴结,大多位于脐周以及右下腹部,数量通常小于5个。以长椭圆形和肾形为主,为低回声,其边界清晰,表面光滑,CDFI显示淋巴结内大多无血流信号。观察组患儿100例均能检查到肠系膜淋巴结,数目大多超过6个,呈现椭圆形或者肾形,其表面光滑,包膜完整,以右下腹分布为主,回声可见低回声和等回声两种类型,CDFI显示淋巴结内可分为少血流、血流较丰富和丰富血流3中类型。两组相比较,观察组患儿肠系膜淋巴结数量、纵径、横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L/S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诊断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分析腰椎终板modic改变的影像学征象,探讨MRI在腰椎终板modic改变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随机抽取的100例患者腰椎终板存在modic改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腰椎矢状面T2WI、T1WI及T2WI反转恢复脂肪抑制(STIR),并与X线检查进行对照,MRI检查与X线检查时间间隔在一周内,综合分析终板modic改变的信号特点及X线征象,通过双盲法进行modic改变分型并结果统一。结果:100例患者腰椎终板modic改变患者中,共诊断modic改变381处病变。所有病例按modic分型标准分四个类型,即modicⅠ型,modicⅡ型,modicⅢ型及混合型,其中将混合型又分为混合型Ⅰ~Ⅱ型及混合型Ⅱ~Ⅰ型。所有病例中,modicⅠ型共有45处,占11.81%,Ⅱ型171处,占44.88%,Ⅲ型有12处,占3.15%,混合型Ⅰ~Ⅱ型有115处,占30.18%,混合型Ⅱ~Ⅰ型,有38处,占9.97%。结论:MRI可准确地诊断腰椎终板modic改变,在腰椎终板modic改变的分型中具有较高的价值,有助于指导临床对该病的诊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